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留 | 明朝移民都甲户口的传承之三

文摘   2024-06-13 11:40   陕西  


明朝移民都甲户口的传承之三

——府谷县四个都甲内各姓氏家族花插居住的解析

作者 | 王善留

明初府谷县编户四里,即合河里、大堡里、太平里、辑和里(都即里,里即都)。现针对部分合河都姓氏家族入编居住在辑和都区域内的问题进行探索。如果是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人口流动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各都甲姓氏家族的分支系从“原户籍地”走出来,散居各地,形成无规制的花插居住,那已是相当普遍和见怪不怪的现象。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部分住在辑和都区域范围内的合河都姓氏家族后裔说,他们祖先移民来到府谷的第一落脚地就在“辑和都”其所在的村庄。那他们为什么要挂着合河都的户籍头衔住在辑和都呢?这个问题是当年政府安置时形成的花插?还是这些家族后裔失传或忘记了当年始祖的编户情节?特作如下研究探讨。

在调研中发现,合河都和大堡都区域内基本没有辑和都和太平都姓氏家族的花插居住现象,而在辑和都和太平都区域范围内花插居住现象相对要多一些,特别是辑和都区域范围内居住着相当一部分合河都的姓氏家族。有分析人士认为,太平都位于府州城腹地,是府谷县衙门所在地,是政治经济贸易中心,历来是蒙人和西夏进犯的主攻目标。还有辑和都的地理位置更是地处晋、陕、蒙三角沿边地带,当年人烟特别稀少。因此,太平都,特别是辑和都是明初军事驻防的重点区域,只有合河都和大堡都这两个区域距离明长城较远,是本县范围内相对安全的“后方”,在一些姓氏家谱中也有过这样的记载。其上述问题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府谷境内黄河沿岸,上至墙头下至合河之间的沿黄河右岸地带全部属于合河都的区域范围。有分析人士认为,明初府谷编户四里之一的合河都,所辖范围应该是以合河为中心,从区域管理的角度讲,应该是就近不就远,不可能跨越几个都,成为全县区域辐射半径之最,仅次于全县直管,失去了行政区划编户四里的意义,不符合常理。或者是由于某一个特定因素,需要把辑和都所辖的其中一个“甲”,划归合河都管辖,作为合河都在黄河船运上游终端的一个“办事处”,那也应该是或九甲、或十甲其中的一个甲,不应该是合河都内几个甲的姓氏家族同时散居在辑和都区域,那时黄河沿岸经济相对活跃,就凭为了均衡都与都之间的经济也应该是往开调,不可能全部集中给合河都。因此这一说法应该不能成立。

二、随着长城沿边战事的缓和,政府为了均衡人口分布,又将已经居住在合河都的移民再次调整融入人口相对稀少的辑和都,应该也有这个可能性。那合河都姓氏家族始祖移民来到府谷的“原户籍地”仍然还在合河都,不应该在辑和都。

三、辑和都曾经是府谷边塞重镇的前沿,烽火连年,战事不断,政府安置移民时从战略环境的角度考虑,“民户、匠户”先从黄河下游的合河都依次向上游分布,相对远离边墙,利于优先恢复农业生产;而“军户”则应该是先从黄河上游“鸡鸣三省”的辑和都墙头乡依序向下游分布,这是可想而知的布局。有史料记载,明初第一批移民来到明长城沿边的是军队,他们是由明朝职业户籍制度下的军户组成,他们不只是单纯当兵打仗的一名军人,而且是组成移民大军的世袭职业军户,其性质仍然是移民。明朝政府为了移民戍边,鼓励和要求军人携带家眷,落户塞上,成为守边筑城,恢复农业生产的军户。起初因战争频发,为了稳定军心,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军人履行军事驻防在本县边塞前沿的辑和都,其随从家属安置于相对安全的“后方”合河都。合河都与辑和都均地处黄河沿岸,优越的水上交通可为军人提供眷顾家属和维系家庭生活的便利条件,从而军人履行军事驻防的所在地与家属生活居住地分在两处。随着长城沿边蒙汉民族矛盾的缓和,居住在合河都的军人家属也将以随军家属搬到辑和都生活居住在一起。所以,在辑和都区域范围内出现较多合河都原户籍地的姓氏家族应该与当年的军户有关。现例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家族如下,以供参考。

