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原上菁
....
现代人在喧嚣、浮躁、名利攀比中不得安宁,必然影响艺术创作。我记得诗人曾卓老师说过一句话:诗人写诗时必须要有一个净化的灵魂。是的,没有“真”、“善”,哪有“美”呢?哪能感动心灵呢?
艺术已成为我的生活和生命的重要部分,而艺术探索将朝着我心中向往的“风景”继续跋涉,继续前行……
——刘一原
▲铁壁铜墙 ·一原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因书画机缘而结识刘一原老师,从那时起就受其影响,耳濡目染,淬练笔数,矢志不渝觊觎水墨高格。
以书画出口开创创汇工作,工作发展成为水墨艺术事业,事业有成进而考研深造,奋发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呼唤才华与激情!
我们至今难忘那些朝夕的诗酒唱和,击缶长歌的激越。
那是青涩的怀望,是志向的奔腾。峥嵘岁月偏锋剑,赚外汇。浓墨淡彩横涂竖抹,一时多少山的壮怀,水的奔腾!
二、抱道修齐咏高致,随心水墨是诗乡
仿古创汇的工作一去多少年了,我们还在追慕那些突兀与延绵,不舍两宋的旷适,蒙元的浑穆,明清的性灵,那一曲激扬水墨的畅快。单纯的青春咏志随生命的运势而生发,应心象的神驰而徜徉。哪怕是青山老去,白云去闲,那一纸烟云只会愈发地显示出它的沉着。
刘一原老师讲传统追求一种诗性笔思,是画家深邃学识里溢出的光泽。仰慕传统的感动让画兴回顾高古,是苍莽更是雄浑……
他淬炼传统水墨凡二十余年,引而不发,一俟那胸中丘壑奔涌,凭那一支笔,泼墨起交响,江流无牵挂,好风日。
畦留夷与揭车兮, 杂杜衡与芳芷。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几十年来,刘一原先生坚持不懈致力于水墨艺术的当代探索,精神十分令人感佩。他信守水墨语言抒情写意,表达心性的精神指向,更以建构水墨艺术的当代形态为学术理想。以深刻的理性认识和独特的感性表现创造出崭新的水墨艺术图式,为中国水墨艺术的时代创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原水墨是全方位的,山水、人物、花卉浑穆生气象,一挥起浪潮。他性本温和而放笔沉雄,他善绘通景,写巨幛,一笔下去,看江山多妩媚,大江东去了,气吞万里苍茫——
一九七三年湖北出口书画事业欣逢时运,那一年大画家亚明、黄胄、李可染先生及中央美术学院一众画家先后来武汉考察出口书画、办研习班讲学。一时间汉上传统水墨的沉练骨法乍遇春风的提醒,曲干虬枝舒展了,乘风势,低旋的雁阵展翅于飞!
▲清漓江上放鱼舟 1975年
我这一生最幸福的是如愿以绘画为终身职业。从1959年至今60年来从未中断过专业,从未放下过画笔。
我这一生最幸运的是在艺术初始阶段遇上了著名书画金石家邓少峰和徐松安先生,以及后来读研的导师张振铎与邵声朗教授。可以说没有这些人生机遇,没有师长高瞻远瞩的指点教诲,没有同道好友的支持和帮助,便没有我的今天。
——刘一原
我和刘一原是同龄人,我们是朋友,也是这个学校里的同事。多年来我对刘一原的了解,概括起来,忠厚二字。忠,他是忠于他的艺术的理想,他关注的是艺术的本体,关注的是自身在艺术上的发展创新。现在社会上有两种崇拜,一个是资本崇拜,一个是权力崇拜,他跟这些毫不沾边,他从来不去攀附资本,也从来不攀附权力。
他早年大量地临摹了中国古代的一些作品,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笔墨功底。加上他的天分,在山水花鸟这些领域信手拈来啊,不乏好作品。但是呢,他绝对不满足于这些东西,他要创造自己新的艺术,多年来他所探索的这个“心象风景”,都是从传统中来并超越了传统的,这是刘一原多年来勤奋执着的结果。
洞庭空阔 南极潇湘 巴陵胜状 汨罗怀想
千年一叹 屈子咏觞 心象风景 浮世沧桑
菰蒲无边 莽莽苍苍 正收拾处 一原梦乡
我们怀念书画院,风一样的少年,诗一样的年华。
我们说的自信水墨,是那些多彩人生的表述,自洽自在的挥洒,笔笔见性,讲性情。所说的“那一笔下去”——是对唐宋文明旷适与高逸的憧憬,追慕南北派宗的神行与奔腾……
忆当年,我们不负韶华。今回首,江天一番的空明!
我们有刘一原,有清寂的思索,有傲视的沉稳。
“我们懂得艰辛,不乏精进。我们少年踌躇,心挂云帆。我们曾经沧海,一览风清。只愿把此生念念不舍的水墨情怀,诗一般的回望,付于远方,付于未来......”
....
背景音乐
《小夜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通过其独特的旋律和情感表达,将诗歌中的情感完美地转化为音乐语言。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