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成科研大牛,有人却从未上桌,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

学术   2024-11-24 12:00   北京  

很多科研er在搞研究的过程中,都免不了会发出“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啊?!”这种感叹或疑惑。

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这是一个大命题。

俗话说得好“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同理,不同身份的人站在不同出发角度对这个命题也会有各自的解读。

在知乎的一个热榜话题“如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里给了我们各种不同的声音。

@ 本格鸽

读博期间,身边有科研大牛,也有挣扎了七八年黯然退学者。工作后,也经常有学生来问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根据观察,总结了以下几条,窃以为基本能判断这个学生今后在科研路上是否顺利。

首先要明确,做科研和智商关系不大。只要能考上本科,智商都不会太差,都已经满足了博士毕业的智力门槛。科研要求的不是“智商”,而是一个健全、成熟、强壮的“心智”。健全成熟强壮的心智=自制力+抗压力+能动性

一、自制力

这是做科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以学术为生,意味着没有任何上级有权强制你工作,也没有任何硬性时间表来约束你。你的一切行动完全靠你自己的意志进行规划和执行。

博士毕业,最低要求日均5小时的工作量,这是指排除发呆刷网页之外的高度投入的纯工作量。一个(能进入211以上学校工作的)优秀博士,则要求日均8小时以上的工作量。而要拿到高校终身教职,基本要维持日均8小时的工作状态至少6-10年。

博士还要执行严苛的时间管理,在繁忙的工作中,作息规律,坚持锻炼,保持身体强壮。很多博士读不下来的原因是身体先垮掉了。

工作后,更是要处理家庭、学校、科研的好几摊子事,在一堆杂事中挤出充足的科研时间。这需要极为强大的自制力和执行力。

所以自制力是科研最基本的要求。那种看半小时书就忍不住刷微信、朋友一叫就忍不住出去玩、想减肥却忍不住狂吃垃圾食品、想锻炼又懒得去健身房的人,不适合做科研。

二、抗压力

做科研,“投稿-退稿”的循环、学术同行的批评是最基本的日常。

普通水平的博士生在起步期发一篇论文,平均要被退稿3-5次。要持续产出,每年可能有数篇文章在同时写作和投稿。也就是说,最糟糕的情况下,一个博士生有可能每年收十几封退稿信。

且每一篇论文投稿前,从idea状态开始,就要先经过导师、同门、学界同仁的一轮批判挑刺,再以工作论文的形态参加几次学术会议,面临同行们另几轮批判。每篇论文,发表状态和初稿状态都是面目全非。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革命的过程。

面对不断的退稿和同行批判,几乎每个年轻学者都无数次扪心自问,自己做的题目是否成立,这篇文章是否还要投出去,甚至,自己是否适合做学术。

很多优秀的学术苗子,博士读不下来,不是因为学术水平,而是因为心理崩溃。坚持下来的,一定有一个百毒不侵、甚至越挫越勇的内心。

那种被退两次稿就心灰意冷的,被同行批评几句就怀疑人生的,不适合读博。或者说,玻璃心不适合做学术。

三、能动性

学术,是一个创造性过程。没有人会手把手的教你解决问题。问题有待于你自己去发现,解决方案也要你自己去寻找。

而且,在现代学术界,要做好学术,要解决的不仅是学术问题,更要解决学术之外的层出不穷的技术性问题。这是持续、高速产出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青椒时刻保持充足的好奇心、行动力和主动性。面对难题,积极主动灵活的实验各种解决方案,而不是干坐等死或等高人拯救。

例如,合格的学术研究者,要快速、全面的获取各种最新文献和学界动态,这就要熟练的掌握搜索、管理信息和数据的技巧。

学术研究者还要持续学习新知识,要不断的吸收消化新的理论框架,甚至有时要自学各种统计、编程、外语……乃至文字图片排版技术。

学术研究者还要建立自己的学术人际网络,考虑如何主动进行同行交流,如何规划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

学术研究者还要统筹规划各种学术任务,考虑如何最高效的持续性投稿、如何申请课题经费支持科研。

以上工作,不是坐在书房实验室里闷头读书做实验就能完成的,而要求学者有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更为重要是的,极高的主动性。

因此,遇到难题就当伸手党,等着别人来救的;不到deadline不行动,不被导师催不行动的;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慢、理解困难的;缺乏规划性,随心所欲乱七八糟的;简而言之,缺乏能动性的,不适合做学术。

