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收听。或点击“原文链接”到小宇宙《发现叙事》专辑收听)
这几周大家感觉都很刺激吧。如果拍成一部电影,感觉可起名为《消失的预期》。
昆汀《低俗小说》(Pulp Fiction)中,米娅OD了高强度海洛因,口吐白沫,眼看要暴毙。惊慌失措的文森特把她扛到家里,按医学指南现场研究了注射器用法,抽一管肾上腺素,拿笔在她胸口画了个圈——然后一针猛扎进心脏。
米娅就像诈尸一样活了过来。
01
每看到“刺激经济”这四个字,我就会想到这个片段——米娅的反应才是大家期待中市场和经济的即时反应。一针见血:前一秒还是个半死人,下一秒马上活蹦乱跳,青春如常。
大家可回忆下:我们印象中的,各种货币财政刺激政策中,那些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不是都是能激起“诈尸式复活”的那几句话?
比如2008年3月美联储的QE,2009年我们的的四万亿。这种”米娅式复活”让人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交易策略:
如果大家现在问问外资投资者,这么多年来,对于投资中国市场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是什么?
友商大概率会告诉你:从中国市场,尤其是股市中赚取利润最可靠的时点是——重大政策调整时。
高盛有一篇研报总结的挺好(也挺坏)。报告例数了从2008年开始,北京实施的各种政策和大A之间的关联:比如全球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MSCI 中国指数上涨了147%;2015 年初,棚户区改造计划,央行约 3 万亿贷款承诺后,MSCI涨了51%。疫情初期的一系列纾困措施带来了 84%的收益;最后,也是大家印象最深刻、且和这一次刺激政策有强类比关系的事件是:2022 年底闪退“动态清零”,为及时入市的投资者带来了 57%的收益。
这些都是米娅疗法,都是在市场心脏骤停时“扎一针”,简单直接,立竿见影,市场欢喜,继续蹦迪。
但强心剂后呢?下次米娅又不小心吸多了,该怎么办?
这里我们西方友人可供参考的例子就很多了:
比如次贷危机QE后,我们又迎来了QE2、QE3、TARP、德拉吉的欧洲版“whatever it takes”、以及无数记不清的字母汤。于是强心针变成打点滴。
市场也是极聪明的,很早就明白过来一件事:刺激带来的动能是边际递减的,强心剂份量必须越来越大,心脏才会懒洋洋的跳一下。
如果文森特决定不打强心针,取而代之望闻问切、微调把脉、固本培元,市场便会失望,认为米亚必死无疑,期待文森特能像从前一样,把针直接扎进心脏。
但外资是外资,我们是我们,大家毕竟都是中国人,都和自己的经济紧紧相连,不管是资金市场,机构还是监管,其实都在一条船上,所以同理心非常重要。在这个时候看剧的心态其实没有太多帮助。
李蓓老师有句话说得很好,我一直都记得——这是一个女性投资人同理心的表现:
“中国央行是全球最多目标与约束的央行。既要维护物价汇率和金融系统稳定,又要对经济增长负责,还要支持弱势和新兴产业。却拿着同行最低工资。”
想想也对,真的很难。内需、就业、民企、房地产、人民币、股市、化债,像盘丝洞一样缠绕盘桓,千节百扣。于是深思熟虑、反复考虑、思前想后,左右打算,堪比林黛玉。
但再一想,总觉得哪里不对:这不也是当年“拍钱在桌”式调控的后遗症么?
所以那头“房间里的大象”一直都在:如果要用米娅式疗法,那么刺激的剂量,包括货币和财政,究竟多少调控剂量才合适呢?
这才是值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甚至包括和平奖的终极之问。
02
正是因为剂量难掌握,所以经常搭配另一种疗法——“安慰剂”,俗称心理按摩,也就是堪比玄学的前瞻指引、预期管理。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假药,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都并不鲜见,很多医生在开药方时,安慰剂肯定在里面。
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类生理反应,有人认为这只是错觉。不管怎么样,它是有点用的,但是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那么安慰剂、或者心理暗示、前瞻指引,用得最炉火纯青的是谁呢?
