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厉的作品与过去已有较大的改变,他平时言语不多,属于交流被动的类型,但却有独特的个人思维体系,在自己的闭环中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佐证自己的思考。他的内敛是由敏感的沉淀带来的,所以他能捕捉到时代、生活、旅途给予他的内心震撼,这让他的作品承载了他在思考转型之后所形成的独特形式与材料认知。他借助于永恒的瓷和小的作品体量,建立起自己漫长的思想轨迹,犹如在旅途中闪烁而过的长路与窗外的景象在速度中游离虚化,但在记忆中却反而更加凝重。
他并没有借助具象的形式,而是深情地将这样的生活感受和内心浓烈似漆的情感天然地倾注在单纯的瓷土材料和单一的形态甚至是单一的色彩中,这让他的作品具有了值得凝视并在缓慢的视觉移动中慢慢与他靠近的特质。他的作品让我看到了干净,这干净不仅是作品形态,也是心灵。
——白明
散落的灵性
陶艺家:沈厉
ShenLi
文|王军
初见沈厉,会觉他有佛弟子的慧相,后知他素食多年,会感到他身心的干净,生活与创作中没有夸张的表情与出格的动作,倒非循规蹈矩,更多的是一种自持,与人与物保持着适度的距离,不悲不喜的温和善良自然的流露。他对自己的欲望也似是有一种观察,可以随流,让它去,亦可以有所觉,知其止。倒不是说他有明心见性高僧大德的修为,只是说在变动不居的当下自持而有所止,这于艺术于生活无疑是可贵的。
变动不居,时代随行
我们生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一方面,物质极大的丰盈,在空间中无限的展开与深入,可以微观到生物基因,也可以宏观到宇宙星空,我们试图探知生死极限甚至想超越时空。可我们也会放弃思考,进入无所不在的消费中、网络中,进入色受想行识的极大满足中,成为资本裹挟与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的一部分,世界是如此多维与斑斓,我们可以任意切换随心贪享这世界所给予的物质奇观。另一方面,空间探索与物质贪享并没有消除时间带来的焦虑,即使是非物质形态的感官极限体验,我们成为了“倦怠社会”的一员。我们脱不开这个时代,我们恐惧死亡,时代与死亡是作为人的终极规定而存在的,由此所产生的迷失与探索成了这个时代的不竭动力。
作为70后的沈厉经历着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且他人生的前20年经历了在中国从乡村到县城、地区、省会的四级生存空间的变化,大约每5年一个地方的生存体验让他对乡村城市、对空间变换、对旅途、人的多样性产生不一样的认知。看到江南乡村的民居、河流、田野、火车……看到生机也看到欲望的疯长,乡村、旅途、城市的转换看到变迁也看到建筑混凝土之外的破裂与散落,人生如寄居。时代的发展与个体心理的相适应是我们人生的一大课题。
2009《旧园系列》 沈厉
沈厉生于上海,5岁之前在上海郊区的闵行农村由爷爷奶奶抚养,他依稀还记得江南水乡的灰瓦白墙与穿梭于房屋的河道交错。因父母是文革期间支援安徽的大学生,5岁后沈厉随父母去往安徽五河县生活,10岁后他又随父母工作调动到蚌埠市,再之后是18岁到合肥读大专后工作。成长的10多年里都是在安徽的乡村与城市间转换,这使得他的底色更多地是安徽的小镇青年,有奋斗的意志也有对外部大世界的向往。比如他艺术的启蒙始于小镇的木匠手艺,至今记得木刨花与木料的气味,整个凿刻的过程也让他着迷,木料在规矩之间完全成为另外一个物品,这种好奇后转变为通过学习绘画来实现,希望通过手与笔造出另外一个世界来。
