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一线 触摸发展脉搏——“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暨四季度经济发展和冬季文旅主题采访活动第二日见闻

政务   2024-11-21 16:37   四川  















11月19日晚至20日,“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暨四季度经济发展和冬季文旅主题采访活动第一组人员继续行进,来到芦山县、宝兴县,参观芦山县飞仙关旅游景区、芦山经纬绿色智慧纺纱园、宝兴汉白玉特色产业园区、宝兴县城功能疏解群众安居工程建设项目,感受两地的特色文旅、工业产业发展。11月20日上午,主题采访活动第二组前往汉源县,深入了解“湖城一体”特色旅游模式,品味花椒啤酒的独特风味,探访汉源糖心苹果如何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芦山飞仙关,改造升级更显风采


芦山县飞仙关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今年9月,飞仙关旅游景区打造了飞仙奇石、茶马互市、擂台瀑布等景观节点,实现旅游景区的提质升级。


此外,芦山还利用飞仙关镇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了318国潮茶马互市街区、318自驾大本营飞仙关驿站等特色景观节点,街区内拥有主题咖啡屋、胶囊酒店等旅游新业态,将融入国道318旅游产业经济带,唱响“此生必驾318、此生必过飞仙关”品牌,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芦山结合飞仙关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文旅资源,先后实施了飞仙关旅游景区提质增效项目、飞仙关4A级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三桥广场基础工程提升工程等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各项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川藏线上精品旅游目的地。





全自动产纱,打造纺纱界的“无人工厂”


走进位于芦山县的雅安市圣善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善纺织)一期二厂,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一排排纺纱机排列整齐、有序生产。在这里,“清花、梳棉、预并、末并、粗纱、细纱、络筒、打包”8道纺织工序均由机器完成,工人们只需驾驶巡回小车对厂房内的机器进行检查即可。


“正如大家所见,在细纱的纺纱过程中,纱线一旦断了,这里会自动亮起红灯以示故障,提醒工人尽快维修。”圣善纺织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圣善纺织生产车间采用经纬纺机成套智能设备,能够迅速、及时地对纺织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予以反馈。红色的提示灯在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厂房内格外醒目,让工人一眼就能看见并进行检修。在机器与工人的紧密配合中,圣善纺织的生产效率可达到近100%。


“我们所生产的纱线会被送往江浙、广东一带,供一些大品牌商使用,或许今天大家穿着的衣服上就有部分面料来自于圣善纺织的纱线。”圣善纺织工作人员说。


圣善纺织是全国首家绿色智慧纺纱厂,专注于生产32支、40支纯棉纱线,通过新的生产能力、新的管理技术、新的管理机制,以工匠之心,确保实现产品生产的高效率和高稳定性,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市场上最稳定的纱线”。工厂一期已于2022年7月全面投产、达产,产能每天135吨纯棉纱;二期于2024年8月投产,目前已全面达产,每天可生产100吨纯棉纱,总产值约22亿元/年。





逐“绿”的汉白玉,实现废浆综合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宝兴,享有“东方汉白玉之都”的美誉,其汉白玉资源储量大、质地优、品种多,是世界三大白色大理石产地之一。


走进宝兴县灵关镇,宝兴县伯斯特石材有限公司的汉白玉(山水画)展厅内陈列着各式由汉白玉制成的屏风、壁画、雕塑等。


“每一块汉白玉都不同,就连同一块汉白玉的正反面也不尽相同,就拿这块屏风来说,正面与背面的纹路风格完全不一致。”工作人员介绍,生产汉白玉屏风时,会保留汉白玉原有的纹路,大自然“雕琢”出的黑白纹路就是一幅幅优美、生动的“水墨山水画”。


目前,该公司主营汉白玉板材、雕塑、粉体等系列产品,按照低碳、环保、循环的标准构建现代化绿色工业产业链,实现废浆综合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通过与水泥厂合作,将废渣运往水泥厂进行焚烧,可以实现废浆的综合利用。宝兴汉白玉纯度高,粉体可用于生产化妆品、马赛克装饰品等,可谓‘榨干’了汉白玉的所有价值,且实现污染零排放。”该公司负责人说。





