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曰:“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庄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
解释:郑襄公袒露上身,左手拿着祭祀时导神的旗子,右手拿着祭祀时割牲用的莺刀,迎接楚庄王。郑襄公说:“我对您边邑的守臣有过错,于是得罪了上天,因此让您余怒未消,从很远的地方劳辱您到我们这个小国来。大王如果怜悯我这个已经丧亡的人,请赐一块贫痔、五谷不生的地方,让我带几个年老体衰的人在那里了此残生。请让我遵从您的命令吧。”楚庄王说:“您的一些不好的臣下,常来我这里说您的坏话,所以才使我能见到您高贵的容貌,您臣下说的坏话多了,才到今天这个地步。”
穷山恶水 穷乡僻壤 寸草不生
鱼米之乡 天府之国 肥田沃土
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春秋时期的郑国,在郑襄公在位期间。郑国由于兵弱民穷,只能依附于旁边的楚国和晋国。公元前600年(郑襄公五年),楚国派兵攻打郑国,晋国派兵前来救援郑国。公元前598年(郑襄公七年),郑国与晋国在鄢陵结盟。
郑晋结盟,惹怒了楚国。公元前597年(郑襄公八年),楚庄王以郑国背楚向晋为理由,又出兵伐郑。当时,楚庄王亲率楚国大军伐郑,长驱直入郑境,攻破郊关,直抵郑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附近)。 郑国将士与百姓一直坚守城池三个月,晋国援军仍迟迟不到。城内将士和百姓伤亡惨重,渐渐支持不了。楚国大将乐伯率兵攻城,架梯从皇门登上郑城,劈开城门,楚军攻入城内。 楚庄王传令,楚军不准烧杀抢劫,不准扰乱百姓。楚军纪律严明,秋亳无犯。等楚国兵马到达逵市时,只见郑襄公脱去了上衣,袒胸露怀,左手拿着牦牛尾巴做的旗节牵着羊,右手拿着杀牲畜的弯刀,在路口迎接楚庄王,对楚庄王恭敬地说:“我不德,得罪了上国,又不能服侍上国,因而得罪了上国,使上天降罪于郑国,使君王怀怒,降祸于郑城,又劳君王千里劳苦来到郑国。我已知罪。郑国的存亡,在于君王,若君王顾及先祖武公、庄公的友好,不灭郑国,延其宗祀,使郑国成为楚国的附庸,乃是君王之德!” 楚庄王乘势占领郑国大片国土,郑人也成为楚人的奴隶,但是郑襄公想继续保留郑国的宗庙社稷,于是请求楚庄王给自己一块封地,让自己的宗庙和社稷能够继续保留下去。楚庄王答应了郑襄公的请求,赐给了郑襄公一块土地贫瘠的的不毛之地。【造句举例】
她一心盼他快快毕业,好有个照应,没想到竟然要去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妇人家的眼泪簌簌落下。
过去被人们视为不毛之地的撒哈拉,现在被誉为"能源和矿产的宝库"。
根据下列两张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猜出两个成语。
(图一)
(图二)
(请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吧!)
上期答案:利欲熏心、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