㈠府谷墙头尧峁合河都九甲张氏,他们的“原户籍地”就应该在合河都九甲(其西峁支系家谱中记载:“张氏旧籍在合河都九甲”)。从2022年编修的《张氏家谱》第8页写到:“先祖张君治共生九子,于明朝永乐年间(约1410)携妻陈氏带子威、子祜、子丸三子奉诏从陕西鄜州洛川楼房塬迁居尧峁,世系清河,编户合河都九甲……家族从四世分支五门,尧峁为大门,其他四门分别移居在海则庙的西峁、尖堡则、磁窑沟、柏林店,系同宗同族。”第33页记载尧峁张氏七世祖张立位之墓碑(此碑已由府谷县文管所收藏)。碑文记载:道光三十二年阳后三日(应该为咸丰二年1852,阳春过后的某一天),其后世孙为“皇明赠龙虎将军左卫副总兵张公讳立位孙夫人墓”立碑,墓主人张立位的十二世侄来孙步云、步殿、振元等;十三世侄晜孙用章、丕章、典章等;十四世侄仍孙及十五世侄云孙,四个辈分的后人为七世祖张立位树碑立传。 

在明初那战乱年代,父子十人,男丁壮士如此之多,怎奈能不是军户?就是皇帝的儿子,除太子之外也要前往边关镇守疆域。“始祖带子威、子祜、子丸三子‘奉诏’从陕西鄜州洛川楼房塬迁居尧峁”。奉诏!庶民迁移还用得着皇帝颁“诏书”吗?根据碑文分析,墙头尧峁合河都九甲张氏家族应该是明朝“世袭职业户籍制度”下的“政府军户”之家。所谓:“世袭职业户籍制度”就是被编为民户、军户、匠户、盐户等职役性户籍者都是世袭制,不管是什么职业均为世世代代继承的职业。从而可以肯定地说,张氏家族从始祖张君治以来就是军户。第59页“尧峁张氏世系表”记载:一世祖君治(生九子,有三子:子威、子祜、子丸随父迁来此地);二世祖子威(生子:言胡、言泰、言秦)、子祜、子丸;三世祖言胡(生子:志重、志远);四世祖志重(生子:张训、张浩);五世祖张训(生子:茂修、茂赏、茂功);六世祖茂修【生四子:立伦(只生有一女而无嗣),立苗,立位,立命(未婚早逝)】;七世祖立伦无嗣,立苗承接长门军户(生四子,世威、世臣、世荣、世禄),立苗受封为光禄大夫,骠骑将军、榆林指挥署首府(亦称“守备”),七世祖老三立位为“皇明赠龙虎将军左卫副总兵”(生子:靴头,许是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阵亡将士,当朝或后朝“赠”与其父张立位如此荣誉)。以上从二世祖子威至七世祖兄弟立苗、立位均为继承军户的世代长门人。

【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显示恩威笼络官员,创造了一套封典制度,经历朝历代的演变,至明清时变得繁杂而完善。封典:皇帝给予官员本身及其妻室、父母和祖先的荣典。封典给官员本身称为“授”,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和妻妾存者称为“封”,已死的称为“赠”。一品官曾祖父母以下均有封典,三品以上封其祖父母以下,七品以上封其父母以下,九品以上仅给予其本身。封赠先人往往以子孙官位为封赠。“奉政大夫”文散官名,明正五品。五品以上用皇帝的诰命授予,称为诰封。五品以下用敕命授予,称为敕封。还有一二品官员妻室称夫人,宜人是对五品官员妻子的尊称】

