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腿”的北锯鲂鮄(Prionotus carolinus)来源:Anik Grearson
来源 哈佛大学
翻译 字鑫楠
编辑 魏潇
鲂鮄(鲂鮄科,角鱼科,Triglidae)俗称海中知更鸟,是一种适应于底栖生活的海洋鱼类,其六条类似腿的附肢使它们非常擅长快速移动、挖掘和寻找猎物,以至于其他鱼类总是跟随它们,窃取它们的猎物。
2019 年,科里·阿拉德(Corey Allard)在美国科德角海洋生物实验室(Cape Cod’s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偶然接触到的这些奇特的“长腿”鱼类,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
“鲂鮄是一个具有非常不寻常且新颖特征的物种的例子,”阿拉德继续说,“我们想把它当做模型,来探讨‘新器官如何形成’的问题。”
随后阿拉德对鲂鮄生物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最终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连续发表了 2 篇与贝洛诺和斯坦福大学的艾米·赫伯特(Amy Herbert)、大卫·金斯利(David Kingsley)等人合著的论文。这些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对鲂鮄如何使用它们的“腿”,哪些基因控制这些“腿”的出现,以及这些动物如何用作进化适应概念框架的最全面理解。
鲂鮄的“腿”实际上是它们胸鳍的延伸,每侧有三个。阿拉德首先试图确定这些“腿”是否是真正的感觉器官,此前科学家们对此有所怀疑但从未证实。他通过实验观察圈养的鲂鮄捕食猎物的过程,发现它们会交替进行短暂的游泳和“行走”。它们偶尔还会在沙子表面上刮擦,以在无需视觉提示的条件下找到埋藏的猎物,如贻贝和其他贝类。研究人员意识到,这些“腿”对机械和化学刺激都很敏感。即使他们把仅含单一化学物质的胶囊埋起来,鲂鮄也能轻松找到它们。
机缘巧合下新的发现出现了,阿拉德在研究过程中收到了一批外观与原始鱼类相似的鱼,但这些新来的鱼没有像原来的鱼那样挖掘和寻找埋藏的猎物或胶囊。“我以为它们只是一些不合格的样本,或者是实验设置出了问题,”贝洛诺笑着回忆道。
原来,研究人员是获得了另一种不同种的鲂鮄。在研究中,他们最终对这两种鱼都进行了描述——北锯鲂鮄(Prionotus carolinus),它能挖掘埋藏的猎物,对触觉和化学信号高度敏感;而带纹锯魴鮄(P. evolans)则缺乏这些感官能力,能用“腿”移动和探测,但不用于挖掘。
通过比较两种鱼的“腿”部差异,他们发现挖掘种类的“腿”是铲形的,并覆盖着乳头状突起,类似于我们味蕾的结构。非挖掘鱼的“腿”呈棒状,且没有乳头状突起。基于这些差异,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乳头状突起是演化中的次级特化。
研究鲂鮄的“腿”不仅仅是为了和奇特的动物共处(尽管这也很有趣)。这些“会走路的鱼”可能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模式生物,可以用于比较特化特征,并告诉我们演化是如何使生物适应非常特定的环境的。
大约 600 万年前,人类演化出直立行走的能力,从灵长类祖先中分离出来。双足行走是人类物种的一个定义性特征,但我们对这一变化的发生时间、原因和过程知之甚少。鲂鮄和它们对海底生活的适应可能提供一些线索。例如,控制鲂鮄“腿”发育的基因转录因子也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动物的四肢中。
第二项研究聚焦于遗传学,合作者包括斯坦福大学的金斯利实验室(Kingsley lab)、意大利物理学家阿格内斯·塞米纳拉(Agnese Seminara)、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in Germany)的生物学家莫德·鲍德温(Maude Baldwin),全面研究了行走鱼类不寻常特征的遗传基础。研究人员使用转录组学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确定哪些转录因子在鲂鮄的“腿”形成和功能中发挥作用。他们还培育了两种腿型不同的鲂鮄的杂交后代,以探索这些差异的遗传基础。
“艾米和科里在物种描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认为从行为描述到分子描述,再到对其进化假设的描述,这是非常罕见的,”贝洛诺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蓝图,展示了研究人员如何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并以好奇和开放的心态严谨地追问下去。”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587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