@ 立十
提名我师兄,也是领我入门的“师父”。
师兄是所里另一个老杰青大牛老板的爱徒,研一集中教学期间,就通过各种方式下载阅读了很多很多专业书籍(而且是很老的那种,以前的老书概念写的都很棒)
研二一回所,他老板让他在几个方向里面选一个,包括MOCVD,MBE,激光器工艺,激光器器件等等。他选了MBE,放着现成的可以生长高质量超晶格的设备没用,而是选择从头开始。
当时组里有一台闲置多年、且由于破窗效应一直以来被东拆西拆早已面目全非的老MBE,被他拖出来自己搭好,缺啥补啥,把几十根密密麻麻的线路重新接好排好,液氮管路重新搭上。各种小零件、小组件从各个地方淘出买回。硬生生的把一台狗都嫌的老破设备修缮完工,生长室最高真空度可以达到1E-10 torr,完全是一台可用的好设备了。
同时,在课题组内另辟蹊径,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把工位上的电脑和资料搬到实验室里,整了张桌子,就这么每天坐在实验室里 边盯着设备 边看文献搞学习。自己买来长焦显微镜搭好,把激光管装上 再换上紫外ccd,又愣是把一台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显微镜改成了精度5μm的激光直写…
他们组有一层楼的超净工艺间,他把里面所有的设备从原理到操作全部摸透了。在离子刻蚀设备坏了大家准备喊工程师来修的时候,他又自己一个人偷摸修好了…
由于他的研究方向特殊,所以自己动手设计改造了很多实验用具,包括设计了钼托的新夹具、玻纤线的转接头等等…现在我每次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都要感慨于师兄惊人的脑洞和更加惊人的执行力。

可惜的是,师兄博士毕业的那年,我才研二回所进组。但幸运的是,属于两个课题组本应毫无交集的我们,在老板们的安排下,我得以进入师兄的实验室并跟着他学习。
师兄为了教我,在所里多待了四个月,直到公司合同约定的最晚报道期限 才离开北京。在这期间,他带着我看过文献,长过材料,一起去溧阳参加全国MBE大会让我长见识,告诉我什么东西坏了应该怎么修…
他最常说的是:“凡事动手之前一定要在脑子里多想几遍,谋定而后动。
他就是这样,这么多年操作从来没出过任何问题。而我,在上手的第二天,就掉了一个钼托…
他教我的时候总说:“我会的你一定要全都会,我不会的你还要会,我会不遗余力把所有我知道的都告诉你”。虽然由于时间原因,还是有不少东西来不及传授给我,但是直到现在我有任何不会不懂的都会微信cue他。
师兄的脑子里总是有层出不穷的idea,而且经过自己的分析和筛选,总能找到“最软的柿子”。我想,这就是一个最适合科研的人吧。脑子里是创新,手上是技术,没有什么是他想做而做不到的。
@ guo tony
我的答案很简单:能把读paper当作娱乐的人才适合做科研
这样你就会发现,不用上班之余,你可以整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爽的是,居然还有人给钱。

@ 林沐沐
我和师兄在老板办公室同时挨骂,
我被骂哭了。
我师兄那叫一个痛心疾首、痛定思痛、撕心裂肺,
出门我眼泪还没干呢,师兄问我中午吃啥去...
@ LindgeWAI
1、有探索欲,会讲故事
2、有学术理想,对科研不抵触,不能有“paper无用论”的想法 (不是paper没用,可能是你写的没用)
3、看paper能联系实际,洞察力强,会举一反三 (科研敏感性或悟性)
4、有了idea,有能力判断创新性和可行性,并执行之
5、坐的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6、文字表达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强
7、数学功底好,英语水平不错
8、social能力好
9、自律自省,能自我管理,自我督促力好
10、基本身体素质好,心态稳定
11、跟对大佬

看完以上这些解读,相信你对这个命题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其实总结下来就是4点特质
首先,适合搞科研的人应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需要对一些未知命题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不断提出问题、探索答案。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日复一日从事科研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其次,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科研是基于知识的创新活动,要求从业者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能够准确把握研究前沿。同时,科研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读。
再者,适合搞科研的人还应具备大心脏。科研工作往往充满挑战和困难,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也免不了反复失败。只有具备足够的毅力和耐心,才能在科研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最后,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是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素质。科研活动往往需要多人合作,甚至免不了social,从业者要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协同工作,才能共同推动科研项目的进展。
·END·


编辑/排版:小宋
审核:康老师
本文内容来源:整理自知乎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做学术分享使用,若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xueshuguoji2000删除,万分感谢!

学术国际
做科研|申名校|发paper【专业科研研究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