㈡黄甫乡东蔺家墕村合河都九甲蔺氏,他们的“原户籍地”有待进一步探讨。族人先后分支:黄甫蔺庄、蔺家咀、蔺家湾,墙头蔺家小字梁,麻镇蔺家坪、平伦敦蔺家沟,古城镇后城村蔺家渠、蔺家圪卜,孤山蔺家沟及移居内蒙中西部。《蔺氏家谱》记载,祖先从陕西同州(大荔县)移居府谷县黃甫堡东蔺家墕村居住至今,籍居下合河里九甲。同治四年(1865)蔺家墕蔺氏重修老谱的复印件显示:“一世祖蔺迁所生一子;二世祖‘诰封奉政大夫’蔺公文美,宜人张氏,生普满、普琳、普整、普彬;其蔺普整,奉直大夫,实授山西保德州知州‘协正庶尹’,宜人韩、杨氏,黄甫堡蔺家墕人,明洪武初年举人,为人厚重,有谋略,初随军参谋有功,当明创立之始,城郭不完,政教初新,公力加飭,治焕有新色,治绩懋著(懋音mao,意显著),至今州人猶能言之,見保德州志,塟並於蔺家墕老圍,府邑志人物類,生三子。”

蔺氏家谱“迁徙史考究”中提到:“当年祖先为什么要从美丽富饶的大荔县来到这穷山僻壤的边塞,让后人疑惑不解,是几百年来难以破解的谜”。这个问题很简单,在明初不管是文武百官调任,还是庶民百姓迁移,都是军令如山倒的政府行为,不是自由迁徙,不存在愿不愿意调迁的问题。明初朱元璋采取的移民政策是为了实边,恢复无人区的农业生产,明廷授衔、封官、调兵遣将于沿边也是为了戍边,还是属于移民性质。再是同治四年仲春重修蔺家墕老谱时,关于一世祖蔺迁的迁徙史只有一句话,“宋元之交从陕西同州(大荔县)迁到黄甫堡东蔺家墕”。这句话或许是重修老谱时的推测。蔺普整为明洪武初年举人,他的祖父蔺迁也应该健在,是出生于元代,绝对不会是在那烽火不断,元朝走向灭亡的战乱年代迁来蔺家墕,明以前的府谷县,就是原著居民也十有八九逃离本地,更不会与百年前的宋代沾边。应该是蔺氏祖先蔺普整于明洪武初年考取“举人”功名,才走上仕途,步入官场。初因“随军参谋”有功,朝廷御封为“奉直大夫”,实授山西保德州知州“协正庶尹”(五品州官,今地市级),戍边来到边塞重镇府谷县黄甫蔺家墕,是明初实行世袭职业户籍制度下的“政府军户”(在明朝有色户籍中,他不是民户、匠户、盐户,就应该是军户)。

在战争年代军政不分,所以他不只是知州,还是一名军官。一世祖蔺迁,二世祖蔺文美(身后凭他儿子蔺普整“奉直大夫”的职位,被“诰封”为“奉政大夫”。蔺家墕是府谷县编户四里之“辑和里”的区域范围,是鸡鸣三省的边塞地带,是经常发生战事的前沿。蔺氏之所以编入合河都九甲,应该与军户户籍有关,和以下“㈢合河都二甲刘氏,新民刘鸿声、刘鹏声家族”的军户户籍状况相似。家居后方合河都,身赴使命在前沿。

【注:府谷县民国《乡土志》载:“本县无旗户,并无他种人,其土著汉族多半由山右迁来。前明套人屡犯边,人民流亡者十有八九,成化二年徙洪洞县民以安集之,随后络绎迁徙来者甚众……”便是佐证。历史上府州旧城被人们称为永宁府,1269年蒙古人攻陷府谷后,永宁府惨遭屠城,城内居民几近杀绝,并放火焚城,直至明朝1368年建国,这一百多年间府谷荒无人烟,无法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和设置州县,原著居民十有八九逃离本地。时至今日,在府谷老年人中仍流传着“永宁府死得苦”这么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说法,而且所指明确,永宁府就是府州旧城,坐落在杨瓦至西梁这道山梁上。】

㈢合河都二甲刘氏原户籍地在武家庄刘家峁。刘氏家谱记载:“祖先刘鸿声出生于军人世家,御封世袭百户指挥。受朝廷之命,由山东派遣至延安临城一带任延绥北路百户指挥。明崇祯年间(约1634-1643),世袭百户指挥刘鸿声由延安临城调任府谷县黄甫堡任百户总指挥,随从家眷安住在今武家庄乡的刘家峁村,入户合河都二甲。居住地条件虽然不好,但因远离长城前沿,地理位置相对安全。所以,刘家峁村是刘氏家族的第一个落脚之地。”

