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琼琚佩语》中书:“万般补养皆虚伪,惟有操心是要规。”
它是说,再多的补养都终归虚妄无用,只有将心打理好,才是重中之重。
正所谓养生之道,贵在养心。
想要获得真正的健康,就要拥有稳定的心绪和平和的心态:
过往不念,当下不杂,未来不惧。
常言道:“愁最伤人,忧最致疾。”
一个人若总是沉溺于忧愁哀伤之中,很容易诱发疾病,损耗身体。
《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庆历年间,谏官李兢因言语犯上,被贬到湖南。当时,官员被贬后大都可以复出。
都监范亢便心生一策:自己现在帮李兢一把,等日后他东山再起,必定会对自己感激不尽。
为此,范亢变卖所有家产,置换出大量金银,赠予李兢做盘缠。
这番行为,确实感动了李兢。临行之前,他感激涕零,对范亢深表谢意。
然而,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李兢一到湖南便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
得知消息后,范亢整个人呆住。每每想起过去,都痛苦不已。
他后悔自己为何那么莽撞,要帮助李兢;更是难过自己的财富,就这样付诸东流。
甚至为此食不甘味,不眠不休。最终抑郁难消,卧病不起。
生活当中,许多人曾犯过这样的“错误”:
为过去的决定懊悔,为曾经的选择惋惜,为当初的事情介怀……日复一日,活在悲伤和压抑之中。
然而,人生在世,缺憾本是常态。
如果总为过去耿耿于怀,一切美好,终会被汹涌的情绪所掀翻、吞噬。
发生的就坦然接受,过去的就果断翻篇,才是最大的成熟。
苏轼的《养生篇》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长寿古方:
“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寑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最重要的一味药,便是“无事”,指人遇事时要放得下,看得开。
生命是场有去无回的旅行,纵然心中万千不舍,也要潇洒大步向前。
不被往事所累,不为过去所困,才能活得神清气爽,无病无灾。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男子买了一座四合院。他看着开阔的院落和中间的大树,内心满足不已。
然而,有一天,一位路人却满脸凝重地告诉他:“这棵树不吉利,你赶紧把它砍掉。”
此人大惊,询问为什么。
路人答道:“四方的院子,中间一棵树,这岂不是一个‘困’字吗?”
男子深觉有理,为了不妨碍运势,决定砍掉这棵树。
此时,又有一人路过。他大声喝止:“千万别砍!会出大事。”
男子吓得斧头掉地,慌忙上前:“请您赐教。”
路人回答:“如果没了树,方方正正的院子里只有一个人,岂不成了‘囚’吗?”
男子一听,又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此后几天,男子日夜煎熬,寝食难安。他怕不砍自己倒霉,更怕砍了会遭遇厄运,甚至愁出病来。
正当此时,一位禅师路过。听闻事情后,他笑着告诉男子:
“如果你砍了,院子阳光充足。如果不砍,就有了乘凉之地。何苦思前想后,将自己累病呢?”
中医有个重要观点:“思则气结”。
过度的思考会影响体内正常气机的运行,导致脏腑器官运转受阻,身心不畅。
生活中,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源于自己想太多。
一句无心的话,反复琢磨;一个随意的表情,来回揣测;一件简单的事,层层分析……
然而,每次纠结,都是在给自己裹一层茧,时间久了,便会被闷得透不过气。
正所谓:烦心事多了,幸福就少了,悲伤多了,快乐就少了。
收起敏感心,培养钝感力,在复杂的世界中闲庭信步,方能颐养心神,修得自在。
《道德经》中讲:“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狂风不会刮个不停,暴雨也不会延绵终日。
世间万事,自有始终。过度的担忧焦虑,只会劳心伤神,平白自苦。
不去透支明天的烦恼,当下的每一刻,才能活得有滋有味。
汉宣帝时,夏侯胜因违逆皇帝旨意,遭群臣弹劾,与“包庇”自己的黄霸,被一同发落入狱。
黄霸对夏侯胜一向景仰,于是趁此机会,请其传授经学。
夏侯胜却万念俱灰,苦笑着拒绝:“我们说不定明天就死了,干嘛还研究这个?”
黄霸不甘心,引用孔子之言来鼓励他:“朝闻道,夕可死矣。当下痛快即可,何必忧心明天呢?”
夏侯胜深受感动,便敞开心扉,与其侃侃而谈。
就这样,两人谈经论道,熬过了2年的牢狱时光。直至朝廷宣布赈灾,双双获释。
再度面见时,皇帝发现二人才干并未荒废,反而与日俱进,于是再次对其委以要职。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
他让实验者写下未来7天预想的烦恼,并投入“烦恼箱”。
三周后,众人打开箱子,发现有九成的烦恼都是“空想”,并未发生。
接着,他又要求大家把剩下的10%重新投入箱中。
又过了3周,发现这些烦恼也早已烟消云散。
人这一生,看似充满了不确定性:升学压力、职场风险、婚姻危机、养老焦虑……
我们总是在担忧中反刍,在顾虑中迷茫,最后落得身心俱疲,遍体鳞伤。
然而,生命自有其时节。既然无法左右未来,何必白白蹉跎当下。
保持内心的安定,珍惜眼前的时光,顺应人生的去留。心中没了挂碍,身体才能畅快。
▽
人到中年,肩挑背扛,更需要一副硬朗的身体,来面对生活的磋磨。
而心态淡然,不矜不惧,便是最好的养生。
一如老话所言:“既过不恋,当时不杂,未来不迎。”
不为过去多纠结,不在当下生杂念,不对未来空烦恼。
余生,愿我们都能滋养心灵,善待自己,修得一世安康顺遂。
同意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