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续写孝老爱亲佳话
做“奇台好人”当时代新人
2024年“奇台好人”故事11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一个家庭家风最核心的要素,也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品质和道德风范,它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弘扬孝道,让它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向真善美。
孝老爱亲好人
人物介绍第十一期
姓名:郭艳萍
职业:奇台县老奇台镇牛王宫村村委会主任
事迹:用行动续写孝老爱亲佳话
人物故事:
郭艳萍,女,汉族,1968年11月生,中共党员,奇台县老奇台镇牛王宫村村委会主任。多年来,郭艳萍勤俭持家、任劳任怨、默默地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耐心、细心撑起整个家庭,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氛围。
用耐心化解家庭矛盾
俗话说,婆媳矛盾是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关系,但在郭艳萍与婆婆相处的十几年来,她将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她从来没有和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更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事事以老人为主,当婆婆有不对的地方,她便耐心的与婆婆讲道理,将婆婆说的“心服口服”。她与丈夫的关系也极为融洽,经常面对面敞开心扉的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总能相互磋商决定,从不用争吵来解决问题,他们的关系让周围的邻居都很羡慕。
用责任心筑起家庭堡垒
记得有一年,公公遭遇车祸膝盖骨骨折,因体质虚弱导致伤口愈合非常缓慢,生活不能自理,婆婆又体弱多病,丈夫在外跑运输,照顾不了家中的事,她便一个人承担起照顾公公的重任。洗衣、做饭、打扫房间,每天还要背着公公上厕所,起初老人不情愿让儿媳在大冷天背着自己上厕所,怕累着儿媳,就悄悄地控制食欲,导致体重下降。郭艳萍还以为公公病了,连忙背起他就往医院送,老人这才连忙解释了缘由,最终在郭艳萍的悉心照料下,公公能下地走路了。但好景不长,公公又患上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郭艳萍再次担起了护理公公的全部职责,喂饭喂药、清理大小便、翻身擦背等日常护理都是她亲自动手,这一照顾就是两年。
用细心勾勒家庭画卷
生活的苦难并未结束,2001年,郭艳萍的婆婆患胆囊炎住进了医院,当时正逢农忙时节,她忙完地里晚上还要为老人陪床。给老人洗脸、擦洗身体、更换衣服,每隔两个小时就给老人翻一次身,常常是一整晚都合不了眼。就这样,郭艳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着二老,从未离开家出过远门。有一次,郭艳萍的大女儿因眼疾需要动手术,需要陪护,这让郭艳萍犯起了难,她想着要是走了家里的两位老人没人照顾怎么办。最后她把自己的姐姐叫来替她照顾两位老人,这才算安心地去陪孩子。
多年来,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公婆,公婆的房间、被褥、衣服始终都是干干净净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公婆时,二老都会流着激动的泪水向他们诉说,她们有个知冷知热的好儿媳。同时她作为村委会主任,不仅照顾好自己的小家,更是照顾好村上的孤寡老人,对老人们嘘寒问暖,节庆日看望慰问,生病时忙前忙后,成为老人们的“好闺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种大爱无声的美德,把关爱、赡养老人看成是自己的使命,用一腔真情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
来源 | 奇台县委宣传部
责编 | 靳春燕 苗立
审核 | 姚吉文
奇台县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