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博会展现全球供应链发展机遇与挑战
全球供应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组合供应链,根据企业的需要在世界各地选取最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核心企业与其销售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依靠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撑,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和快速反应,达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调通畅,以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降低成本、扩大收益。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先进制造链展区。新华社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于11月26日在北京开幕。今年境外参展商占比从去年的26%上升到32%,参展国别近70个。
链博会设置了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6大链条和1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帮助参展企业更好识别自己在供应链上的准确位置、找到全球最优的“链”上合作伙伴。链博会还为中小企业提供贸易对接、技能培训等,帮助他们开拓国际市场、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其中,先进制造链从前端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加工、智能制造等方面,展示全球先进制造领域的全产业链;清洁能源链以“源网荷储”为基础,展示清洁能源从供给到消纳的全周期产业链;智能汽车链从上游零部件环节、中游动力电池和智能网联环节、下游系统集成及横向服务环节进行展示;健康生活链覆盖从出生到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链条。
首次亮相链博会的麦当劳中国,通过沙盘展示今年7月在湖北新投产的供应链智慧产业园,还带来绿色农业文创周边、以“RFID+物联网”为核心技术的新一代“一箱一码”智慧物流方案新成果。力拓、博世、宝武、小鹏4家中外企业亮相智能汽车链,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携中国供应链伙伴参展绿色农业链。
顺丰、圆通等企业围绕构建数智化供应链生态,展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给物流业带来的新变化;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通号、德国克诺尔、中国中车从勘察设计、工程建设、高端工程装备、运营维护等方面展示轨道交通产业升级。围绕“人工智能”主题展开的数字科技链展区,从底层技术变革、中层产业孵化、上层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展示人工智能重塑千行百业。
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及“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帮助各方了解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集成电路、光伏发电等产业的全球供应链图谱以及当前全球供应链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相关风险。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北京倡议》在本次链博会开幕式上发布并提出,世界各国首先要共同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强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深化供需互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步伐,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探索和积极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打造高附加值产业链供应链;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呼吁各国政府加强口岸和交通物流合作,发展多式联运,推进物流数智化发展、绿色化转型,推动构建智慧物流网络,推动各方加强技术标准等对接协调。
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认为,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全球化正不断面临挑战,但保持运转良好的供应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全世界必须要合作,共同搭建稳健的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事实上,中国是全球产供链的关键环节,应继续以实际行动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以更强大的配套能力、更稳定的产能供给,持续为全球产供链高效运转提供坚实支撑。
不久前,第七届进博会期间举行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多位中外企业高管现场分享产业链供应链深化合作案例。天津总装的空客飞机,包括机翼在内的很多组件来自中国供应商,小到支架、座椅,大到机身筒段、机翼、舱门等部件,以及可持续航空燃料,空客飞机上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中国建材的风电叶片、玻璃纤维等海外生产项目,部分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的相关控制系统。西门子和一汽红旗共建数字化系统,让发动机缸体产线信息数据一目了然,为炼化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监控系统。
再比如,稳定运行十余载的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00多个城市,作为航运和海运的有效补充,在中国内陆与欧洲重要枢纽之间搭建起更紧密的联系,开创了亚欧之间国际运输的新格局。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欧班列能够将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成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助力,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为灵活且多元的物流选择。
在西部地区,国际班列甚至开始赋能成都国际铁路枢纽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实现从供应链到价值链跃升。成都国际铁路港瞄准具有全球资源运作能力的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临港智能制造企业,引进法国邮政DPD、中远海运等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一带一路”供应链配置中心;引进香港玉湖、京东等国际贸易龙头企业,构建多功能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引进TCL、佩南顿等加工贸易项目,打造出口型先进制造业集群。
全球供应链的构建始于二战后,受到和平红利和发达国家成本上涨的影响,随着全球化推进,产业开始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地区。1950年代起,跨国公司数量迅速增加;1970~1990年代,跨国公司调整运营战略,将出口产品转变为出口工厂和资本,在全球寻找成本“洼地”,调整全球产能布局,产能和运输量成为主要因素。
随着冷战结束,全球化开始消除边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地区被整合进全球供应链,中国逐渐进入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中。2005年以来,供应链全球化影响已经深入到企业商业活动各方面,全球化物流外包表现为全球采购、全球配送,制造、研发、IT、客户服务外包近年来也发展迅速,增加了企业的价值增值能力。
但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互补性下降、竞争性上升,再加上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全球供应链开启重构。各国希望平衡长期和短期利益,保障企业长期竞争力和供应链完整性。这不仅涉及大国竞争带来的供应链布局调整,更推动了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都需要数字技术工具和基础设施如芯片、超级算力、人工智能等,其应用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如今,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正通过智能制造来提高效率。专家认为,应对全球供应链调整和升级的不确定性,解决与发达国家的市场和技术脱节问题,在全球化重构中保持开放性和吸引力,中国有可能通过供应链智能化升级,成为智能技术和机器的全球领先供应者,并建立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季晓莉)
END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责编/制作:宋璟
审核:袁琳
政审:蔡若愚
终审:杨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