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通讯!北京大学曹云龙团队最新Nature

学术   2024-11-10 10:22   陕西  

信息来源:iNature
SARS-CoV-2的持续演变,特别是BA.2.86/JN.1谱系取代XBB的出现,需要重新评估疫苗组合。
2024年11月7日,北京大学曹云龙团队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Evolving antibody response to SARS-CoV-2 antigenic shift from XBB to JN.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供了对XBB和JN.1人体暴露的体液免疫反应的综合分析。该研究描述了Omicron抗原从XBB到JN.1的抗体反应的演变,并强调了开发JN.1谱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基于KP.2/ KP.3的疫苗加强针。
自2023年7月SARS-CoV-2 BA.2.86谱系出现以来,其亚变体,特别是JN.1,继续传播和进化迅速,超过了以前流行的XBB亚变体。到2024年6月,JN.1谱系占新观察序列的93%以上。重要的是,BA.2.86和JN.1在病毒刺突糖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上聚集突变,包括R346S/T、F456L/V和A475V/S。一种新发现的亚变体,被命名为KP.3,甚至携带了前所未有的Q493E突变。在JN.1亚变体中,大多数突变位点位于受体结合基序(RBM)附近。因此,研究它们逃避SARS - CoV-2感染和疫苗建立的体液免疫屏障的能力至关重要。
先前的研究表明,能够激发基于XBB的疫苗增强剂的JN.1有效NAbs。然而,考虑到JN.1携带的广泛突变,研究JN.1免疫是否对当前和潜在的未来变体有更好的效果是很重要的。该研究系统地比较了XBB和JN.1谱系在人类感染中血清和MBC编码抗体分辨率的体液免疫反应。
新出现的JN.1亚变体的抗原性和受体结合(图源自Nature )
该研究证明了XBB和JN.1谱系在SARS-CoV-2初始个体中的抗原性,并且JN.1感染可引起对其亚变体的血浆中和。该研究强调了KP.3强大的免疫逃避和受体结合能力,支持其可预见的流行。对BCR库的广泛分析,分离出约2000种RBD特异性抗体,其靶向表位通过深度突变扫描(DMS)表征,强调了JN.1诱导的记忆B细胞的优势。1类IGHV3-53/3-66衍生的中和抗体(NAbs)主要是针对JN.1的野生型反应性NAbs。然而,KP.2和KP.3回避了大量子集,甚至是由JN.1诱导的子集。
JN.1诱导的Omicron特异性抗体也显示出高效力。这些NAbs的逃逸热点已经发生突变,考虑到逃逸NAbs的可能恢复,导致更高的逃逸免疫屏障。此外,IGHV3-53/3-66衍生抗体的流行以及它们与所有omicron特异性NAbs竞争的能力表明,它们对omicron特异性幼稚B细胞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解释了mRNA接种个体中严重的免疫印迹。总之,这些发现描述了Omicron抗原从XBB到JN.1的抗体反应的演变,并强调了开发JN.1谱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基于KP.2/ KP.3的疫苗加强针。

文章转摘旨在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蔚青学者关注高层次人才求职和学术科研,我们建有各类交流群,群内分享最新招聘信息和科研动态。


添加下方微信,回复数字即可入群。

[蔚青小助理-客服微信]

回复1,进入蔚青学者【高校求职】交流群

回复2,进入蔚青学者【科研项目】交流群

回复3,进入蔚青学者【海外人才】交流群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蔚青学者网”

蔚青学者
青年学者学术生涯陪伴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