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清晨,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火箭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短短数分钟里,“逃逸塔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等口令依次传递,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3名航天员——“70后”蔡旭哲、“90后”宋令东和王浩泽顺利步入太空。
发射约6.5小时后,神舟十九号与中国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依次穿过舱口与神舟十八号的3名航天员会师,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
在空间站的太空会师后,两个乘组会进行为期约5天的全面交接工作,以确保空间站的正常运行和新乘组能够顺利接手任务。
首先,物资交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包括各种工具、食品、服装以及试验样品等,神舟十八号乘组会详细告知神舟十九号乘组物资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
其次,两个乘组还会进行在轨工作经验的交流,比如设施维护、保养状况,空间站的运行状态、设备情况、实验进展等重要信息传达。
神十八乘组还会传授一些任务执行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新乘组尽快适应太空环境,等这一切都落实后,神十八乘组就将整理垃圾和返回地面物资、设置飞船状态等,完成安全撤离工作。
这些工作都要在5天内做完,任务量还是相当大的,预计11月4日神十八乘组就能在着陆场落地了,任务也就算圆满完成了!
不过,对于神舟十九号以及中国空间站的任务安排来说,还有一个挑战需要应对——天舟八号的推迟发射。
根据计划,我国空间站阶段一直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本应在神舟十九号飞船之前发射,可这次因为文昌发射场遭到了台风影响,不得不推迟到11月中旬才能上行。
这一调整使中国空间站物资储备面临新挑战——“天舟七号”不得不延长驻留,而“天舟八号”也将作出补给调整。
“天舟”货运飞船最大货运能力约7.4吨,在轨驻留时间设计值不小于1年,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的货运飞船之一。
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迅速完成与空间站的精准对接,无需人工干预。
目前在轨的“天舟七号”于今年1月份发射升空,为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乘组提供科研及生活物资,如今已驻留超过9个月,创下了最大发射间隔纪录。
而在“天舟八号”发射前,它将继续驻留,依靠现有的物资储备维持航天员日常所需,届时两艘货船的发射间隔将达到近10个月,再度刷新记录。
这种延长驻留的做法,对空间站航天员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航天员日常生活的支持物资、科研实验设备、维护维修所需的备件与工具,以及航天员系统物资等将面临短缺的困扰。
通常情况下,天舟八号的货运舱内部空间利用率经过精密设计,分为密封舱和非密封舱,能够满足不同种类物资的运输需求。
密封舱主要运送航天员系统物资,包括食品、饮水、医药等生活支持物品;而非密封舱则用于大型设备的运输,例如舱外实验平台、空间站维修设备等。
但因为推迟发射,此次任务“天舟八号”将不得不临时对货物进行重新配比,携带更多航天员物资,为延长补给周期提供支撑。
事实上,中国航天系统在设计之初就不仅仅考虑到航天员的日常物资需求,其实早就提前规划了空间站的物资裕度和供需平衡。
中国的“天舟”货运系统,具备不小于1年的在轨寿命,一次货运补给便可支持空间站8个月以上的物资需求。
即使补给间隔延长至10个月,空间站也能保证航天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国空间站的自我维持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这种“自给自足”的航天生态,从容的调度能力,也是中国航天深厚技术积累和缜密规划的体现。
不过如果11月中旬再不发射天舟八号,那么空间站航天员就“危险”了,此前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都在发射过程中发生过爆炸,导致货物全部损失,不得不临时抽调其他货船执行任务。
所以哪怕天舟七号实力再强、裕度再高,“天舟八号”的发射也已经迫在眉睫。
正常来说11月中旬,这艘由长征七号遥九火箭搭载的货运飞船将发射升空,并在进入轨道后快速对接到天和核心舱的后向端口,及时补充物资需求。
这次神舟十九号发射,航天员团队的组成也是一个亮点,神十八乘组的80后加上这次任务的70后和90后组合,直接上演了“70后”“80后”“90后”的航天员齐聚“天宫”的时刻。
三代航天员同台竞技,不仅象征着中国航天队伍的稳步壮大,也意味着新老航天员在同一个空间站内共同开展科学实验和操作训练,这是难得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不同年龄段的航天员之间既是同事也是师生,通过这样的太空合作,中国航天员们凸显出中国航天的代际传承特点,也为未来更为复杂的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在完成这一系列稳步推进的空间站任务后,将进一步探索月球、火星等深空领域,并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这不仅需要在空间站上积累的经验,更需要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完善。以货运系统为例,未来可能需要更大运力、更新技术的货运飞船,以保障长期的深空探测任务。
伴随更多“神舟”“天舟”任务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