清朝初年,仍然沿用明朝的建制,刘鸿声由于治军严谨,颇有文才,继任神木高家堡“游击”,不久后又调任镇羌堡“游击”,由于边塞战事逐步缓和,随从家眷相继搬到镇羌堡以西的芦草畔。刘鸿声之弟刘鹏声,自小聪明好学,颇有才干,乡评很好。后随兄从军,由于军功卓著,对百姓秋毫无犯,受到朝廷的重用。约在乾隆初年提任“千户总指挥”。后又升任镇羌堡“守备”。 

鸿声死后,安葬在镇羌堡南山上的大松树墕。看管坟墓的子孙就此开荒落户,起名“刘家沟”,后随人口增加,又发展到胡家沟、温家畔。鹏声卸职后,寄居堡内,养育一儿五孙。当时家业占据了镇羌堡的南半街。从乾隆年间以来,一直在府谷、神木颇有名气。鹏声死后,随兄安葬于刘家沟祖坟右侧。族人先后分支:镇羌新民村、打井塔、麻家沟、芦草畔、城峁、对家峁、圉子墕、刘家沟,胡家沟,刘家园子、张明沟、中开峁,小昌汗、王大夫梁、石岩畔、拉马峰及其内蒙中西部。可见,明朝军人驻防履行军事的地方与随从家眷的都甲户口不在同一个地方。

㈣府谷镇张家塔村大堡都二甲尤氏,军户世家,崇祯年间驻地于府谷,许是眷属僻居南乡今石马川(古称大堡川)一带,故入户于大堡都二甲。《府谷县志》94版记载,尤氏家族曾出九个总兵,多死于明末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府谷镇张家塔村尤氏家族联合榆林族人,在张家塔自然村明朝戍边名将尤总兵世威墓前立碑,并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以缅怀先生、彰其功德。尤氏明末望族,以一家出九个总兵而称道于世,其中世居榆林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兄弟三人以作战骁勇闻名于世,被誉为“尤氏三杰”,一门三忠烈。

明朝天启元年(1621)四月二十一日,大兵破沈阳,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兵败,总兵尤世功援之,战死(尤世功妻吴氏、长子尤元龙及幼子、幼女皆在辽阳殉难)。尤世功次子尤见龙过继于尤世威,即尤见龙七岁时承嗣尤世威为子,尤世功、尤世威兄弟两支实为一支。尤世威(1590-1643年),天启元年,尤世威曾任建昌营参将,守卫墙子路,后任山海中部副总兵。崇祯二年升任总兵,镇守居庸、昌平,屡立战功。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占西安以后,传发檄文到榆林招降,时任总兵因惧怕潜逃,榆林城人心惶惶。

已赋闲在家的尤世威被推为主帅,带领官兵奋力抵抗数日,后敌军挖地道破城。尤世威被活捉,绑到西安,在西京秦王殿,李自成亲自劝其降“愿拜爵封侯,与尤将军平分天下”,遭拒后,将其杀害(包括尤世禄在内的16位将领被处死)见《明史》。据《府谷县志》记载:“尤总兵世威墓,在府谷县城西边后河川张家塔。”尤世威嫡裔为避祸寄居于府谷县,后一支世守府谷县张家塔村,以农为业。另一支返回榆林市,并取得了西方境园地的绝大部分耕种权,世居榆林城。清末民初后,万佛楼下巷尤氏子孙蜚声。

清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榆阳时,对榆林这座历代边关名城,十分赞赏。榆林人向称忠义,民风民俗淳朴。延绥镇府榆林城历来是大明王朝的国防精英,清军在与明军角逐天下的六十年间,驼城人马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

