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寒生湿!阳气不足,不要乱吃这2个“正当时”的食物!

文摘   2024-10-31 14:19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 ↑ 菜单直接预约


关注公众号,内容不错过

如文章引起共鸣点赞并转发

支持我们继续创作优质健康内容


秋意越来越浓,寒风凛冽,让地面的露水更加寒凉,特别是早晚温差拉大,最低气温也在眨眼间降到了“1字头。鼻炎、感冒的人明显多了起来,此外,像乏力、食欲不振、畏寒等,这些大多时候不足以让人着急到医院“治疗”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有些人,怕冷到都裹成“粽子”了,还是有一股凉意窜上心头,脖子凉、后背凉、肚子凉,各种凉!也有很多人抱怨,脚冷到不行


一入深秋寒冬,脚就很容易发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主要是2个方面,首先脚的脂肪层薄,保暖性不佳,容易受到冷刺激。此外,脚处在肢体末梢,离心脏远,血液供应路线长,一旦受寒,携痒的血流缓慢,相关的组织器官就会发生代谢功能障碍,产热减少,更觉寒冷。而寒露前后对脚的重视程度,其实自古有之,古语就有“寒露脚不露”的提醒。




脚上的经脉、穴位竟然这么多!

脚受凉如何保暖?适当学学古人的方法!



传统中医很“紧张”对足部的保养,甚至强调足部就是人体的“缩影”,因为连接人体的12条经脉里,3条阴经,包括脾经、肝经、肾经,以及3条阳经,包括膀胱经、胃经、胆经,都在足部起或止。双脚加起来,共分布了60多个穴位。寒邪一旦侵入其中,循经而行的阳气、阴血就会受制,和这些经络相关的脏腑,如脾胃、肝胆、肾及膀胱也都会受到影响,加上前几天下的阵阵秋雨,旅途中的人少有防范,五步里三步都踩到水坑,水湿从足底渗入,和寒相会,2种阴邪交织在一起,更是耗伤阳气:

对脾胃来说,气机升降失职,胃不消化变得腹胀,脾不升清变得水肿,脾主肌肉,中焦受阻,营养没办法转输出来,四肢也会跟着发酸、困重;对肝胆来说,湿性重浊,加上寒阻气行、寒凝血滞,那么相关部位,如乳腺、甲状腺上就容易长出结节;对肾和膀胱来说,肾主水,寒水在肾脏泛滥,肾阳虚衰,气化不力,也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的排尿情况。

因此,如果是脚凉了,就要适当暖暖脚,不让这些经络的循行为寒邪所伤,进而由外及里影响内在健康。



古人没有现代那么多穿戴的“花样”,更早的时候甚至连棉裤棉袜都没有,他们是怎么为脚保暖的?很简单,就是足浴。

足浴的相关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古医书《五十二病方》,南宋诗人陆游认为,“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浇汤”,到了后来,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王公贵胄,都觉泡脚一事“快哉快哉”,比如乾隆就喜欢“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汤”就是指泡脚水。

适当足浴,虽然只是温热在局部或肌表,但通过适当的水温,和由浮力,表压力,水中微粒运动导致的摩擦,刺激足部相关穴位及神经末梢,可以由表及里,通经活络,从而温煦内脏,补充阳气,也可以释放毛孔排出汗液,加速人体湿气排泄。


深秋天气渐凉,之前淋了秋雨,可能湿气还没完全排走,也可能在天气转晴后,受燥气影响,伤到肺和大肠,导致便秘。那么,可以根据现在“流行”的特点,来为泡脚水加点料。


比如体寒的人,可以适当添加干姜,干姜虽烈,对于胃腑受纳不好的人来说有些刺激,但取之外用,直接刺激皮肤,就相对较为合适。《中国药典》对干姜的概括是: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要用在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等症上。

有湿气的人,可以适当添加艾叶,艾是纯阳之草,《本草正》指出艾“辟风寒涅”《本草纲目》指出艾“温中、逐冷、除湿”。

肠道干燥,排便不利的人,可以适当添加当归《中国药典》指出,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要用在“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症上。

这些植物草本,桐君堂久和福记的草本足浴包里都有!草本足浴包,不仅有干姜、艾叶、当归,更科学搭配了红花、川芎、益母草及其他多种道地材料,中和彼此的偏性,又不掩其营养。独立小袋分装,每个小袋都有一台手机差不多大,用料足,不怕发霉,不含杂质。直接丢入热水里,一股草本香气浓郁扑鼻,非常适合素日肢冷、体湿困重或感到干燥的人群用来泡一泡脚。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要注意的是,水温控制在40℃左右,泡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二、三十钟即可,过久会对脚部产生刺激,造成皮肤烫伤,但每个人体感不同,可根据自身需求略作调整。




螃蟹“正当时”,但别乱吃

其性寒,不适合阳气不足的人食用



也要注意,邪不仅会从外来,还会从内生,有些寒和湿,是“吃”出来的。比如,螃蟹这个“正当时”的美味食物,阳气不足的人,别乱吃!


这段时间的螃蟹肉质很细嫩,味道也比较鲜美,蟹黄更是丰满,因此很多人会把螃蟹摆上餐桌,和家人一起享用。其实,螃蟹对于某些人来说也是“对症”的,《黄帝内经》强调过“秋冬养阴”,《随息居饮食谱》就说过,螃蟹“滋肝阴,充胃液”。


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饮食建议,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夏天汗液流失大,阴津不足,且秋冬牛羊肉滋补品吃得多,内生热加重阴虚,加上现代人很多有冬病夏治的习惯,阳气够用,反而阴不足,因此要养阴,但不代表这是所有人的“标配”,对于阳虚的人来说,过食性寒的螃蟹就是虚上加虚,相当于是在本就不足的“火力”上,泼了一盆凉水,身体更寒了,更容易出现腹泻、便溏等,因此,螃蟹再肥美,阳气不足的人,都要尽量克制食欲,实在忍不住,可以适当加点葱白、姜末,然后放点黄酒来缓解一些寒性。

秋天常吃的食物还有柿子,但柿子也是比较寒的,如果单纯干燥的朋友,可以适当吃一点,但除了干燥还有体寒的人,吃多了就不好了,而且柿子水分多,像脾阳不足难以运化湿气,摄入柿子的水分不能升清,留在中焦里久而久之也会生湿,久聚成痰,造成其他不适。

最后,饮食也好,泡脚也好,都不是治疗方法,出现不适,要及时找中医辨明体质,对症用药调理。

本文图文内容仅供参考

粉丝朋友们,因为微信“改版”了,如果没有星号的话,很难看到文章推送,因此请把公众号设成“星标”。设置的方法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设为星标,及时查看新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详情

桐君堂
地铁旁的名医馆 · 身边的健康管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