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夜
鲁迅遗容鲁迅先生的遗言说:“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但……空中飘来两句话,一句是“你懂得”,另一句也是“你懂得”。1936年,鲁迅在上海万国公墓下葬时,沈钧儒将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大旗盖在了棺木上。自此,作为“民族魂”的鲁迅,一直被纪念着。
1938年,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毛泽东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更详细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一方面,鲁迅难免走向被神话的道路;另一方面,对他的批评却由来已久。1928 年前后,鲁迅和“太阳社”论争中,鲁迅就被李初梨封为“同风车格斗的 Don Quixote(堂吉诃德)、一个战战兢兢的恐怖病者”。甚至,鲁迅还被苏雪林斥责为“心理完全病态,人格卑污,尤其出人意料之外,兼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著(者)”。而范任早在1936年5月6日在国际文艺座谈会中的讲稿中指出:“在思想方面,他(鲁迅)只限于消极的批评与嘲弄,没有建设与启示。换言之他没有什么社会的或哲学的理论及伟大的思想统系,来作为写出的背景,‘弱肉强食的口号’无非是拾取别人的牙惠,他的思想,是缺少‘自我’的。然而在中国文化还在幼稚的时期中,(五四前后),像鲁迅先生,仍不愧为中国第一流作家,并且还得说是属一属二的人物。但是按我们的意思说,鲁迅先生离我们所理想的作家,相差还太远呢。”
◉ 鲁迅灵柩的送葬队伍从胶州路出发,沿北京路,整个送葬时间长达两个小时诸如此类。但随着新政权的建立,鲁迅快速走向被神话的道路。乃至2006年有张姓先生仍然在网上写《走不近的鲁迅》,批评说,鲁迅成为“圣人”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位好朋友”(许寿裳)、“一位好夫人/好情人(许广平)、“一些好弟子”(鲁迅的徒子徒孙们)的吹捧与虚构。鲁迅活着的时候,身边还有些青年。但自从他去世,以及到后来成为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的常客,“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他逐渐成为了难以走近的人。上个世纪80年代,虽有学者指出鲁迅的伟大不容怀疑、鲁迅作为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不容否定;但学术界的兴趣已日益转向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伟大的启蒙者,他在探索新文化运动、社会变革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外在的、更是内在的),他的复杂万端的心态与情感,他的愤激与焦躁,感伤和痛苦,以及鲁迅怎样从 “内心的炼狱” 中挣扎出来,找到正确的道路。从神坛上下来的鲁迅,先由学者们还原为一个矛盾而痛苦的启蒙者。虽然发端于八十年代,但至今日仍有人在做事。
钱理群老师在B站开设课程,“北大教授钱理群讲鲁迅”。该课程共12集,平均每集20分钟左右。课程内容以2022年新书《钱理群讲鲁迅》为依托,从鲁迅“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五个问题入手,来源作品集涉及广泛。课程海报上说,当我们进入后疫情时代,“读鲁迅没有任何时期比当下更迫切”。钱理群老师在课程中多次建议年轻人用当下自我的思想困境去反观文本:“鲁迅活在当代中国,就活在我们身边。”而第十期视频中有网友发送弹幕:“大家都多大?”后续回答从17岁至46岁,年龄跨度很广,可见“活在身边”的影响也亦广泛。倪文尖老师于2021年7月入驻B站,他的视频并不单独讲鲁迅,课程内容涉及中学语文教育和中国现当代诸多重要作家;但视频中占比最多、点击量最高的,仍是与鲁迅有关的内容。倪文尖老师贴近网路空间的“鲁迅热”,例如“文言VS白话,我确实谈过”“这届年轻人为什么读鲁迅”及“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鲁迅”等等,表现出了学者的新样态。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身份,随着中小学生课堂上的一节节课程学习,也被不断强化着。曾几何时,80后、90后对于鲁迅的主要印象,都是从教材中所得。怕是怕的,但“伟光正”似乎确实长期以来没有松动过。一位网友卓儿在题为《我不敢读鲁迅》的帖子上坦言了自己对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满:上小学时就开始学习先生的文章,是一些散文。当时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但老师总是说他是文学家,是一代文豪。上中学,开始学习他的杂文,老师总是说他是思想家,是批判大师……从小到大,我所明白的周先生的东西无一不是由老师讲解的……先生的杂文、散文、和那些很难让人知其所云、不易与其产生共鸣的小说,有兴趣或对文学艺术极有领悟力的人可以拿来研究,不必把它们强行安入现行的教学大纲,以图继承伟大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的虚名。也许是我见识浅薄,但我是真的不敢再读鲁迅了!
卓儿观点代表了相当多一批学生的感受,但是,感受归感受,如此表达还是招来了强烈的批评,一时间“板砖”横飞,也令卓儿始料未及。以下是卓儿满怀委屈的诉说:网络本来因为它的遥远与虚幻而无忌,但我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到论坛里来,不敢也不想再看那些“我不敢读鲁迅”的回复。我是无意中走近文化频道,无意中进入鲁迅论坛,更是无心地发表了一下自己真实的想法。我没想到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我从来没遭受过如此来势汹汹的批评与指责。我不明白,只不过是一个小女生的千言之文而已,用得着群起而攻之、众忿而讨之吗?我只是说我不喜欢先生的文章,又没有全盘否定他的价值……在文化的探讨上,实在没有必要做人身攻击……为什么我不配做文科生?为什么我的古文就一定是零蛋?为什么我的作文就不及格?难道只因为我说我不敢读鲁迅吗?
如此种种,很有代表性,代表了“接受”了鲁迅文章教育的群体的复杂性。但后来,网路上一声声传闻:鲁迅要退出语文教材了——2007年,北京市在语文教科书改革时,把《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移出教材;2008年,在山西启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撤掉了《阿Q正传》;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当年新版的语文教材中,撤下了《药》《记念刘和珍君》;
看到这个题目,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感觉竟是十分的难过。
以前小时候确实很讨厌鲁迅先生,文字尖锐,咬文字要考试还不能背错。可是随着人渐渐长大想起来了他弃医从文。为什么他当初要这样子呢?被成为“民族魂”不是没有理由的。一个民族的屈辱和民族的黑暗历史,总要有人记住的。现实最可怕的莫过于重蹈覆辙。课本当然要追求学生能懂,追求更高的文学艺术。但在我眼里,鲁迅先生的作品虽然带有一些不完美,他的立场太明确坚定,所以才需要更用心去理解真义不是吗?有的不完美,才是完美。
这还是温和的讨论。但随着媒体的曝光,激烈的辩论越来越多,最后,乃至于教材主编温儒敏老师出面解释:鲁迅文章删减是课程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适应现在中学生的需要。新语文课本对名家作品的增减主要考虑其是否适合现代中学生,考虑语文性。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可能太深了,他们读起来不容易懂。
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术界和民间如何松动,鲁迅的官方画像没有动过。但“课程需要”的调整,似乎又在拨动着网民敏感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