按照榆林城万佛楼下巷老尤家祖传,康熙在榆林目睹了西方境丛祠倾祀,深感触目,尤氏为了大明朝慷慨悲壮,阖家四百余口罹难,如今家庙残破,忠魂遗孤飘落异方,大清国何以能长治久安?他对地方官员讲道:“国家才刚刚恢复平定,你们要学习尤世威将军在他退役之后,仍能固守本土,奋勇杀敌,保卫桑梓。榆林不仅是前朝的国防重镇,本年抵御叛将朱龙围城,三月不下。大清靠的就是你们这些忠诚守护,如今这里仍是国家的边塞典范。”返京后,康熙再次向文武百官提到尤氏兄弟的事迹。正是因为有玄烨为“尤氏三杰”御书褒奖,至乾隆四十一年,弘历皇帝又亲笔御批,以“危身奉上,强毅果敢”,追赐尤世威“忠刚”谥号,世功、世禄及其他在榆殉难尤氏忠烈以“杀身报国,戎业有光”追封“忠烈”谥号。史称“尤世威纠集残旅,坚守孤墉,万众同心,阖城赴义”。尤氏兄弟沈阳、榆阳两次守城,皆忠于职守,以身殉国。康熙为激励边关将士效法尤氏“尽忠报国”(明二品以上武臣背刺此四字)的决心,手书“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八字旌奖,传报榆林。

清康熙皇帝于三十六年(1697年)率大军第三次征讨准格尔部头目葛尔丹时,渡过黄河曾驻扎榆林,写下《出塞》诗:“森森万骑历驼城,沙塞风清碛路平。冰泮长河堪饮马,月来大野照移营。邮签纪地旬余驿,羽辔行边六日程。天下一家无内外,烽销堠罢不论兵。”表达了他一统天下的志向。旧时榆林城南门外榆阳桥边还立有一块康熙亲题的“两守孤城,千秋忠勇”的石碑。

【注:总兵,古代武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结束缴还,后逐渐成常驻地方武官。总兵官之下,还设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游击之下还有坐营官、守备、把总、提调官等。明末,总兵官成为镇守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后,改变了练兵将领不指挥作战,指挥作战的将领不管练兵的问题,有利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形成事权专一的局面,但也存在着总兵称霸一方、拥兵自重的可能。为维护中央集权,再有战争时,朝廷又要往下派员,称为巡抚,参与军队管理,削弱总兵官的权力。开始巡抚只为临时性的钦差,后来才成定职,常驻地方。这样一来,不仅原来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要受其节制,就连总兵官也要听其指挥。】

㈤墙头前冯家会太平都六甲傅氏,查阅于2020年编修的《傅氏家谱》47页,叙说傅氏的原户籍地就在墙头前冯家会:“明洪武二年(1369),始祖夫妇带三个儿子从山东省柳河县出发,由山西洪洞县迁府谷县冯家会入太平都六甲。一家五口先暂居前冯家会,不久二儿子居后冯家会,三儿子和父亲去山西偏关县城居住。所以前冯家会为祖大门,后冯家会为祖二门,偏关为祖三门。”明洪武二年至今已有651年,傅氏人口已繁衍生息到17世,平均代差为38.3年,其世序应为虚拟。进一步说明,明初墙头这个区域并不属于“合河都”的区域范围,但也不是“太平都”的区域。那么,傅氏家族为什么要跨区域居住在辑和都的区域范围内墙头冯家会呢?有史料记载:“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认为山东仍然存在伏患,再次派遣北伐军扫荡山东。明朝初年,对山东进行治理和控制,使得这片土地饱受战火之苦。”不难看出傅氏始祖应该是听说“山右”(太行山之右,故称山右,山的西侧,又特指山西省),是既安定又富庶的好地方,于是在洪武二年(1369)举家离开战争频发的山东省柳河县,逃荒去了“山右”晋中南一带。

次年,偶遇明廷下令,从洪武三年即1370年开始大移民,首先从山西的平阳、泽州、汾州(临汾)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局办理手续,向全国18个省、500个县移民。

傅氏始祖一家自然是刚到山右,还没有来得及买地置田就被视为“有丁无地者全迁”的范围,其中父子四人均为男丁壮士,既是移民对象又应该具有军户条件。本来山东柳河县老家的土著居民也应该为避战争十有八九逃走他乡,傅氏始祖一家之所以没有原返山东柳河县,应该是因优先戍边迁往蒙汉沿边的陕西府谷,迁入地政府当时又以军户身份镇守边塞前沿而安置于府谷墙头前冯家会。

