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冷知识!用骨龄预测未来身高靠谱吗?

文摘   2024-11-01 11:03   四川  

别人见世面

▲图源:@德文去哪了

我见世面

活了20多年

第一次看见超市货架顶


呜呜呜

矮个子的痛!

谁懂啊?


上台演讲固定麦绝对够不着

合照永远要偷偷踮脚


别人冬天裹上大衣是穿搭潮人

我裹上大衣就是行走的扫地机器人


最绝望的是:

我真的够不到快递柜最顶层的门

啊啊啊啊啊啊


每每这个时候

我就涕泗横流:


小时候爸妈怎么没有带我去

测骨龄!


问题来了——

骨龄是什么?

骨龄,即与骨成熟度相对应的年龄。

在发育过程中,一些骨化中心的出现、形态的变化及干骺端的闭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年龄增长,按一定顺序和解剖部位有规律地出现。


比如,女童腕部——


  • 头状骨和勾骨:大概在2个月出现;


  • 三角骨:大概在2岁出现;


  • 月骨:大概在3岁出现;


  • 豆状骨:大概在9岁出现;


而拇指远端指骨干骺端融合的年龄大概是13岁。


男童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只是对应的时间点不同而已。将这种骨变化的规律反映在时间轴上,即为骨龄


与骨龄相对应的,是生理年龄,即出生起计算的日历年龄。


与生理年龄“雷打不动”地与时间同步进展不同,骨龄的进展可能慢于时间,也可能快于时间,呈现出非匀速性、个体化的特点。


国内一项针对341例3~10岁正常健康儿童(男166例,女175例)的研究发现,骨龄增加速度大概为0.62~1.37岁/年 [1]。


影响其进展的因素包括:种族、性别、遗传、营养、疾病、环境及内分泌激素。


换句话说:骨龄更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内在状态和体格发育的成熟度。


因此,在临床上,骨龄会被用来评估、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态,并诊断和治疗一些内分泌疾病及生长紊乱性疾病。


怎么知道孩子的骨龄?

理论上人体所有的骨骼均可用于骨龄的判断,但目前临床以左手腕部X线平片为金标准(右手也可以)


研究发现,3~18岁儿童手腕部X线平片获得的图像,能够代表全身不同类型骨骼发育的状况。


而判断骨龄大小,目前常用的有这两种方法:

G-P图谱法


这种方法会将目标骨龄片与标准骨龄图谱比较,根据经验选出一个最接近的,就是该片的骨龄,就像“连连看”。


TW记分法


专业人员选定参考骨,并将每个参考骨按不同的成熟度赋分,最后再根据算法,得出骨龄。


用骨龄预测未来身高

靠谱吗?


预测和参考没问题,但怕就怕这两种极端心态:结果乐观你就觉得稳了;结果不乐观你就觉得天塌了。


1

骨龄只能大概预测身高




2

身高受多因素影响




3

单次骨龄结果太过片面




孩子都需要测骨龄吗?


并不是。





骨龄越小,越能晚长

长得就越高吗?


想多了。


10-13岁未成年人未完全闭合的骨骺线(左)

14-17岁青少年已经闭合的骨骺线(右)

如果骨龄出现了显著的落后,还有可能是以下这几类疾病影响——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骨的成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骨骼的生长速度,造成骨龄落后。


  • 过量的糖皮质激素


    不管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都会抑制软骨细胞的分化和骨的成熟,造成骨龄落后。


  • 生长激素缺乏症


    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了骨骼和其他身体组织的正常生长。



骨龄超前

就是性早熟吗?

不一定。


诊断性早熟,不能仅凭骨龄超前,还需要结合病史,再综合其它检查结果评估。


性早熟的必要条件是第二性征提前出现,比如——


  • 女孩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

  • 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






对了

最后再提醒一句:


小个子女生

还是别找超过180的对象了


这样的苦

让我一个人来承受吧


附录1:人的价值不在于身高,而在于知识和创造。


附录2:如果有人因为身高批判你议论你,不是你不好,是Ta不够好。请相信自己,你就是最好的,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附录3:追求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才是我们人生的主线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华. 3~10岁儿童体成分增速对骨龄发育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23):1806-1809.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7.23.014

[2]朱晓娜,张伟. 无创性影像学评估骨龄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39(02):156-160.DOI:10.3760/cma.j.cn101070-20221105-01258

[3]陈冬梅,杨文庆,陈秋艳.G-P法与RUS-CHN法预测正常儿童成年身高的准确性研究[J].临床医学进展,2023,13(7):12214-12219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体格发育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 2021, 59(3):169‐174. DOI: 10.3760/cma. j. cn112140‐20210116‐00050.


来源:深圳卫健委


健康内江
引领健康生活,打造健康内江。权威政策解读,全面健康资讯,速递惠民讯息,传播便民消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