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斐然成就为全世界所瞩目。不仅长年位居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更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后来居上,成为前沿阵地。众多创新技术开始率先在中国落地生根,继而走向全球。
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上游供应商在产品和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当下,汽车产业正在经历颠覆性的变革,上下游企业更需发挥协同效应,比以往更深度地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一历史性的市场机遇。
以车身材料领域为例,在整个汽车制造流程中,汽车用钢一直以来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在追求极致的轻量化、集成化以及安全性的新趋势之下,对车用钢材的综合要求远胜以往。对于汽车用钢厂商而言,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稳固其领先地位,关键在于贴近客户需求,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为整个行业持续赋能。
日前,记者在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VAMA”)投产十周年客户日活动期间,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趋势。这家十年前由湖南钢铁集团与安赛乐米塔尔合力创建的合资企业,正加速前行,成为中国汽车用钢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从工厂产能的一步步扩充,到本土研发团队的发展壮大。从汽车用钢产品的创新迭代,到业务模式的不断完善。依托精准的战略布局和十年如一日的深耕产品技术,VAMA得以适应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业务的逐年增长。”VAMA首席市场营销官Jurgen Cobbaut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
十年砥砺,与中国汽车行业同行
细数VAMA一路走来的征程,可以说恰逢中国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新时代。
2012年VAMA合资项目启动之时,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已初现端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也驶入快车道。随着汽车产量的增长和对车身材料关注度的大幅提升,高品质汽车用钢得到市场重视。
也就是在这一年,VAMA一期工程开始全面建设,以位于中国中心地带的湖南娄底为起点,辐射全国各大汽车产业集群。一期项目设计产能达到150万吨,供应从低碳钢到超高强度钢的全系列汽车用钢。
彼时,VAMA的两大股东——总部设立于卢森堡的国际钢铁业巨头安赛乐米塔尔,以及由湘钢、涟钢、衡钢三大湖南钢铁企业组成的湖南钢铁集团,均对VAMA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从公司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金中可见一斑。
2014年6月,VAMA在万众期待下迎来历史性时刻——位于湖南娄底的合资工厂成功下线第一卷纲,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得益于安赛乐米塔尔的技术体系和湖南钢铁集团的本地化资源支持,VAMA的第一步走得非常稳健,为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定基础。
正式投产后,VAMA随即开启了第二代先进高强钢、热成形超高强钢的本土量产供应。凭借出色的产品品质,以及在环保、安全、轻量化等方面的突出竞争力,VAMA的产品立即受到了国内汽车市场客户的青睐,而基于先进产品设计的领先解决方案也为国内汽车产业的迭代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基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VAMA对产能进行优化升级。2023年4月11日,VAMA二号镀锌线正式投产,整体年产能跃升到200万吨,产品组合进一步完善,为各细分市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汽车用钢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底盘、电池包等汽车零部件领域。
“VAMA建立之初的愿景,是在中国市场提供与安赛乐米塔尔在全球其它市场相同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当这一愿景实现之后,我们对中国市场也有了更全面的思考和布局。”Jurgen Cobbaut说道。
Jurgen Cobbaut于2011年开启在VAMA的工作生涯,不仅见证了合资公司每一个里程碑事件,也对中国市场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产能的持续扩大是VAMA十年来业务发展的缩影,也说明了高品质、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的汽车用钢产品永远切合市场之所需。
如今,消费者几乎可以在中国市场的任一辆汽车上找到VAMA的影子,其汽车用钢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众多汽车零部件。可以说,VAMA是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升级的重要参与者。
