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
《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创刊于1986年1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专业学术期刊,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四家期刊评价机构学科排名中均名列第一,被评定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顶级期刊。《社会学研究》于2012——2023年连续1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并获“中国百强期刊”“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等奖项。《社会学研究》以公正性、专业化、规范化、精益求精为编辑行为准则, 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实行三审定稿制并践行匿名审稿制度。本刊前身是《社会学通讯》(内部刊物,1981—1984年)和《社会调查与研究》(1985年)。自创刊以来,《社会学研究》经历了引介西方社会学、促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发布关乎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杰出研究成果、引导中国社会学研究取向的发展过程,逐渐为国内外社会学同仁所重视,为研究中国社会的各界人士所瞩目。随着学术导向的日益增强,本刊愈来愈被视为中国社会学学术研究的专业领军期刊。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四十五年之进路
——成绩、问题及未来使命
王处辉 朱焱龙 谷莎
提要: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发展已历四十五年。中国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中最具本土性、基础性的学科,相较以往更显其重要价值。站在四十五年后的新起点,本文在重新审思学科研究意义与使命的基础上,评析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及发展成就,并从多个角度探讨未来的研究进路。四十五年来,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通过六个面向的具体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发展和范式成熟。未来的研究可从八个方面着力,在提升学科发展自性的同时,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构建和中国社会转型及治理实践做出这一学科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中国社会思想史 研究进路 理论构建 中国社会学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王处辉);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焱龙);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谷莎)
观念流:一个分析数字时代信息扩散与观念演化的新视角
刘河庆
提要:理解数字时代信息扩散需要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动态性和复杂性。本研究提出“观念流”分析视角,通过挖掘信息中承载的情绪、集体观和偏见等三种观念,揭示平台观念流动的复杂图景。从平台层面看,三种观念随时间变化构成一个不同速率的多重流动体系。从平台到用户的观念流动看,平台推送的观念虽受外部事件影响不断波动,但用户间的观念差异并未持续扩大、缩小抑或变得混乱,而是呈现“同频共振”的模式。上述发现揭示了信息扩散背后社会事实、平台和用户间的复杂互动机制。观念流对社会复杂动态变化的敏感性和灵活性使其有潜力广泛应用于数字社会的重要研究议题。
关键词:观念流 信息扩散 生成式人工智能 社会观念 同频共振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数字社会研究中心
流动平衡、参与共创与包容竞技
——半职业电竞青年的劳动生活方式研究
赵瑜佩 张毅
提要:中国电竞正在从“社会死角”向“全民竞技”转变。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在“劳动社会学”和“生活方式运动”双重视野下探讨半职业电竞作为“劳动生活方式”的扩散机制,从扩散动因、扩散过程和扩散效益三个维度审视了半职业电竞劳动模式。该模式的发展围绕着“劳动生活方式”的时间标准、参与门槛与劳动效益而展开,且根植于流动性的生活模态、互联网的参与模式和包容性的身份认同进程三重语境。
关键词:电竞 生活方式运动 劳动生活方式 青年文化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赵瑜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张毅)
结构流动:基于调整—分解的分析策略
胡安宁
提要:本文系统梳理了结构流动研究在理论支撑、混淆因素控制、概念化、统计模型复杂度以及统计推断等方面的局限,并提出了调整—分解的分析策略。通过综合采用德明—斯蒂芬算法和流动表的三元分解法,这一分析策略直接针对流动表的边际分布构建“反事实”流动表,并以非建模对比的方式呈现结构流动、交换流动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除此之外,潜在的混淆因素可以通过调整的方法予以控制,相关的统计推断可以通过参数分布建模或者自助法来实现。本文通过两个经验示例对这一分析策略进行了呈现。