宝兴县城功能疏解,城市业态再上新台阶



步入灵关镇县城功能疏解工程建设项目现场,滨河长征大道整洁宽阔,原有的双车道升级为四车道;向远处望去,长征大桥市政桥梁已具雏形;向上抬头,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工人们正紧锣密鼓进行安居工程的最后装饰阶段施工。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宝兴县城功能疏解先期实施项目规划23个,总投资153258万元。目前已完工14个,完成投资123778万元,完成总投资的80.76%。”宝兴县住建局工作人员雷豪介绍。


县城功能疏解项目包含群众安居工程建设项目、滨河长征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长征大桥市政桥梁建设项目,从安居、公共服务、经济、行政四大领域功能进行疏解,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有效承接和保障穆坪县城周边和其他乡镇地质灾害中高风险地区群众的安全居住问题,对灵关镇交通路网的完善、基础设施短板的补齐、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的增强等具有重要意义。





“湖城一体”,特色旅游城市已具雏形


9时30分许,第二采访组来到汉源湖。


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透明,群山环绕在远处。媒体记者团踏上游轮,欣赏汉源湖美景。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汉源湖在天际线下展现出广阔的景致。


“沿湖打造的滨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在本月底完工。”汉源县盛禾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付宁介绍,该工程新建游客接待中心2000平方米,新建生态停车场6020平方米,建设旅游道路、步游道及栈道633米,治理湖岸,新建观景平台。整个项目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体验融合,为游客打造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地。


汉源湖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同时,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为低空、水上、极限等运动提供了空间。近年来,汉源县委、县政府依托汉源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文旅、体旅、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以体育赛事为媒介,持续举办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国际垂钓、滑翔伞精英赛等赛事,充分发挥汉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独特气候优势,大力实施“康养+”工程,加快推进环湖生态绿道、高品质民宿宿集等项目建设,“湖城一体”特色旅游城市初具雏形。





花椒精酿啤酒,从雅安走出去



汉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造就了麻味重、品质好的汉源花椒。


而今,这一传统食材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汉源花椒精酿啤酒。


为推广本土特产,提振企业经营业绩,2020年汉源县昊业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因为产品不参杂防腐剂、利尿剂等添加剂,且运用世界先进生产工艺,原汁原味发酵,销量可观。


“我们是本土企业,希望更多本土人都能吃得起我们的产品。”随着企业效益越来越好,公司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研发推出高端、中端、低端不同价位的产品,覆盖更广人群。


企业良好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椒农增收。该公司每年收购十多万斤花椒用于啤酒酿造,且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出两三元,直接带动当地花椒种植业发展。


据了解,该公司满产情况下可年产汉源花椒精酿啤酒6000吨,实现年产值一亿元,解决社会就业200人次。





鲜果产业,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宜东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使得这里的苹果果肉中形成了漂亮的糖分结晶体,即“冰糖心”。这种独特的糖心苹果甜度更高、口感更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以前我们都是凭经验种植,现在有了专业的技术指导,我们知道了如何科学施肥、修剪枝条,还学会了如何防治病虫害。”汉源县宜东镇大树村相关负责人笑着说,“现在我们的苹果不仅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好了。下一步,我们打算做一个一村一品的商标,再把老的品种更新一下。”


据统计,目前汉源县苹果种植面积达7.4万亩,年产量高达14.5万吨,产值达到了5.02亿元。这一串串数据背后,是汉源县多年来致力于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



转载自雅安日报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玉婷、白雨锶、杨宇龙、

彭艳霞、汪小双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李祖珂、罗天庆、齐欢、

郭玲薇、彭思奇

编辑:刘清徐

审稿:唐砚玉、白雨锶

四川雅安
热爱雅安,了解雅安,宣传雅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