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研究》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文摘   科学   2024-07-09 19:02   北京  

7月5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联合主办的“《新质生产力研究》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电子城国际电子总部举办。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作特邀报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副书记杨东起、经济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陈迈利、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副总裁杨红月致辞。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原主任申建军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侯云春作题为《数实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特邀报告

侯云春在题为《数实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特邀报告中指出,数实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一是新质生产力是由数字技术等新技术推动的生产力质变,但生产力能否成功质变为新质生产力,取决于其能否适应市场需求或创造新需求。数实融合方面的需求牵引数字技术供给,数字技术供给也反向创造数实融合需求。二是数实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最为突出的时代背景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数实融合通过整合各种新技术构建共享的数字平台,开放链接各位参与者,形成共享、共赢的生态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数据、技术、人才、资金等多种资源。三是数实融合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是弯道超车的新赛道。相较于美国,中国“1-N”技术来源、产业融合与应用场景丰富、数字产品原料和后端电力电网等具有优势;但也存在投入不足,数据数量少、质量低、流动性差、共享难,以及机制不活、堵点突出等不足。未来需要加强数实企业互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和试错,以及深化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

杨东起致辞

杨东起在致辞中表示,应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要义,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主力军,依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释放了明确信号,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主动适应新时代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北科院将持续牢记使命担当,继续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具有首都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提供科学思想、技术、方法,为积极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推动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申建军表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北科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高研中心”)发布新书《新质生产力研究》,旨在将研究成果系统化、理论化的呈现出来,期待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迈利在致辞中表示,新质生产力对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作为全国性经济类出版传媒,对于传播新质生产力理论及其最新的研究成果、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本次会议发布的新书《新质生产力研究》是截至目前我国新质生产力研究领域一本不可多得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战略又有战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颇具特色的学术专著。

杨红月在致辞中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予了生产力更多的时代特征、科技含量和创新内涵。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年度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也成为产业界、学术界、传媒界共同研究的热词。科技服务业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发展科技服务业,既是形势所迫,也是时代之需,更是主动出击。未来,电子城高科将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打造高精尖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贾品荣发布《新质生产力研究》

“北科学者”、北科院高研中心主任贾品荣研究员发布《新质生产力研究》新书。《新质生产力研究》从学理层面系列论述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关键要素、创新发展路径及战略趋势。新质生产力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度融入绿色化、打造数字核心及释放人才活力为关键要素。其不等同于科技创新,但其发展需要有创新的新兴产业带动。新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健康生产力、数据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的新增长点。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路径包括:整合式创新跃迁路径、开放式创新跃迁路径及颠覆式创新跃迁路径。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产业链与创新链等十对重要关系。同时,构建纳入八种能力的新质生产力能力体系,提出以十五大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戚湧教授在题为《发展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考》的报告中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新”在用好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与创新密不可分,具有无形资产、法律授权、双重性、专用权、地域性、时效性等特征。知识产权制度也为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不仅涉及营商环境问题,也涉及到引领技术创新问题;一手连着创新,一手连着市场;既是创新成果保护,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起到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发展环境、拓展合作空间等作用。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张瑾研究员在题为《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人口多、经济体量大等特点,激发数据要素活力将带来产业链级别的经济增长。第一,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能够降低不确定性。数据是对事实的记录和描述,通过数据分析还原成信息,进而形成知识、产生智慧,最终形成洞察世界的能力,即对经济社会活动的不确定性进行确定性的把握。第二,数据要素进入生产过程,通过作用于劳动者、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发挥优化其他要素配置的作用。为了应对数据供给不足、数商平台搭建进度缓慢等问题,应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同时加快数据要素化、资产化,最终实现供的出、流的动、用的好。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总编辑刘典在题为《全球竞争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挑战与未来影响》的报告中指出,为应对全球国际形势动荡、国际技术封锁等挑战,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重要趋势:一是世界发展从增量逻辑转向存量逻辑;二是面对全球竞争加剧,中国的固有优势受到新兴市场国家的挑战;三是全球性全要素生产率未显著提升。总结而言,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构建新型战略能力的关键支撑,也将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产力革命。

北科院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副所长李诚在闭幕辞中表示,北科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将继续依托科技创新驱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研究,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扩大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和影响力,积极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北科院机关处室、内设机构的领导和智库研究人员,电子城高科技集团科研人员,首都新闻单位等60多人参会。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闻”报道了《新质生产力研究》,《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首都新闻单位第一时间报道了研讨会。

(高研中心/文 科学传播中心/图)

END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开放办院”发展战略,秉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巩固提升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四个优势领域,持续强化科技智库、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前瞻布局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四个研发方向,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科技力量,高精尖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国际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实施力量,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如果你对北京科技、科普的

“大事小情”感兴趣,

就一定不要错过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