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2024.11.15 / 张新
胃肠息肉的科普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张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胃肠息肉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逐渐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胃肠息肉是指生长在胃肠道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其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似花生米,甚至肥如核桃。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肠息肉的成因、类型、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HEALTH SCIENCE
胃肠息肉的科普
HEALTH SCIENCE
一、胃肠息肉的成因及类型
(一)成因
目前,对胃肠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初步研究提示它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烟酒刺激、胃食管反流及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具体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肠息肉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通过损伤胃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息肉的形成。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也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诱发息肉。
(二)类型
胃肠息肉根据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大类。其中,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这类息肉恶变率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而肿瘤性息肉则包括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等,这类息肉恶变率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杀手,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腺癌。
二、胃肠息肉的症状
较小的胃肠息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息肉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反酸、腹胀、腹痛、便血、大便改变、里急后重等。反酸是由于息肉刺激周围胃肠道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多,反流入食管所致。腹胀则是由于息肉体积较大时,影响胃肠道蠕动,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产生气体所致。腹痛则是由于息肉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黏膜出现损伤和炎症,刺激周围组织所致。
便血则是由于息肉损伤周围组织血管所致,一般出血量较小。大便改变则是由于息肉体积较大时,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大便形状改变,出现便秘或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里急后重则是由于息肉刺激周围组织,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异常,使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感,想要经常上厕所,但无法排出大便。除上述常见症状外,部分胃肠道息肉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贫血等症状。
三、胃肠息肉的诊断
胃肠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消化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等。通过内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等,并可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息肉的性质。此外,血常规、B超、CT等检查也可为胃肠息肉的诊断提供辅助信息。
四、胃肠息肉的治疗
胃肠息肉的治疗应根据息肉的性质、大小、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非肿瘤性息肉,若患者无明显症状,可暂不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对于肿瘤性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因其恶变率高,原则上主张一经发现,及时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胃肠息肉的主要方法,包括经肛门切除手术、肠镜手术等。物理疗法则包括高频电凝疗法、激光气化疗法、微波透热疗法等,适用于无法通过肛门切除的息肉。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患者应注意定期随访复查,并注意饮食调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防止复发。
五、胃肠息肉的预防
预防胃肠息肉的发生,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首先,不要憋大便,保持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其次,避免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尤其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等。再次,注意控制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此外,多按摩肚子、补充维生素C等也有助于预防胃肠息肉的发生。最后,定期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息肉,也是预防胃肠息肉癌变的重要手段。
六、结论
胃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了解胃肠息肉的成因、类型、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预防胃肠息肉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胃肠息肉,提高健康意识,共同维护肠道健康。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