在合肥,沈厉大专读环境艺术设计,他喜欢空间与环境的打造,比画笔再造一个世界更加真实可信,且他把少年时与伙伴田野里游戏搭建场景的记忆也投入其中,毕业工作后也常作类似装置的作品,如在家中用各式木板布料灯光布置,中间放置医用模型的骷髅骨骼躯体再做油墨泼彩等,似有那个年代惊悚片的元素,有青春的神秘与死亡好奇。那时他也开始有现代美术史的训练与接触如国内吕胜中的剪纸装置,国外博伊斯、丰塔纳、波洛克、巴斯奎特的创作等,并且有一个小的艺术朋友圈,一切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这让小镇青年有更迫切想到更广阔世界的想法,在美院朋友的建议下他锚定中央工艺美院的陶瓷专业,觉得陶瓷贴近手工又贴近雕塑,可以做综合的实验与创造。1997年,沈厉考入中央工艺美院陶瓷专业。
20多年里人生的5个地方的转换,那时的沈厉其实并没有多少感触,尤其对时代是没有多少把握的,真正的觉知来自离开后时间远离的反刍,此时他更多的是自我成长与对生命的好奇。他应是随时代而行的,也随空间的转换而成长,并没有那样时代巨变的不安与沉重,也少有青春的戾气,多的只是对离别对生命充满着无可奈何与不可思议的想象。
2004《兔行星系列》 沈厉
学而有思,人生十年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整个中国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乡村向城市涌入,中国汇流世界,文化与经济在改革开放十几年后变得稳定而一往无前,美术界在“星星画会”“85新潮”之后走向更加多元的风格表达,中西古今皆成为可汲取的形式与元素。陶瓷艺术方面现代陶艺也逐渐在产区、高校有了生长土壤,尤其在高校教育中,陶艺理所当然的成为现当代艺术的一个方向,成为自我表达的媒介。沈厉的艺术成长便基于此。
在中央工艺美院沈厉陶艺的学习基于两维,一是课业的技术系统训练,陶艺的、绘画的、雕塑皆有;二是整个环境的发酵与自由思想,有同学师生间的交流也有其它院校与整个文化氛围的熏陶。
大学时的沈厉
至今有多门课业对沈厉受益终生:姜寿祥老师的图案,通过写生,让沈厉学会观察:通过对花卉植物的深入的长时间的观看,它的颜色纹理线条外形,真正用眼睛去观察一物,用内心去体会,看到节奏与生机,有驻进观看之物里面的感受;白明老师的陶瓷装饰,要求疯狂做小稿,挖掘想象力挖掘到枯竭自己。每周上百张小稿展示,在工作量的积累中发现自己。如此体力与脑力上做极限探索,对想象力对潜意识的挖掘尤其重要,让沈厉像在挖矿一样的挖掘自己;邱耿钰老师的现代陶艺,以最基础的盘泥条技艺做出先锋的超现实的作品,如何揉泥、搓泥条、盘泥条,以及看外形与内心的呼应,整个过程的泥条盘筑也是练心的一种方法。
授课是面众的,感知是自己的,这些课程对沈厉的观看、思考、表达、状态都有极好的训练与提升,而且重要的是观看思考表达之后的状态保持——做艺术要有干净的外观与整洁的内心,内心不只是可以疯狂可以超越亦可以规矩与塑造。
2001《意象杂语系列》瓷板画 沈厉
在大一读书时,沈厉还发动陶瓷班做过一次综合装置展,以美院的求索画室为“墓冢”去创作——教室成为墓室,道路成为甬道:消防水管、应急灯、冥币、布料、纸屑、铁桶装饰,教室里蜡烛、红布、黄土、铁链、桌椅堆叠……死亡与重生,艺术的冲动与生命的好奇再次被点燃,叛逆、欲望、冲动在此刻得到宣泄、表达与升华。
大学毕业后沈厉赴上海工作,后在北京成家,假期常往返于二地,另外还会去产区淄博做作品,再之后上海辞职,回到北京和赴景德镇创作,多地旅途的奔波完全是三个世界的转换,工作、创作与家庭,每一个都是自己的一部分,沈厉常在旅途中审视这三个世界,慢慢的尝试融入、梳理与表达。多地奔波的旅途本身也让他唏嘘,脱开一个身份去往另一个身份的自己,会有太多感情的交织:记忆的、陌生的、欢乐期待的、紧张害怕的、厌恶逃避的、热切拥抱的、平淡如水的……看着窗外的风景,他对旅途有了如创作般的体认,人生有很多面向,旅途是审视的过程。
