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敕勒川文化 公众号
陈新
本期《书画同源》栏目登载汤立老师《笔墨三章》,现在谈一下书法的墨法。
书法的墨法是书家在载体(包括纸、丝帛、竹木等)上结合笔法,运用书写工具的疾缓、浮沉、虚实、厚薄和水分的多寡形成的墨的变化形式。书法的墨法是书法技巧的重要表现形式。清包世臣说:“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矣。”书法临习到一定水平,如果不重视墨法,书法形式板滞、单调,缺少变化,就会影响书法的审美。
墨的生产工艺成熟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存书论中,南朝宋齐时期书法家王僧虔《笔意赞》中有:“浆深色浓,万毫齐力。”这是对书法墨法最早的阐述。唐代人开始关注书法的墨法。欧阳询《八诀》云:“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这里谈的是用墨的浓淡对书法神采和行笔的影响。孙过庭《书谱》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强调书法作品中墨色的润燥相生、浓淡转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二维美学追求。从些书论看,唐以前的书法墨法停留在基础和探索阶段。
宋以降,由于制墨工艺的日益完善,宋代人相当重视书法用墨和书法墨法。苏轼对用墨十分讲究。苏轼《仇池笔记》说:“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
中国书法史上三大行书作品,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用墨均较浓重和厚实。但宋代开始,很多人强调淡墨的别样风采和清雅出俗。“淡妆浓抹总相宜”,用墨的浓淡、轻重、厚薄主要看书家的书写习惯和审美偏好。《宣和书谱》载王安石擅长以淡墨书写:“凡作字,率多淡墨疾书,初未尝略经意,惟达其辞而已。”
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专列“用墨”章,可见对书法墨法的重视程度。如“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取运动;劲则刚而有力,圆则妍美”。这些书法墨法具有相当的审美要求和高度,深入到了书法墨法的细微之处。元代赵孟頫在书法用墨上既有淡墨,也有浓墨,使书法作品更有纵深感和对比性,雅致脱俗,变化多样,加强了书法墨法的艺术表现力。
书法墨法集大成者是明末董其昌。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字之巧在用笔,尤在用墨。”把书法墨法提高到笔法之上的尊崇地位。董其昌不仅对墨法有很多心得高论,而且在书法实践中躬身力行。比如“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肥则大恶道矣”。董其昌在书法中尤喜淡墨。他的南北宗说的论据绘画在用墨方面多涉淡墨清色。南北宗说虽然讨论的是绘画,但在书法墨法方面一脉相通,知行合一。
“涨墨”也是一种书法墨法形式。书法墨法“涨墨”的萌芽、发展与纸张的改良和多样化有关。明代以前,书家书写多用半熟纸或熟纸。明代中期,很多书家开始大量使用生纸写字。相对于绫绢和熟纸,宣纸生纸对于水墨敏感,洇湿时间更为短促,渗透力和吸墨性更强,增加了书法墨法的层次性和过渡缓冲。晚明王铎的“涨墨”受明代中期大写意画中“涨墨”的启发,将画法引入书法。“涨墨”在宋人、元人的书法作品中时有发生,可能出于偶然,被认为是瑕疵。比如宋米芾作品有不多的“涨墨”现象,但王铎主动和特意为之,丰富和创新了书法墨法形式,开一代书法风气之先。
清人对书法墨法的研究和实践更加深入和细化。如梁巘《评书帖》说:“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生纸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言及在书写过程中,字的大小与墨法的关系。梁同书说:“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这里要求用笔要软,笔头要长,蘸墨需要饱满,书写需要快疾。从梁同书的书法作品也可看到他喜欢使用长毫,且用墨饱满,黝黑光亮,不仅行草书,即使楷书和隶书,也可以看出梁同书书法行笔相当迅快舒畅。
书法的物质基础是墨,笔为工具,纸为载体,“笔纸墨,书法之助也”。书法的笔法与墨法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墨法依托笔法来完成和铺陈。书法墨法的发展大抵如是。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图片 均来自 敕勒川文化 公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论不代表天逸出品立场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