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干燥
极易产生静电
脱个毛衣、摸个门把手
都会被电的“一激灵”
在生活中
也许静电只是“扎”你一下
但在生产中
它极可能就是引发火灾和爆炸的
“罪魁祸首”
静止状态的电荷累积到高电位后
会产生放电火花⚡
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易爆物
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01
2023年10月5日下午3时,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金润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基氯化物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当地23辆消防车近百名指战员赶往现场实施救援。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车间物料发生泄漏,再加上车间内的静电引发的爆炸事故。
02
2023年5月21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经开区新材料光电产业园安徽晶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燃事故,致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7.4余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配制胶液操作过程中,遇乙酸乙酯高速流动时产生的静电发生爆燃。
03
2020年11月17日,江西省吉安市一化工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事故直接原因为转料过程中产生静电引起爆炸。
04
2020年6月30日上午,江西松达一公司103车间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83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粗煤气在泄漏后聚集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静电引发闪爆。
05
2020年4月2日,江苏沭阳县耿圩镇闸西村的宿迁艾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火灾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77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工人在制作海绵包过程中,因摩擦、喷胶等导致海绵包上的静电不断累积,放置海绵包过程中弹簧扰动时与海绵产生间隙形成刷形放电,引燃海绵包内聚集的胶粘剂挥发的可燃气体,继而引燃海绵包及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静电是一种
因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等
引发的自然物理现象
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
但其实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01
爆炸和火灾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带来的最大危害。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低的物体互相接近时,如果电位差达到300V以上,就会出现火花放电。
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若已达到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着火能量,而且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就会立即发生燃烧或爆炸。
02
静电电击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电击只发生在瞬间,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瞬时冲击电流,其危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直接伤害、二次伤害、精神紧张。人体遭受电击时,会精神紧张,发生误操作、高空坠落、摔伤或触碰机械造成伤害等后果。
03
静电生产环境等的危害
在生产中
尤其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
一定要注意防范静电事故
一起来看看
相关的安全知识吧!
02
加油站的防静电
1、加油时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器设备,也不要有拍打衣物、用化纤梳子梳头等这些易产生静电的不安全行为。
2、加油前先放电。加油站内的自助加油机本身有释放静电的设计,加油时先触碰一下加油机机身,可放掉身上的静电。
3、加油过程中不要回到车内,防止静电再次上身。
4、注意运用好加油枪。加油前可将加油枪在油箱口轻碰一下消除静电,加油时将油枪尽量深入油箱口,可减少汽油蒸汽的挥发,相当于从源头上减少了起火介质。万一碰到油枪口冒火,千万不要惊慌,应马上停止加油作业,然后将加油枪口远离油源,迅速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03
企业的防静电
1.工艺控制法
就是在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达到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积累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01
限制输送速度:降低液体输送中的摩擦速度或液体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
02
加快静电电荷的逸散:包括使用缓冲器,在输送液体物料时,使带电的液体通过管道进入储罐之前,先进入缓冲器内“缓冲”一段时间,使大部分电荷在这段时间里逸散,从而大大减少了带入储罐的电荷;注入储罐的液体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检查、采样等工作,以使蓄积的电荷向器壁、液面集中并泄入大地;消除杂质,石油产品在生产输送中要避免水、空气及其他杂质与油品之间以及不同油品之间相互混合。
03
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如液流的喷溅、容器底部积水受到注入流的搅拌、液体或粉体内夹入空气或气泡、粉尘在料斗或料仓内冲击、液体或粉体的混合搅动等。
04
选用合适的材料来消除静电。
05
适当安排物料的投入顺序:在某些搅拌工艺过程中,适当安排加料顺序,可降低静电的危害。
2.静电屏蔽法
静电屏蔽,即将屏蔽导体靠近带静电体放置,以减轻静电放电的危险和防止静电感应的作用。可采取整体屏蔽,也可根据需要采取局部屏蔽,可采用网状屏蔽体,也可采用板状屏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屏蔽并不能消除静电电荷。
3.静电泄漏法
所谓泄漏,就是把静电泄掉。泄漏法包括接地、增湿、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等方法。
4.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是有效防止绝缘体带电的设备,分为放射线式、外接电源式、自感应式3种类型。
04
工作上的防静电
1.人体接地
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注意着装,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和手套,不得穿用化纤衣物。在人体必须接地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消电装置,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在坐着工作的场合,工作人员可佩戴接地的腕带。
2.工作地面导电化
特殊危险场所的工作地面应是导电性的或造成导电性条件。
3.安全操作
不准使用化纤材料制作的拖布或抹布擦洗物体或地面。工作中应尽量不进行促使人体带电的活动。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