2001《意象杂语系列》瓷板画 沈厉
根据创作的分期,沈厉在淄博的创作5年与景德镇创作的5年有连贯性,是对传统对童年记忆对当代都有挖掘与契合性表达,结合有三类创作,抽象绘画、童年记忆、当代装置:抽象绘画是本科陶瓷装饰的延续,内容有人体、细胞、大地、星空、音乐、流水等意象到后来愈加抽象,非西方的冷热抽象的分别,点、线、色的缠绕更像是思维的游弋;另一类则偏陶瓷雕塑,关于儿时回忆的当代表达,有淄博创作的《零年代系列》《兔行星系列》与景德镇创作的《迷藏系列》《旧园系列》,儿时河边水泥管道的游戏、墙角的撒尿、笼中露出的兔耳朵都成为创作与想象的起点,沈厉通过记忆开始反观时代。
当儿时的经验远去我们无忧无虑肆意游戏自由幻想的能力也是否远去,这是他要追问的,这些系列里面也融入了船、塔、河流、星球的意象,这里面有沈厉的记忆也有传统的影子,且传统的内容越来越多,在2004年获全国美展优秀奖《一册山水》的装置也是这样,有家具、玻璃、山石、镜子的组合。很明显,沈厉不仅思考时代,也尝试将自我生活的江南记忆与对传统的思考相融合。这是当代中国的又一大议题:基于时代,如何面对传统与我们的记忆。
2004《零年代系列》沈厉
2004《兔行星系列》 沈厉
2007 《迷藏系列》 沈厉
2008《旧园系列》沈厉
2004《一册山水》 全国美展优秀奖 沈厉
浅浅的佛性
从2005年到现在沈厉一直在景德镇创作,已是老资格的“景漂”,创作生活奔忙于北京与景德镇,经历孩子的出生与母亲的离世,30到40多岁的年纪,世界还在极速快进着,他的人生也正在蜕变,不用随时代波澜壮阔,只是在时间中,在母亲的病房里在景德镇的工作室在家庭的厨房在南下硬卧的火车上便能有所感悟,这感悟可称之为“浅浅的佛性”。
最早的佛性的体验,来自于奶奶与母亲,奶奶有朴素的佛教信仰会去庙里烧香拜佛,母亲不信宗教,但在生活里却有大爱、包容与慈悲,在40岁的年纪因医疗事故感染病毒,知将长期病弱且难以长寿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命运不公,依然正常生活相夫教子奉献自己,但这对那时的沈厉是不可接受的,母亲离世后他开始亲近佛学,会诵经,也会静坐冥想,基本成为日课,且慢慢的戒烟与吃素,沈厉说并不是“戒”,只是觉得自己并不需要那些欲望的满足。他很少去寺庙或也未去过佛学班,他把佛的学习更多地理解为内心的自解。
2010年后,沈厉的创作继续沿着记忆与对传统的理解行走,并慢慢融入自己习佛的体验,作品变得更加纯粹,变得中式、凝练、轻语,按创作年份试做分析:
2011《若水三千》 沈厉
《若水三千》有影像与装置两部分,佛像与罐子沉浮相生,沉没升起相互转化,水波荡漾,罐子隐喻众生,它在河中飘流远去。但好像沈厉想说的不是具体的物,不是佛像、众生或是罐子在天地间的浮沉漂流,重要的似是变幻、浮沉与漂流,就像中元节河上的莲灯,重要的不是莲灯,而是借漂流的烛光予以情感的寄托与沟通。
2011《有岸在彼·梅》沈厉
2011《有岸在彼·松 》沈厉
2011《有岸在彼-汉俑》沈厉
2011《有岸在彼局部》沈厉
2011《有岸在彼》局部沈厉
《有岸在彼》的表达也有类似,有山水、树、古俑的意象,且有以实向虚的变化,有陶瓷、玻璃、亚克力材料的不同,古俑为汉俑,千人一面,多为模制,沈厉将它多样化的“装饰”,局部肢体、穿刺捏塑、生花长树,千面一面而装饰不同,也似是大学前的躯体模型装置的再转换,但这里更有了精致、脆弱、虚实的表达,更微妙更有深度。沈厉依然在隐喻我们当下的生活,看似远离,却有深切的生活体验在。
2012《牡丹亭-游园语物系列》装置-扇 沈厉
2012《牡丹亭-游园语物系列》装置
2012《牡丹亭-游园语物系列》装置-石
色块与透叠的影子
