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最近我部门又有两个年轻人递交了辞呈。" 某央企人力资源部老王眉头紧锁,手里正翻看着今年的离职统计表。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批选择离职的95后员工了。
在很多人眼中,央企就是一个巨大的"避风港" :高福利、稳定性强、社会地位高。可如今,这个曾经令无数人挤破头也要进入的"金饭碗",却让年轻人纷纷选择"提桶跑路"。
有人说这届年轻人"不懂吃苦",有人说是"眼高手低"。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且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满怀理想的年轻人选择了转身离开。
从数据看,这场"离职潮"并非空穴来风。 某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023年央国企35岁以下员工的离职率同比上升了15%,其中95后员工占比高达40%。而这个趋势在2024年不减反增。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年轻人集体"用脚投票"?
第一重门槛:努力,但看不到希望
"我刚入职时,恨不得24小时泡在办公室。"一位某央企金融部门的员工自嘲道,"可三年下来,我发现再卷的鱼,也逃不过被蒸熟的命运。"
现实情况是,在层层管理架构下,大多数基层员工的努力往往被"稀释"得所剩无几。一份精心准备的方案,可能要经过七八个部门的审批;一个创新想法,也许在"集体会签"中被改得面目全非。
更要命的是,当你满怀热情地加班加点,领导却说:"工作效率太低,连个简单的事都要搞这么久。"这种价值观的错位,足以浇灭任何人的工作热情。
第二重打击:降本增效,从员工开始
2024年伊始,各大央国企纷纷开启新一轮"降本增效"行动。表面上看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实际上最先"被降本"的就是普通员工的福利待遇。
"去年取消了免费班车,今年连厕所纸都要自己带了。"一位国企职工无奈地说。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单位甚至把"节约办公用品"写入了员工考核指标。
福利一降再降,工作量却在暴增。"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工资只有一个人的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第三重困局:关系网,年轻人的噩梦
在央国企,"能力"和"资历"这对矛盾体中,后者往往更胜一筹。有些岗位,不是你干得好就能上,而是你"熬"得够久才能坐。
更让年轻人寒心的是"空降兵"现象。你辛辛苦苦做出的成绩,最后可能被空降来的"关系户"一锅端走。这种明显的不公平待遇,正在消磨年轻人的最后一丝期待。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央国企的管理体系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渴望快速的反馈、清晰的晋升通道和充分的自主权。而体制内的"老规矩",却像一堵无形的墙,把这些诉求通通挡在外面。
有人说年轻人太浮躁,太不能吃苦。但请扪心自问:在一个努力得不到正当回报、创新常常被压制、公平难以得到保障的环境里,谁还能保持最初的热情?
其实,央国企的年轻人并非不懂坚持,只是选择了更理性的"见好就收"。
正如一位已经离职的95后所说:"比起终身困在一个看不到希望的系统里,现在的我宁愿选择一个充满未知的起点。"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对于还在央国企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最重要的不是纠结"走还是留",而是要看清自己要什么。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树,有人天生就是要当风。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