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屏南财政局招聘“量身定做”事件
——“萝卜招聘”折射法治缺失
(20101226)
文|夏引业
事件经过
2010年9月20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财政局下属的收费票据管理所发布招聘公告,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名,要求“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同时规定报名时间为2010年9月27日至9月28日,特别是“根据宁人发[2005]207号文件精神,若报名数等于计划数免于笔试,只进行面试与考核。若报名数多于计划数需先进行笔试,再进行面试考核”。2010年10月25日,屏南县人事局发布公告称,“经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和体检,确定陈某为拟招聘人员”。后据了解,9月20日招聘通知在网上发布后,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确实只有一人报名。由于报名数等于计划数,陈某未经过笔试,只通过体检和考核就于11月初被屏南县财政局聘用了。
据查,陈某之父为原屏南县委书记、时任宁德市副市长的陈辉。
2010年11月11日,一则发表在“天涯杂谈”的《史上最强政府工作人员招考,福建屏南县,恐怕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帖子在网上疯传。众多网友纷纷发表评论,甚至将这则招聘启事称为“最雷人招聘”。
对该事件的舆论质疑的不断升级,该事件亦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纪委成立“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宁德市人事局亦向屏南县人事局详细调查,网上对这一岗位设置条件的反映情况属实,屏南县也未按规定就招聘计划报经宁德市人事局核准,程序上明显违规。11月24日下午,宁德市人事局做出处理决定:取消收费票据管理所这次招聘工作人员计划,已聘用人员取消聘用资格。
2010年11月25日,被称为“史上最强政府招聘”事件背后的关键人物,被聘用者之父、福建省宁德市副市长(副厅级)陈辉承认陈某系其女儿,公开道歉,“希望得到社会公众的谅解”。同时,经调查,时任平南县财政局局长游某某、县人事局局长张某某认为在招考聘用过程中确有失职,应当承担责任,并被停职检查。游某某并向县政府递交了辞职报告。12月7日,经中共屏南县委常委会研究,提议免去游某某的屏南县财政局局长、张某某的屏南县人事局局长职务,并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12月13日,屏南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屏南县人民政府县长提请的议案召开主任会议进行审议。12月31日,经屏南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免去游某某屏南县财政局局长、张某某屏南县人事局局长职务。
法治评述
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中,“量身定做”严重地损害了就业公平,“萝卜招聘”折射法治缺失。
在地方政府的招聘中,“萝卜招聘”现象并不鲜见。从一系列的招聘潜规则事件中我们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如何避免公务员招考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更应该深入到招考规则监督以及透明性等问题的招考体制中去,否则这样以私权挑衅规则的现象还将继续上演,招考公平永远只是空谈。“萝卜招聘”现象的存在,使权者通赢、赢者通吃的格局繁衍生殖。它的存在,只会让强者恒强的利益格局进一步固化,而底层的合法权益则被无视、被侵犯“萝卜招聘”越多,底层民众向上流动的通道就越狭窄。
法治社会中的公平正义,还得靠法制维护。而事实上,关于回避制度以及事业单位招聘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敢说有一箩筐,至少也不能说缺位。按规定办事即可,这些“萝卜招聘”几乎都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诸多利益博弈局面中,一些地方缺少的并不是法规制度,而是缺乏对规则的信仰。
然而,法治信仰的形成不会自发,更不会一蹴而就,尤其是当利益与信仰相冲突时,迷失的常常是法治。此情形下,要让法治获得信仰,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严格执法是必经之途。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再多的规定也只能是形同无物。
最后,强化法治信仰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扎紧制度“篱笆”、压缩权力“自由操作”空间、发挥并重视公众舆论的监督作用,进而用公平正义的光辉暴晒一些“人之常情”之阴暗,规避“世袭招聘”等权大于法之怪象。
(夏引业撰。主要参考李慧、陈恒:《“萝卜招聘”:“荒诞剧”的背后》,《光明日报》2011 年9 月1 日第016 版;郭宏鹏、刘百军、范传贵:《“史上最牛事业单位招聘” 受聘者疑为某领导女儿》,《法制日报》2010 年11 月26 日第006 版)
转载声明
转载请保留出处
并注明转载自“法治咖啡屋”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欢迎关注法治咖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