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宝新路程
幸福“心”准备
——公园小学一年级新生心理适应指南
亲爱的一年级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眼见孩子从幼儿园迈向小学,你们是否开心又担忧?开心于孩子的成长,担忧于孩子的适应。下面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全新的小学生活。
一、父母稳住,成为孩子的定心丸
父母与孩子心连心,因此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容易受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过度焦躁不安,会把这份焦虑传染给孩子,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因此,父母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孩子感受到大山般稳定的氛围,如此可增强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更有心力去迎接新阶段的挑战。
当然,作为新一年级的家长,特别是第一次面对孩子幼儿园升小学的家长,完全不焦虑也不现实。
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做好准备、尽量降低焦虑感。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1.夫妻双方多沟通,相互支持、相互安慰。
2.向近2、3年经历孩子一年级适应的亲朋了解情况、讨教经验,作为自己孩子入学准备的参考依据。
二、做好准备,让孩子更有底气
1.身份认同
可以通过绘本故事、聊天、庆祝仪式等方式向孩子输出身份改变这一事实,同时渗透一些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孩子做好改变的心理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积极导向的语言和状态来传递,多给孩子正面的鼓励和积极暗示,如,“你长大了,可以上小学了,真是太好了!”“上小学,你可以做……”切忌用否定、贬低和威胁的方式,如,“你这个样子怎么当小学生?”“上了小学……就不能做了。”“小学要做作业,你这样慢怎么做得完?”“不听话,会被老师批评”等等。
2.工具准备
上学用品准备齐全,具体物品根据学校、班级要求和孩子自己本身需求来准备。这里不再赘述。
此处提醒家长,需要事先指导孩子学习个人物品的整理和管理。
3.习惯准备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许多不同,其中对纪律和自理能力的要求会有一种飞跃式的提高。
关于纪律严格问题:家长可以在家里让孩子玩一些需要长时间安静或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如拼图、静心阅读。也可以每天通过“静坐游戏”,根据孩子现有水平,鼓励孩子“静坐”,以5分钟为起点,每2-3天为一个调整小周期,每个周期内把静坐时间增长3-5分钟,达到后就进入下一个调整小周期,力求可以达到持续静坐15-20分钟。(注意:人生而不同,如果做不到上述标准,无需责怪孩子或者自我怀疑,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要求,延长训练周期即可,整个过程以鼓励为主,培养孩子自律、耐心品质。)
关于自理能力要求提高:以前在幼儿园可以求助生活老师或者需要老师提醒完成的自理项目都要学会独立自主完成了。可以在家多锻炼孩子自主喝水、自主上厕所、安排好课间10分钟、系鞋带等一些列可能用到的自理技能。
4.情景演练
预设一些困难情景,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来处理,并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模拟,达到熟悉解决方法便于实际使用的目的。如,东西忘记带了怎么办,不习惯老师严厉怎么办,等等。
三、开学后关注孩子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支持
1.多信任,相信孩子有能力度过适应期
进入新阶段孩子必然会经历一段适应期,当然有些孩子过渡快且平稳,有些孩子会慢些、波折也多。作为家长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尽快扩大舒适圈。
2.多倾听,给孩子一个情绪宣泄口
如果孩子的过渡期较长、过程比较波折,那么孩子的情绪一定会受影响,可能有段时间会展示出较多的消极情绪。此时家长要稳住心神,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宣泄口。倾听过程一定是多听少说,尤其忌讳责怪孩子、亲人之间相互责备、抱怨学校、老师之类的冲动语言出现。
3.多了解,及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有些孩子除了情绪波动较大之外,还可能遇到实际困难。有些困难对于家长来说是小事,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天都要塌了。多倾听除了可以给孩子一个情绪宣泄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了解孩子遇到了哪些实际困难。在了解到实际困难后,孩子可自行解决的采用上述“情景演练”法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如果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请及时联系班主任来解决问题。
四、相信学校,家校共育
对于新生而言,如果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信任度越高,孩子就越容易放下防备接纳新学校、新老师、新同伴,孩子的主动性也会越强。因此,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是教育合作中重要的一环。当然信任是得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有效沟通的基础之上,家校通畅沟通有助于教师、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也有助于为孩子定制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为孩子茁壮成长助力!
一年级适应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虽有困难在前,我们仍要心怀希望,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相信学校,三股力量共同努力,必然可以顺利渡过适应期,迎接美好的小学生活。
— END —
新学期开学
厦门市公园小学
撰稿:心理健康组 陈璐婧
编辑:陈雯颖
审核: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