常有人说:“相传,祖先是来自洪洞大槐树。”这话本身没有错,只是没有弄明白是“直接还是间接”来到府谷。其实,基本没有史料记载“移民从洪洞大槐树直接迁来府谷的移民”,绝大多数是经由延绥一带辗转来到府谷,还有些是从晋北等地直接迁入。翻开明朝历史的那一页便会知道,明初的移民都是政府行为,基本没有自由迁徙这一说,包括移民到达后,安住哪里都是政府提前规划好的有序安置,不是谁家想住哪儿就住哪儿。

㈥府谷太平都六甲王氏原户籍地在府州城鉄旗杆院。相传,始祖(约1390-1475)来自湖南武冈县碓臼塘世袭政府军户之家,约于1415年经由山西洪洞大槐树与移民随迁陕西绥德碾盘沟,约五十年后于成化二年(1466)受军方派遣,始祖一家四世离开绥德戍边来到府谷县,安置于府州城今钟鼓楼下方的王氏大宅院,后因王氏大宅院树过“鉄旗杆”而世称鉄旗杆大院。院东是一墙之隔的邻居“府谷大堡都一甲王氏”的狮子院。

户籍土地划分在府谷镇原东花石峁村所属的西花石峁、沙川沟、高石崖、瓦窑梁地土相连的四个村庄,总面积约三十平余方千米,明清时代无外姓。本家族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之多的“户籍土地”,而且和始祖的居住地不同在一起,与始祖是政府军户有关,与当时的社会制度有关。

三世祖兄弟立两门:❶长门始终坚守着东花石峁所属的户籍土地,从始祖以来就住在府州城鉄旗杆院,到七世祖时期逐步搬到东花石峁居住,八世兄弟四人立四门,另家时以长幼为序分别居住在西花石峁、沙川沟、高石崖、瓦窑梁。

始祖坟1-6世在花石峁北端的云家沟,7-13世、14-20世两座世序衔接、坐向相同、相距不出百步远的祖坟,坐落在孤山川右岸的西花石峁坟滩,于1977年秋天遭百年不遇的洪水淹漫,第二年被村集体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所开垦。

本家于明朝所修建的沙川沟龙王庙,存有古钟一口,上面分别刻铸着:“士、良、之、国”四个字辈32位祖先的名字。落款是:“府谷县太平都六甲王氏沙川沟龙王庙,天启七年二月初二日,铸钟一口,重五十余斤”。记载了明天启七年(1627)以前的六代祖先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基本与始祖成化二年移民府谷的历史相衔接。族人从乾隆年间(约1730)开始“走西口”,起初住在边墙里,跨过边墙外,开垦黑界地,过着春去秋回的雁行生活。后随烽火渐消,黑界地逐步放垦,部分族人举家移居边墙内外,先后分支庙沟门西墕、石岩梁、朱家梁、苜蓿沟、前沙墕、中沙墕,三道沟庄果台、百里墩、黑石岩、红渠,镇羌守口墩、寨峁、刘家窨子,孤山尚庄、十里墕、王新庄子、观音堂,木瓜城王家大院、红崖窑、桑林坪、柏树沟、王家村、石窑坬,高石崖苍贺峁,哈镇鱼儿沟、边连沟及内蒙中西部。