关键词:结构流动 社会流动 调整 分解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中国居民的收入与住房地位不一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龚顺
提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2011—2021年的六轮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讨论已有研究忽视的收入与住房地位不一致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居民的收入与住房地位不一致趋势凸显。在住房金融化、房价上涨的背景下,居民首套住房的购房时机和金融杠杆的使用程度是影响其收入与住房地位不一致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国作为市场化转型国家的制度背景也影响了居民的住房获得,从而对地位不一致产生影响。即使在住房市场化转型后,再分配因素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收入 住房 地位不一致 住房金融化 市场化转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可分割的成员权
——一个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分配的多重逻辑
李泓博
提要:本文通过考察一个集体经济组织分配股份的实践及其分配逻辑,探讨成员权所包含的集体与成员关系。清产核资使得原先模糊而具有总体性的成员权获得可分割性。在成员权分割过程中,户籍、土地承包、职业等多重逻辑在份额确定标准中塑造出两种互补取向,分别是侧重经济属性、强调可计算的“贡献”,以及侧重人情属性、包含弹性的“情理”。社会对成员权的分割通过份额上的比例设置区分出一个“内外有别”的差序层级。“家”使得不同层级的股份分配逻辑获得了展开的场景和化解张力的可能性。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权 可分割性 股份分配多重逻辑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制度环境、企业所有权与连锁网络断裂
杨张博 高雅婷
提要:本文研究制度环境变化如何导致组织网络关系断裂。本文基于3764家公司18020名独立董事的追踪数据,使用连续双重差分模型和因果网络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在教育部2015年高校独立董事兼任政策实施后,企业网络断裂存在产权和空间双重异质性。国有股份占比越高,企业连锁关系断裂越多,结构洞位置受冲击越大;距离政策出台地越远,连锁网络断裂的所有权差异越小。其原因在于,不同组织面临的合法性压力以及政策执行力度不同。基于关系形成、断裂、重构的演化过程,本文提炼了制度对网络断裂影响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独立董事网络 制度环境变化 企业所有权 网络断裂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杨张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高雅婷)
熊彼特的遗产
——创新研究中颠覆式和组合式创新的思想溯源
李林倬 赵南南
提要:尽管社会发展日益依赖科技创新,但理解创新如何产生仍然是复杂的难题。本文追溯当前关于创新生成的两大理论范式,即颠覆式创新和组合式创新近百年的认识论演变,来揭示打开创新过程黑箱、探索创新内生机制的尝试。研究表明,这两种范式都源于熊彼特的理论,但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理论框架;两种理论框架对我国科研政策和创新政策实践都具有新的意义;未来的创新研究仍需坚持对创新内生机制的重视。
关键词:创新生成 颠覆式创新 组合式创新 科学社会学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等待:一种普遍时间体验的社会学阐析
邓玥馨
提要:沿着时间社会学长期以来专注时间体验的研究取向,本文以等待为线索,试图处理社会时间理论中主体性不足的困境。通过回溯等待这一时间体验的理论基础,本文考察了等待的双重属性,也即他者指涉的社会性和自我指涉的主体性,进而揭示出等待中希望的生产在桥接时间、自我与他人方面所具的社会意义。本文为社会时间框架下消极的主体正名,并建立了一种兼顾社会时间的社会性与主体性的分析路径。
关键词:社会时间 主体性 时间体验 等待 希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礼物关系视域下的“互惠三角”
——以互联网月捐为例
赵杰翔 朱健刚 熊婧如
提要:本文以新兴的互联网月捐为研究对象,从礼物研究的视角分析月捐人与公益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公益组织通过清晰化、社群化、具象化策略建构组织与月捐人之间均衡的礼物关系;捐赠方、受赠方/施助方、受助方共同组成互相关联的“互惠三角”,月捐人以自我、服务对象和行业为导向的三重视角进入礼物关系,实现三方的礼物循环。月捐中的“赠而有报”体现了公私平衡,该逻辑在当下有助于个体持续参与公共事业和实现社会团结。
关键词:互联网月捐 捐赠 关系 礼物 互惠三角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南开大学中国社区建设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