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之音:唢呐的独特与反差

体娱   2024-07-30 21:32   河北  

“唢呐一响,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发展以来,唢呐凭借其独特的气质和音色和中国传统的民族管乐器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样不是大喜就是大悲的反差感,也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熠熠闪光的瑰宝。


一.历史渊源

它是在公元三世纪时,由东欧西亚一带传入中国,在明代时开始有唢呐的记载。戚继光曾经把唢呐用于军乐,而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并且被收录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而道明后期在戏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民间器乐中也成了离不开的乐器。

等到了清代,它被称为“苏尔奈”。近现代更是成为中国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著名导演吴天明老先生的电影《百鸟朝凤》讲述的就是老一代的唢呐艺人。更是在2006年,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二.基本构造

说回它的基本构造,也就是由哨子,即哨片;器盘和芯子,也就是笛针;唢呐杆和唢呐碗五部分构成。

其中,笛针是唢呐的重要部件之一,上装哨片,下接主体管。传统的是单管式,而由1993年郭雅志先生发明了活性装置,从单管式改为活动套式,方便演奏者更为适应并进行有效的修正,因此解决了大中小各种调子唢呐的应用问题。

三.特色反差
它不同于古琴,古筝那般的曲高和寡,为君子之乐。他是中国历史上相对悠久,并且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因为其开朗豪放,高亢雄壮而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忌以及秧歌等伴奏。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唢呐一响,黄金万两”,又或者是“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这种话的传出。代表作品更是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怀乡曲》《豫西二八板》等。

END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不断的进步,对于唢呐的传承以及在正式舞台上的表演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努力消除着人们对于唢呐偏见和提高人们对于传承的重要性的理解。

而我们所该做的应该是更多地去了解唢呐,不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它,即使做不到去学习,去传承,也应该让它在未来的演奏中保持它更好更多样的发展以及创新。


往期推荐


河北传媒学院成功举办2024年春季运动会开幕式




@2024届毕业生 这条来自辅导员的寄语 请查收






【暖心毕业季】这条来自学弟学妹的祝福 请查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撰稿 刘思嫒 | 编辑 杜娇娇

审核人 张倩


河传影视
影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