我从小喜欢文学,语文在中学时期学得还不错,三年级的时候被老师夸奖,初一的时候被老师鼓励参加作文比赛,初二的时候老师全班阅读我的文章,那一年高考老师把我的文章印在了学校的期刊文集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也是夸奖了我,当众读了我的文章等,其实还有很多细节之类的得到就不一一细说了。
以前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似乎扮演了一段时间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高考的噩梦一下子把我弄清醒了,总的来说,我终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不努力就没有成就,并不是一个天资尤其是数理的天资绝顶的人,甚至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别人付出一点努力就可以获得的成就 。终究是一个笨拙的人。但是我也并不觉得一个笨拙的人没有权利成功,当然也可以成功,成功是每个人的权利。
虽然后来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比如说年少的时候没有条件读书很多,导致后劲不足等,这些我都能明白。
但是这些并不阻碍自己去热爱 。
很自然地,大学也选了中文系,中文系四年是痛苦的过程,毕竟我一直是一个喜欢思考意义的人,中文系很多丑恶的现象让我当时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我大学四年能顺利毕业,拿到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我都庆幸自己理智,当时没疯掉 。真要疯掉了,估计早就自杀了 。
毕业之后也是为了生存随波逐流过日子,我觉得从今天往前算的那几年其实我对文学的本质理解得都不够透彻。
以前的我也是照本宣科,觉得文学是描述现实,反映现实,文学是社会的一把钥匙之类的等等吧啦吧啦之类的,就是文学史意义上那些话。
但是这几天我似乎重新思考了文学的意义 。
我觉得文学更多的是人类进行自我安慰的一个游戏规则 。
文学更多的是用一种感性的力量去迷惑人的致幻剂。
这或许是我工作了这么多年之后对教科书定义的一种反思。
这庸庸俗世,每个人都困于生存、成败、名利,文学故事是什么,首先虚伪的人类基于人类文明的政治正确制定了大量构思的规则,这个规则和不同国家不同土壤都有关系,都有当地的特色,然后一个个美好的文学故事填充进去,给人温暖,给人力量,但是我们剥开故事的内核,却发现了虚假、矫饰、造作,这些通过各种引人入胜的画面和摄人心魄的文笔,写了一个个虚假的给人幻想的故事,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美好的。
但是当我们从文学故事营造的美梦和美景以及美好的氛围中醒过来的时候,我们会突然醒悟之前的自己是不是吃错药了,是不是被文章营造的刻意的美感迷惑了啊,是不是被欺骗了啊 。
是的,就是被欺骗了,就是被迷惑了 。
可能这就是文学沦落到最可恨最令人失望的境地了吧,但是现实是的确很多文章都是如此 。
所以最终人类对金钱的贪婪和虚伪,会把任何一个美好的艺术变成了纯粹是比拼技艺的一个工具罢了。身身处其中的人也逐渐成为了空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