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后,生命就不再生长了吗?
不是的。
我们的生命,会在新生命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再次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
从初为人父人母的懵懂与惊喜,到孩子逐渐长大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在不断地重塑自己。
今天,一起跟着知名教育佳作《父母的觉醒》感受为人父母的觉醒时刻。
新角色的觉醒
旧模式的蜕变
还记得看见孩子第一眼的心情吗?
许多父母,会在抱住新生儿的那一刻,于心底暗下誓言:把世间一切美好都给予孩子,不再让孩子重蹈自己儿时遗憾覆辙。
然而,这看似充满爱意的想法,却恰恰是我们尚未觉醒的表现。
对每个孩子的个体需求,我们往往不能满足。相反,我们偏向于将自己的主张和期望投射在他们身上。
——《父母的觉醒》
初为父母时,我们往往带着未解决的童年问题和固有观念对待新生儿。我们倾向于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甚至是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工具。
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我们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忽略孩子的独特性。
然而,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真正的觉醒,在于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超越自己的过往经历和固有观念,以一种全新的、尊重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成长。
在这一认知的驱使下,我们会开始真正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在爱与理解中自由成长。
教育理念的觉醒
不再焦虑地“灌输”
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将外界视为充满危险的丛林,把孩子紧紧护在身后,不敢让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父母通过不停地向孩子灌输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来避免孩子“接触危险”。
这种“焦虑”的爱,其实也是没有觉醒的表现。
为了发现自我,幼儿会遭遇许多障碍。然而,他们要面对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我们(父母)不现实的期望。
——《父母的觉醒》
当父母急于将各种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时,目光往往聚焦于孩子的外在成长,而忽视了他们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需求。
实际上,在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孩子更渴望得到的是无尽的爱、充足的安全感以及自由探索世界的权利,这些是他们心灵成长的养分,更是构建他们健全人格的基石。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便会开始顺应孩子天性,鼓励他们按自己节奏去认识世界,而不是用“人为过滤的认知”来帮孩子“走捷径”。
放手与信任的觉醒
不再“包办一切”
“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在孩子的青春期,为了孩子可以安心上学,殷切地为孩子“包办一切”,这种“万事有我,你别管”的心理,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参与权。
父母需要对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信任与接纳,尊重他们的隐私与空间。
当孩子经历迷茫与痛苦时,我们的任务是陪伴他们,帮助他们缓解苦闷、坚定希望,但不干涉或修正他们的生活。
——《父母的觉醒》
长期将孩子置于家庭事务之外,将孩子的天地“圈禁”在学习之中,不允许孩子进行其他选择与尝试,会让孩子的主动性变得越来越弱。
当我们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认识到孩子犯错的过程,恰恰是成长的机会,觉醒便开始了。
这时,父母会从控制者变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学会自我管理,最终引导孩子成为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人。
从仔细的全面照顾、悉心的指导与陪伴,到放手孩子自由成长。
从托举孩子的英雄,变成孩子身后的港湾……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父母逐渐觉醒的过程,也是父母渐渐退居幕后的过程。
不过,即使角色的“戏份”慢慢变少,爱与关怀却不曾停止,就像中信保诚「臻享惠康」,从胎儿到少儿、从成年到老年,始终能给予家人安心守侯。
孩子将到人世
便为TA准备好安心保障,让爱不留遗憾
三大少儿特色责任
以爱与守护,托举孩子的探索与前行
五大基本责任
多重保障,爱不曾缺席
三大老年特色责任
为未来加固保障,让爱不惧时光
从新生命诞生时的懵懂,到随着孩子成长不断反思与调整,从最初带有自我投射的本能之爱,逐渐转化为尊重、包容、信任的深沉之爱。为人父母,并非照着自己的模板与认知,重新养育一个自己,而是与孩子携手在爱的旅途里重新长大一遍,彼此都成为更好的自我。
往期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