以创新为基石,坚守汽车用钢综合解决方案
谈起汽车创新,消费者往往对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印象深刻。而事实上,车身材料在过去数年间的变革同样是颠覆性的,尤其是汽车用钢。在各大新车发布会现场,我们时常能听到的“核潜艇级别钢材”、“超高强度笼式车身”等概念,正成为厂商新的宣传卖点。
尤其,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朝着高端化、高质量方向发展,高强度钢、轻量化钢的需求正在急速扩张。此外,诸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这样的新兴应用场景的出现,带来更广阔市场机遇的同时,也给汽车用钢企业带来全新技术挑战。
“VAMA拥有丰富的产品阵营,比如强度高达2000MPa的先进高强钢(AHSS)和超高强钢(UHSS),还有铝硅镀层热成形钢Usibor®/Ductibor®等极具代表性的专利产品。但VAMA的定位从来不是纯粹的产品供应商,我们的理念是坚持以创新为立足点,提供综合的汽车用钢解决方案,赋能汽车行业高效发展。”Jurgen Cobbaut指出,VAMA联合下游加工中心GONVVAMA建立了本土化的服务网络,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工艺的优化和品质的提升,力争为客户实现质量和成本兼顾的激光拼焊、Multi Part Integration™多零件集成等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激光拼焊技术正在成为汽车钢板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该技术能够将多片钢板通过激光拼焊一体成型,由此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还能大幅简化工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进而降低成本。另外,采用激光拼焊的汽车钢板在抗碰撞性能和减重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优势。
VAMA通过将激光拼焊和热成形技术相结合,向市场推出了众多创新解决方案。以热成形一体式门环为例,该方案能够实现以一个一体式产品代替多个零部件,优化厚度分布。客户只需使用一套冲压模具,一次冲压即可,无需后续组装。值得一提的是,该门环方案还能实现较传统方案20%以上的减重效果。
此外,VAMA在内外双门环、一体式后车体骨架等应用中展现了Multi Part Integration™多零件集成的理念。通过将多个零部件整合到一个激光焊接板中,大幅降低了零部件数量,由此带来轻量化、材料利用率、成本等方面的大幅优化。
VAMA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的创新研发同样走在行业前列。比如在电池包领域,出于轻量化考虑,铝制电池包一直以来占据主流,而S-in motion®钢制电池包解决方案,则极大程度弥补了钢材在重量上的劣势,与铝制电池包在重量方面的差异仅15%左右。该电池包的框架件采用辊压成型,并且通过模块化设计为降本提供了更多可行性。除此之外,钢制电池包在碳足迹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优势。
扎根本土,探索更深度的合作模式
自2014年正式投产至今,VAMA扎根中国已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VAMA不仅迎来业务层面的长足发展,还在研发运营、销售网络、技术服务等方面不断丰满羽翼。目前,VAMA中国员工规模已经超过800人,业务范围遍布全国,为汽车行业提供领先的汽车用钢解决方案。
“VAMA的全球化基因和定制化研发能力,使得我们能够与客户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模式。”Jurgen Cobbaut进一步概括了VAMA的核心竞争力。
据悉,在全国6大汽车产业集群,VAMA均设立了销售、技术支持与服务团队,这些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和工程师24小时待命,灵活响应客户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层面,安赛乐米塔尔是全球首个将供应商介入(EVI)模式引入汽车行业的钢铁企业,而VAMA在国内也秉承了这一先进的经营理念。通过在客户车型设计的早期阶段就深度参与其中,VAMA得以更全面地洞察客户之所需,并且为其定制专属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VAMA提供的支持涵盖白车身评估、精确减重分析、成型以及装配评估等不同阶段,从而保证提供给客户的汽车用钢产品,技术领先的同时,最大化地优化整体成本。
另一方面,出海已经成为自主品牌汽车进一步向上发展的关键阵地。对此,VAMA不仅能够提供高性能、低碳的汽车用钢,也能凭借遍及全球的服务网络和资源优势,给予这些主机厂在环保法规、地区政策方面的专业性建议。反之亦然,当新的国外主机厂希望进军中国市场,VAMA也会竭尽所能地提供支持。
写在最后
十年向上,年轻的 VAMA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立足点,通过汽车用钢解决方案的迭代革新,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添砖加瓦。与此同时,作为汽车用钢行业的引领者,VAMA深知汽车产业链“独木难成林,百川聚江海”,各方只有协作才能实现共赢。十周年客户日上,VAMA携手行业专家及生态链各方共谋创新驱动,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展望下一个十年,VAMA也必将继续引领行业潮流,为市场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