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电
玉龙故里源远流长,塞外明珠熠熠生辉。
在祖国边陲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在此屹立,我国第一台整套引进30万千瓦机组、第一台60万千瓦机组、第一条国产化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均诞生于此。
有着“塞外明珠”美誉的元宝山发电公司,今年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她承载了无数的希望与梦想,见证了中国火电机组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由全部引进到全部国产化的历程,在中国火电工业发展史上,镌刻下前行不怠的引领印记。半个世纪以来,她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50年累计发电超2700亿千瓦时,向地方上缴税费逾47亿元。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1686项,其中自治区级荣誉1115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基地等国家级荣誉41项。今年9月,公司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第二批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成为该公司又一张新名片。
元宝山发电公司全景
向新向绿向未来
王芳 卢欣玲
峥嵘岁月 实干绘就发展宏图
元宝山电厂1号机组主厂房(摄于1977年)
“塞外明珠”的故事要从上个世纪讲起。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恢复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国际交往得到恢复与扩大。加之国内纺织工业原料供应不足,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难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与此同时,国内石油产量由1959年的年产373万吨猛增到1972年的4567万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能源的发展,催生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四三方案”。1973年1月5日,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原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至5年内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通称“四三方案”。内蒙古元宝山发电公司1号机组正是“四三方案”引进的26个成套设备项目之一,也是新中国首台整套引进的30万千瓦火电机组,是当时国内引进单机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达到当时国际水平。
1974年9月21日,元宝山发电厂生产筹备处成立,第一批元电人进驻现场,他们用矿山中学教学用的测量小平板当经纬仪,第一次确定了元电生活区的方向;用从老乡家借来的两把铁锹挖开电厂建设的第一锹土。
建厂之初,元电人颠覆了“先治坡后建窝”的传统建厂模式,电厂员工与电建公司人员同时进入施工现场,东电一公司负责的机组基建施工和电厂筹备处负责的生活区建设并行推进,开创了新建电厂生产区和生活区同步建设的“元宝山模式”。
随后,总重量1.6万吨的设备分装在13746个包装箱中“搭乘”24条货船分批从大洋彼岸运抵中国大连港,再经600多公里铁路运输,陆续到达元宝山。1976年1月,这些“洋设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12990台(件)辅助设备一起,经过5000余人1265天的建设、安装、调试,最终组成元电1号机组。1978年12月21日,中国首台整套引进30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优质的电能汇入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之中,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电力短缺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1年5月1日,全国首台全套引进的600兆瓦火电机组——元宝山发电厂2号机组开工建设,1985年11月13日并网发电,是当时我国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机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发来贺电:为大机组建设积累了经验,为东北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与2号机组同步建设的我国首条自行设计施工、安装全套国产设备的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于1985年11月13日建成投运,自该公司500千伏变电所,经锦州、辽阳至海城,总长度602公里,其设计和采用的国产新技术、新设备均创造了“国内首个”,在中国输变电设备制造史上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自此,内蒙古元宝山发电厂创下了新中国电力史上的“三个第一”。
随后,该厂又陆续投产2台国产6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10万千瓦的阶段性顶峰。1999年10月,三期扩建工程的三、四号机组注册为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元宝山发电厂一、二号机组合署办公,元电从此开启市场化运营时代。2005年12月27日,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元宝山发电厂合并,“一厂两制”管理时代正式结束。
栉风沐雨 奉献谱写时代壮歌
元宝山发电公司国家工业遗产展陈馆
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岁月中,元宝山发电公司面临过多次困境与挑战。几代元电人坚持实干、奉献、创新、争先,谱写了一曲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时代壮歌,让中国电业50年改革开放史,在166万平方米的土壤里生长。
由于1、2号机组均为首套全进口机组,“洋设备”的本土生存、改造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1976年,漂洋过海的1号机组“洋设备”来到赤峰后相继出现了水冷壁裂纹、五瓦振动、炉排积焦和制粉系统出力不足等一系列“水土不服”的问题。时值建厂之初,国内没有检修范例,加之核心资料图纸不全,国外专家实施技术封锁,一系列困难激发了元电人的斗志和民族自豪感。
“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也能行。”
1988年,元宝山电厂成立了技术攻坚团队,技术人员南下成都,北上哈尔滨,赴清河、进北京,多方调研,深入研究图纸,最终设计制作了14套重达70吨的专用工具和上千个零部件,编写出几万字的工艺指南。经过7年集中改造治理,解决了各类问题,1号机组实现稳定运行。1号机组设备问题的成功解决,使中国火电人进一步掌握了西方先进技术精髓,为火电大机组的设计制造和运检维护积累了宝贵经验,其后累计有1200余位专业人才从元宝山发电公司走向中国电力行业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元电也因此被誉为“火电大机组人才的摇篮”。
2号机组投产后,由于主汽超温频繁启停,月均启停4.7次,被戏称为“礼拜机”。该公司用12年时间,对机组进行了3次改造性大修,完成196项技术改造,实现59万千瓦负荷下长期稳定运行,尖峰可达满负荷运行,年发电量实现27.87亿千瓦时,是投产初期的2.4倍。其中减轻锅炉结渣的褐煤分级燃烧技术、大型褐煤锅炉综合改选技术解决了外国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1年6月1日,承载着梦想和荣誉的元电1号机组退役关停。几经周折,10年后,元宝山发电公司将1号机组汽机厂房、主控室等建筑及设备设施建成2800平方米的室内展陈场馆,以设备设施、历史资料、图纸旧物、图文视频等方式,记录中国火电大机组的诞生与发展,与现代元电人的书画等文化作品一起构成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展陈,钢铁的硬朗呈现与书画的文艺表达交相呼应,打造成“大思政课”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2024年9月,元电在原1号机组锅炉厂房建筑遗址上,建成5000余平方米的工业文化广场,抢救性保留原建筑的部分承重立柱和厂房四角钢筋水泥基础,呈现半个世纪前工业厂房的建筑特点。火力发电系统各专业设备物件及构件经过艺术加工后成为具有电业特色的展品,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时代故事、工匠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传播潮汐魅力
1、2号煤场
技术人员检查锅炉省煤器表层管
新时代,元电人已经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描绘百年元电发展的新蓝图,为风光火储热电联产一体化新型电力企业的建设,开辟出更多姿多彩的发展空间;为老牌电力企业的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更宽广的创新之路;为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建设,汇聚起磅礴的国能力量,助力中国电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编辑 | 徐佳怡
审核 | 翟红艳
监制 | 王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