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故城布局
禹城故城布局方正,南北1450米、东西1330米,周长5560米,面积176.89公顷。城内街道直角相交、经纬分明,具有北方平原古城的特点。县衙坐北朝南,冲南门位于丁字路端。县衙至十字街路段地势最高,也是全城最繁华的路段。周围地势较低,呈千分之六的坡度下倾。这不但利于防守,且便于自然排水,足见古人建筑规划之周密。
明代生产力发展较快,故城才得以砖甃(zhòu)垛口,并增修城门楼,北门由百姓集资助修。后逐渐颓败塌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弃洼地缩入一里, 加高二尺,采用灰土夯筑,不仅垛口砖砌,外皮也以砖石甃(砌)齐,内修砖栏,铺砖顶。故城周长八里五分四厘,坚牢有加。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水,虽经120年未见倾坏。大水后,光绪十五年、二十四年两次重修未改原貌。
城门楼高7米,立于半米高的基础上。门楼重檐歇山,砖墙,有围廊,上檐内收,斗拱彩绘,顶盖琉璃瓦;外观稳定,坚强雄壮,金碧辉煌,伟丽之至。每逢天气晴朗,登楼远望,农舍、田野历历在目,远村近阁尽收眼底,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门楼下为门墩,高6米,门墩正中为城门。城门顶呈半圆券洞。券砖四层,以防坍塌。券上嵌条石刻字题名:南门为“禹迹”,东门称“祝阿”,西门谓“鬲津" ,北门名“都杨”。城门双扇,外用厚铁皮保护。门上有九九八十一个乳头钉加固。乳头钉大如馒头,故俗称“馍馍钉”。整个城门墩呈方形,比城墙厚,里外凸出,门楼就建在这宽阔坚实的墩台上。
北门楼设北极庙,祀镇武铜像,保北方安宁,城池永固。黑色代表北方,黑,古称“玄”:北方有神龟,身披鳞甲,谓之“武”,合起来是“玄武”。所以镇守北方之神,叫作“镇武”。
城东南角有奎星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由射圃(习射之场)移此。奎星即魁星,二十八宿之一,主文运。古代科举之时, 士子期望考场夺魁,于是祀魁星,祈保佑。历代几经修茸,最后一次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楼高6米,内径3米,远望如塔;分3层,下层是墩台;中层砖砌阶级,金柱直透顶层:自中层拾级而上,上层为六角亭,尖顶挑檐,木制花棂(旧式窗户的格子)隔扇,留西北门与文庙相对。亭内有奎星像,木制鬼形,头生双角,赤身,腰系兽皮,右手举笔,左手携斗,一足后翘,一足立鳌鱼头上,故世上有“独占鳌头”之说。这一塔式阁楼拔地而起,居诸建筑物之首,既打破县城平稳呆板的气氛,又增加了凹凸有致之美,激起人们无边的艺术遐想,实乃点睛之作。
(原载《话说禹城》编纂委员会、政协禹城市委员会编:《话说禹城》,2014年)
来源:禹城市禹王亭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