《游园物语》对“虚实”做了更深入的表达,如现代版的“游园惊梦”,瓷灯白光、瓷山的盆景、敞开的折扇……看到扇中跃出的鱼会有时间静止之感, 另外瓷山有斑驳色块的着墨,似是山水的影子,且观看时会有模糊,不知是灯光带来的“真影子”还是画上去的“假影子”,光色婆娑幻化……瓷的冰冷也让作品更具超现实的幻力感,确如“惊梦”。
2013《河兮南山系列之一》沈厉
2015《河兮-南山系列之二》沈厉
《河兮南山》对“影”的描述更加纯粹,将平面的抽象山水与立体的山石相透叠,色块与影子虚虚实实,如光影在空间里穿行,像古代山水画重重叠叠的呼应着,既遥远又飘渺,山水光影也呼应着瓷的语言——寒彻、干净、纯粹, 似是从两宋的山水画中走来。沈厉的“有所持”也在此时展现出来,开始展现出一种“智性”来,不在实处纠缠,不在物上执念,重要的是表达光影的感觉,看久了这光影色块像是投在你的心里一般。被感染,被沁润。
2021《烈日之下系列》沈厉
沈厉作品——《烈日之下》系列之一
沈厉作品——《烈日之下》系列局部
《烈日之下》是近几年来的沉潜之作,有时代的痕迹与情绪注入,不是《河兮南山》那样的不入尘埃。继续顺着物的感觉更加深入,有材质本身的纯粹性,观看的纯粹性以及内心的清澈与深情。作品中,瓷土因高温而形成的各式的偶然裂隙成为一种语言,物料的废铁、瓷石、水泥残块、沥青、铝板、色料都在强烈的展示着它们的属性,熏烧、手痕、打磨让作品留有时间积累的暗示,球、圆环、碎屑、方形、长棍、三角体……好像它们都是不经意间完成的,不带有任何的强意而为,一切都是不执于物,而一切又是自明的,物如人一样是可以自由的,甚至人要依靠物来获得自由之感。如水面轻轻的划过,有思维的游弋,依然是静持的,不悲不喜
沈厉
虚者,大丘也
沈厉的作品看久了,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作品,会有材质感与形式感所共振产生的“虚”的感觉,然而虚的本意是“墟”为大山大丘,这也与沈厉的所常描绘的山的意象相呼应,他的作品一直是介于虚实之间的,这与他成长的区域变化与大学时的学习都是有关联的。从关于躯体死亡想象性的装置开始,到大学后的抽象绘画、孩童记忆的雕塑,到2010年的山水游园等系列,都有这种由实入虚的线索,如星空、记忆、旅途、水流、光影等虚质内容的表达,甚至有对“观看”“想象”本身的揭示。
另一方面他的作品的隐喻与心理暗示都有合适的自持,揭示并不明显,只是材料质感与自我灵性的闪现相融合,如他的《烈日之下》,像是他心中“山”的意象的崩裂,熏烧的、裂痕的,深蓝、白与银的、三角、圆球、平板……通过不着痕迹的搭配与偶然的铺排,会有自我心理活动捕捉的显现,也像是冥想观呼吸时内心与念想的闪现,它是散乱的,脱离了主体,是物与心相游离,崩裂与静持皆有之。
沈厉的作品让我想到明人李贽《焚书》的“童心” 说,言“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沈厉好似有这样的觉知与表达,他像是在构建一个干净纯真的世界,光影在那一刻是照见心灵的。他有欲望、情感、思维与内心的体察,在他看来人生不必大起大落,平凡便有所悟,人各有佛性。倒不是攀附智慧之学玄奥之理,只是在沈厉的作品中是真切可以体会到这种所在。沈厉于现实也是在真切的践行着,要有悲悯之心与敬畏之心,生活之欲有时未必克服,只是要觉察它不被它带走,人要有有自持的能量,自持为不落实处,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沈厉在上虞青
不同的形态:长棍、山形、颗粒、粉末、长板、三角、圆球、圆柱
不同的泥土、材质、色彩(试烧样片)
不同的成形手法:刮削、揉捻、敲打、抛光、手捏、泥板、自然下坠皆有之
不同的烧成与展示手法:素烧、熏烧、炸裂、修补、自然龟裂、喷漆、综合材料
烈日之下
《烈日之下》系列之一
《烈日之下》系列之三
《烈日之下》系列之四
《烈日之下》系列之五
《烈日之下》系列之六
《烈日之下》系列之七
