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寒暑假,家长们的烦恼便层出不穷。虽然神兽们放假了,但做父母的还要上班。没有大人盯着,孩子的每一天都过得懒懒散散。不是睡到日上三竿,就是抱着电子产品看个不停。
其间还要时不时跟小伙伴玩儿上半天。作业都要拖到最后才做,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
这不免让人担忧,虽然是假期,但这么继续下去是不是有点虚度光阴?
家长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假期确实是帮助孩子提升自己的好时机。
如果我们用上下限来划出孩子的能力范围,那么一所好学校,能保证的是孩子的下限。但是,如果在课堂之外,让孩子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培养开阔的文化视野,就可以大幅度、指数级地提高孩子的上限。
《偷书贼》剧照
一对高瞻远瞩的父母,他们不一定会完全按照精英教育的模版去培养孩子,但他一定会取出精英教育中的适用部分——那就是从小接受人文学科的熏陶。
古往今来,无论是鲁迅、郭沫若还是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自小就是在人文领域中“泡”大的。他们从中获得的广阔视野和深厚学养,帮助他们在日后抵达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通过人文学科打好“地基”尤为重要。而在小学初中的众多学科里,有三个重要科目能够让孩子受用一生,那就是历史、语文和地理。
通过学习,孩子可以在历史中学会洞见、在文学中增加底蕴、在地理中开拓视野。
长期接受这些文化滋养的孩子,无论是谈吐、素养还是见地、品格都会格外出众。
更何况,作为小升初阶段的重要科目,打好了知识基础,孩子以后的成绩也不用愁了。
《雨果》剧照
然而,让孩子学好这三门课并不容易。传统课堂上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但会让孩子觉得枯燥,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
关键在于,如何让孩子带着兴趣去主动学习?
为了解决家长们的烦恼,让孩子更好得充实自己,三联中读和3位资深人文学者,共同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了一个课程——《给孩子的人文通识课100讲》。
课程选取了人文学科中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三大主科——历史、语文和地理。通过100讲大体量课程,配合密集知识点的趣味讲解,帮助孩子度过充实又愉快的假期。将家长们的苦恼,转变成孩子飞速提升的机会。
为什么推荐孩子和家长听听这门课——
是权威学者,更是孩子的父亲
我们请到了三位颇具分量的主讲人: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耿朔
他们不但是权威的学者,而且是中读最受家长和孩子欢迎的人气老师。
这三位老师的课火爆到什么程度呢?不但课程播放量高达530万,还有不少家长告诉我们,孩子听了他们讲的课,不只愿意听,还要追着听:
“孩子听了一遍不够,还要听第二遍。不仅父母喜欢和孩子一起听,爷爷也每次跟着一起边听边点头。”
为什么这三位老师会受到孩子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因为他们不只是老师,他们更重要的身份是父亲。他们课堂上的第一位听众,就是自己的孩子。
在养育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他们知道怎么蹲下来跟孩子交流,如何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并了解怎样在适当的时候抛出一个思辨性很强的问题,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
正如侯会老师所说,“给孩子授课,如同跟孩子说话一样,要弯下腰去,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讲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慢慢地讲。”
因此,在这门课中,他们依然会延续备受好评的讲课风格,既会讲得轻松有趣,让孩子特别有代入感。也会适当地发挥导师的作用,为孩子引领方向,让孩子看得更远。
有了这三位良师保驾护航,孩子们一定会学有所得。
如果想提高孩子的成绩和文化底蕴,那么这堂课也不能错过。
我们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的打磨。
课程设置严格按照中小学课程标准制定,覆盖了考试会涉及到的重要考点。
比如历史章节选取的是影响中国的26个历史大事件。杨早老师会按照时间顺序,从秦并天下一直讲到辛亥革命。帮助孩子建立起系统、连贯的历史思维体系。
语文则筛选出了“新课标”必读的31部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其中也包含了中考必考的四大名著、《论语》《史记》等文学经典。既能满足课内外要求的阅读量,也有利于孩子阅读理解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地理部分更是涵盖了重要的地理坐标、运河古道。耿朔老师会沿着主导中国地势走向的大动脉“边走边讲”,风景古迹、地形地势、历史背景一网打尽。让孩子在读万卷书时,也能行万里路。
除了提高成绩,这门课更加注重培养孩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
所以每位主讲人在讲解时,都不拘泥于本学科范畴,而是会打破壁垒,进行跨学科讲述。
整个课程听下来,孩子不但能建立全科思维,还能主动拓展知识面。
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
这门课也很适合亲子共学。特别是对孩子“十万个为什么”而感到头疼的家长,可以趁此机会把自己碎片化的知识串联起来,满足孩子随时随地的好奇心。
即使听完课之后,家长也可以将里面的知识点讲给孩子听,做到温故而知新。
如果想趁着暑假,带孩子游览名山大川,逛博物馆、图书馆,这门课也能带来无限启发。当看到名胜古迹、文物典藏时,家长和孩子都可以提取里面的知识进行交流,更利于启发孩子带着兴趣,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更超值的是,这门课现在购买,还享受早鸟福利。
作者:小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