我觉得还是格林斯潘老师。
1996年格林斯潘“非理性繁荣”演讲后,股市大跌,所有人都见识了央行力量。之后,他把“语焉不详”艺术演绎到顶峰——“当你听懂了我的话,就说明你没听懂。”
他希望货币政策依然是市场无形之手背后的“有形之手”,而前瞻指引和安慰剂则是无形之手背后的另一个无形之手。所以有形和无形搭配,阴阳搭配,潜移默化影响市场与无形之中。
但从开药方人的角度,也就是央行来看。一旦找到了控制市场的妙招,再放弃便不可能。能分泌多巴胺,便不会费力分泌内分肽。
到了2013年,这已经不是美联储一家干的事了,全球各主要央行都开始频繁的步调一致地“指引”。从伯南克,到德拉吉,然时任英格兰央行卡尼,大佬们的步伐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后来,前瞻指引变得越来越精密复杂,甚至分出了类:德尔斐式(Delphic)和奥德修斯式(Odyssean)。
Odyssean是明示,对外公开宣告央行的预测以及未来的目标。Delphic为暗示,用隐晦的方式来传达政策意图,比如频繁讲话,间接释出央行对未来货币政策意向的讯息。这两个名字当然来自于希腊神话——为反抗海妖的呼唤,奥德修斯将自己绑在桅杆上,象征央行对未来政策做出死死承诺;而德尔斐是古希腊传说中的神谕之地,城中有座阿波罗神殿能预卜未来。但你要猜。
虽然但是,任何安慰剂一旦用得太多,很快就会被病人发现。
不管是货币政策的有形之手,还是预期管理的无形之手,当“手”被大家察觉到时,或者当安慰剂被病人识破,市场便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迅速达成“共识”——你想预期管理我,那我就管理一下你的预期管理;你想前瞻指引一下我,那我就指引一下你的前瞻指引。
“妙招”或者安慰剂量变成公开秘密那一刻,也不再有用。
如日央行这位先行者,“前瞻指引”早在1999年就率先使用。然而干预太多,变成“狼来了”。如今,日本央行的口头干预几乎不被市场接受;遂干脆动手不动口,直接下场。
“简单直接式”前瞻指引的结局,大概率要么被市场忽略,要么被市场对赌。尤其是在这个信息迅速传播,迅速被放大的时代,如果我们还期待回到“意会不言传”、人与市场规律和平共处的田园牧歌时代,可能要失望。
这几天翻书重读美国前财长盖特纳的《压力测试》(Stress Test),不小心看到几段话:
这不是蓝部长对10月12号发布会的回忆录,而是2008年盖特纳次贷危机中演讲的回忆录。结果不能说一模一样,也是八成相似。
只能说在市场情绪失控时,无论什么“预期管理”都会让人失望。而这门艺术,在中国市场是长期被忽略的,我们也许才刚刚开始升级它。
目前版本“中国式前瞻指引”是什么样的呢?
不是奥德修斯式(Odyssean),也不是特尔斐式(Delphic);不是明示,也不是暗示;而是"双十一预告式”——只要99,政策礼包带回家,惊喜豪礼送不停,还没抢到入场券的家人们记得订好闹钟哦。就在10月8日,1-2-3上链接!
03
当然,无论是什么版本的前瞻指引,都需要媒体和叙事推波助澜。
过去几周,媒体叙事也转的像电风扇一样:从10月1日长假第一天,国际媒体的报道“洋溢着乐观的情绪”,彭博社和路透社等财经媒体纷纷使用"飙升"、"表现出色"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中国股市。
随着假期的推进和港股发疯,情绪达到白热化,媒体开始启用"狂潮"、"创纪录"、"世纪罕见"等字眼。
10月4日,"重新评估"等谨慎声音开始出现。假期接近尾声时,又冷静了些。直到10月8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以奇怪的情绪结尾,叙事马上变成了:“低于预期”(underwelmed)、"失去动力"、"平淡“、”失望“、”缺乏紧迫感“。618大礼包拆开一看,只有一只袜子。Bazuka变成Bazinga。
(Bazinga是《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的口头禅,意思是”逗你玩“、”你中招了”、“我闪了”)。
回顾这几天的过山车之旅,大家心情怎么样呢?
是不是觉得牛市会杀人,但情绪和叙事杀人更残酷呢?
所以,未来属于发现叙事和情绪管理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