《烈日之下》系列之八
烈日之下系列之俯视全景及局部;尺寸可变;材质:瓷,陶,角铁,沥青,铝板;烧成温度:1240,1100,780;创作年代:2021
艺术家简历
2001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2001—2004年 任教于上海商学院艺术学院
2006年至今专注于陶瓷艺术创作
展览
2011年 上海台湾陶艺后援会“七月流火一月雪—2011年七月流火陶艺社作品展”
2011年 北京“RDLF”艺术空间“罐容万象—七月流火陶艺作品展”
2011年 广东岭南美术馆“国际陶艺嘉年华作品展”
2012年 浙江美术馆“第八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2012年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陶瓷艺术作品双年展”
2012年 北京奥加美术馆“第三届中法当代艺术交流展”
2012年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手语·泥容—2012年七月流火陶艺社作品展”
2012年 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
2013年 江苏南通一八九五文化创意产业园“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
2013年 北京国家大剧院“瓷·戏-人生的禅意”二人联展
2014年 北京今日美术馆“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
2014年 爱尔兰都柏林博物馆“超越时空,中国—爱尔兰,15人陶艺作品展”
2014年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陶艺作品展”
2016年 北京中国美术馆“第二届中国当代陶艺大展”
2016年 北京筑中美术馆“首届当代陶艺双年展”
2018年 丹麦哥本哈根“设计中国•丹麦特展”
获奖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13年“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展—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金奖
2018年 丹麦哥本哈根“设计中国•丹麦特展”三等奖
现代国际
陶艺中心
中外交流之窗
世界青瓷之源
上虞青
网址:www.shangyuceladon.com
电话:0086-575-82973910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江西路617号
艺术|陶瓷|文化|>>>|研究|创作|交流
白明老师在上虞青陶艺中心和外国陶艺家交流
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座落于素有“青瓷之源”美誉的上虞,由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共建,系中国第一个专门服务于中外陶艺家和艺术家自由创作与交流的公益性学术机构,由绍兴市上虞区龙盛青瓷文化发展基金提供支持。中国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清华美院陶艺系主任白明教授主持中心工作,每年邀请中外知名艺术家入驻研究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