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徽州堨坝成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你知道 “堨”字怎么读吗?

时事   2024-09-04 10:17   安徽  
9月3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会上公布了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黄山徽州堨坝成功入选。记者从安徽省水利厅获悉,黄山市徽州堨坝成为安徽省第三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另外两处分别为位于六安市舒城县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和位于淮南市寿县的芍陂(安丰塘)。
西溪南雷堨
徽州堨坝是徽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堨坝主体段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是以堨坝为核心工程,修建包括山塘、圳渠水口、水街、水井等构成顺应自然、精巧完善的水利灌溉工程体系。流域内,上游建有二坝水库和南北干渠,中下游有昌堨、条垅堨、雷堨、吕堨等四条水渠,秋坑、辽坑等两座小型水库,直接灌溉全镇中部和东部沿丰乐河两岸近万亩良田。
唐模水街
作为综合性水利工程,徽州堨坝具有“多级水源,高效互补、上塘下堨、塘堨并举、系统控流,村水共生、拦引蓄泄,立体防洪,循环生态,人水和谐,堨首制度”等独特建设管理体系。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将河水引入村庄,兼顾防洪、防火、生态、粮食加工等综合性功能,充分体现了徽州人民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是徽州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西溪南枫杨林
徽州堨坝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杰作,更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徽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目前,黄山市徽州区建有区级徽州堨坝灌溉工程遗产陈列馆、石桥水文化公园,作为灌溉遗产保护水文化展示、水情教育传播的重要基地。同时,投入1000余万元对水毁严重的吕堨、条垅堨等古灌溉工程按照修旧如旧,注入水文化历史肌理的模式,进行维修加固,让徽州堨坝在保护中传承和利用。

你知道“堨”字怎么读?
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读音为“è”,(还有ài和yè),有两种释义:一是堤坝(多用于地名),富堨(在安徽),堨头(在浙江);二是灌溉农田的水渠。
然而,在徽州方言中,“堨”不读“è”,有“huì”等多种读音,是地方文化特征词。作为因徽而生的地方化产物,“堨”不仅包含了堰、坝等内容,同时也是承载了徽文化的一种灌溉工程体系。
除去口口相传的读音之外,在徽州历代方志、村志及历史文献中,“堨”也屡见不鲜。
这种发音差异反映了汉语方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徽州话属于吴楚方言,因此“堨”在徽州话中的特定发音是该地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跨越千年的“堨”既有地域读音,也有文化象征。作为徽文化特征词的“堨”在历史的演变中,也不仅仅局限于一座堰坝。
今日黄山市,以姓氏命名、以村命名、以形命名,更有村落因堨得名。可见,“堨”文化已深入人心,早已融入地域的历史之中。
据歙县志记载,吕堨以吕湖为名,又以堨名村,改湖田为堨田。富堨为唐代沙溪凌氏创建,宋元以后,有汪姓者居富堨圳旁,因堨名村,故称富堨村。
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明代梯田古灌溉水系
有学者说,地名作为一个地域形象的重要标识,它的用字和读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一个地方文化的凝缩,可以代表一个地方经济的品牌,对扩大地域影响力具有无形的价值。
对于徽州堨坝的“堨”而言,一字发音背后是地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对先民智慧结晶的尊重。
何不去堨坝打个卡?
与水相伴千年,徽州堨坝至今挺立坚固。
近年来,徽州堨坝通过恢复丰乐河上一座座徽州堨坝古水运功能,将沿线的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灵动的玉带。
如今的雷堨、吕堨等一批古灌溉水利工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景拍照,成为网红打卡点,体现出灌溉遗产在传承保护中焕发出的新活力。
在徽州区西溪南村,徽州堨坝正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时代风采,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成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西溪南村盘活村内古民居、水利遗产等资源,打造具有徽州特色的文旅业态,一些古建筑经“修旧如旧”,变身民宿、酒吧、咖啡店、创意基地等,成为人们享受古村生活的好去处。
所以,到黄山去,不仅能看到堨坝这一代表先民智慧的水利工程,还能游览壮美黄山、带着浓郁时光“包浆”的徽派古民居,更能领略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来源:中安在线、光明日报
编辑:李志标
推荐阅读
合肥部分学校明确允许学生请假,已有学校停课
江苏副局长被举报与下属关系不正当,纪委回应
29元坐高铁免费吃40元盒饭?合肥也有一趟→
安徽一市家长呼吁:盼小学教室尽早安装空调

转载、勘误、福利、合作…加微信:envy0921
星标🌟“大皖新闻”
接收最新最热资讯

大皖新闻
追问真相 传递真情 探求真理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