❷二门四世祖迁喜(因成化二年绥德迁来府谷出生而得名“迁喜”),于明正德年间分支蒙汉边民贸易口岸“黄甫互市”附近的石门村,逝后葬于本村阴峁坡。后有一个“蛮婆”(风水先生)路过黄甫沙塔说:“谁家把坟寝到这个地方,后人能出很多官员”,家人们为沾风水,在蛮婆的指点下,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十九日,将阴峁坡最上方三世祖先的坟迁葬到黄甫沙塔。后来不知是巧遇还是真有那么回事,果真出了岁进士、修职佐郎、武德将军、举人、长治儒学司堂、庠生等许多官员。1949年以后,还出了王忠明,曾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和三十八集团军任职,副军级退休;王忠德曾任青海省军事法庭庭长,师级干部;王程熙曾任内蒙古赤峰市委书记等等。四世迁喜墓碑记载:子万良,孙攀琳。六世祖攀琳墓碑记载生子滃钱、滃银、滃金,七世兄弟立三门:①老大滃钱留守本村,族人分支海子庙下王家畔、官路墕、刘家峁、河峁、上王家墕,清水川段家墕、胡燕咀、站塔、边前湾、魏寨(黄甫),哈镇石窑沟,古城镇王家梁石槽墕及内蒙中西部;②老二滃银随子移居河曲,逝后安葬河曲白朴公园上方的大东梁蚰蜒峁7-18世祖坟立祖,是罕见的一座大坟,内有很大很大的几个墓葬,于1978年国家号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所开垦。河曲支系家谱从七世滃银开始真名实姓记载至今(7-24世),其中记载着“六世太祖岁进士,修职佐郎太高祖”,11世祖兄弟五人立五门。族人分支河曲旧城东门里卤咸会村、马石街,文笔镇北元村、南元村,龙口镇大口村,清水河县喇嘛湾及内蒙中西部;③老三滃金追随土地移居海子庙乡后花尔寨村,逝后葬于朱家峁7-13世祖坟立祖。族人从海子庙乡后花尔寨分支:王大庄、天桥则、尖堡子及内蒙中西部。并且对各个支脉不同时期的祖坟进行了调研考证,家谱记载了153座祖坟的详细信息,如坟的地址、坐向、世系、亲缘、坟与坟之间的亲缘关系,已故祖先有过哪些对社会、对家族做出贡献者等等,进一步佐证了府谷太平都六甲王氏家族的世序辈分与世系亲缘。于2023年6月编纂出版《府谷太平都六甲王氏家谱》千余本,89万字,858页,深受族人及社会友人的敬仰。

【注:湖南武冈市(县)历来是一个军事重镇,清朝开国建都北京近十年,明朝皇室“南明”势力仍退守武冈城。相传明初曾在武冈设有军校(直到民国时期黄埔军校二分校还设在武冈),军校旁有一天然池塘名叫碓臼塘,军校毕业的军官派往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局,与移民随迁疆域戍边。到了迁入地他们军政不分,既是军官,又是行政官员。平时组织移民恢复农业生产,战时全民皆兵,农闲时搞军训。有些移民家族后裔说,他们的祖辈也有“碓臼圪坨”的说法,就是不知其由来。】

以上是明初移民家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家谱》记载,各自简叙了他们的家史,也反映了部分地方史。特别是府谷移民后裔所传承的都甲户口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永志不忘。经常有人问:府谷各个姓氏家族“都甲户口”所对应的乡村位置在哪儿?府谷县共有六里,而我们经常提到的只有四里,四里之外的丰衍、宁镇二里哪儿去了?还有麻镇、黄甫、墙头这几个地方应该是辑和都的区域范围,为什么住着很多合河都姓氏家族?笔者在编修《府谷太平都六甲王氏家谱》的调研过程中,顺以带着这三个问题,历经七年之久,或开车,或徒步,跋山涉水,深入民间考察调研,并且广泛查阅史志等资料,相互印证,相得益彰。从而得出,明洪武十四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时,府谷县编户四里,即合河里、大堡里、太平里、辑和里与所辖“甲”对应的乡村位置,也就是各个姓氏家族“都甲户口”所对应的原乡村位置。原来就是各姓氏家族祖先移民来到府谷落脚的第一居住地“原户籍地”。同时还找到了《府谷县志》记载“原额六里”即四里之外的丰衍、宁镇二里的地理位置。如上所述,逐一诠释了府谷移民后裔的不解之谜,让他们看到了谜底,找到了答案,消除了他们多年来的疑惑。也应该说弥补了《府谷县志》曾经没有明确记载的篇章,填补了府谷县历史记载的空白。编纂此文,与君共勉,臻于至善。如有不察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王善留,别名探索者,陕西府谷人。1955年3月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府谷县人民政府公务员,2016年退休。现为府谷县作家协会理事,府谷县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本人对文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探索研究地方史,特别是注重家族文化的传承,于2016年着手编修了《府谷太平都六甲王氏家谱》,于2023年出版发行。部分作品被《西部散文选刊》《府谷作协文集》《府谷诗刊》等刊登。
往期精彩推荐

/散文 丨 白耀文:生命中的光


/散文 丨 李彦荣殿阴洼的十亩地


/散文 丨 贾惠军:过年

/诗歌 丨 马陇晋:短诗三首

府谷文学
府谷文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