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腾冲市林业和草原局传来好消息,包含广西火桐、滇桐、朱红大杜鹃等在内的一批极小物种种群在腾冲市沙坝国有林场回归培育试验成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适宜地区的人行道和绿化景观中将能看到它们更多的身影,广西火桐、朱红大杜鹃花开似海的景象将更多呈现在世人面前。
入冬以来,气温下降。腾冲市沙坝国有林场党支部书记张仁斌和技术员再次来到位于梁河县平山乡邦朗村的广西火桐和滇桐回归实验地,查看广西火桐和滇桐生长情况。 张仁斌介绍说:“7月份,我们在这里共种植了广西火桐100株、滇桐100株,到现在已经有4个月了,长势很好。这里的海拔、气候,还有土壤都适应回归实验的需要,实验很成功,从这两个品种来看成活率是100%,现在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除了在梁河平山有这样的回归实验地外,在腾冲荷花尖山、芒棒坪地、陡山林区以及临沧永德县等地都建有广西火桐、滇桐、朱红大杜鹃的回归实验地。据了解,广西火桐为中国特有种,资源稀少,种群数量少,分布区极为狭窄,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已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十四五”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建设方案》中的重点物种之一。滇桐,椴树科,落叶乔木,系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国家确定的重点保护和挽救的濒危植物之一。为中国西南特有种,也是滇桐属这一寡种属的主要树种之一,在区系地理研究和选育珍贵树种应用中均有重要价值。朱红大杜鹃属于杜鹃花属、朱红大杜鹃亚组的唯一物种。1924年由Forrest发表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数十年。在2013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以及2017年发布的《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中,朱红大杜鹃均被评为极度濒危。朱红大杜鹃目前野外仅知残存2个居群,不足500株,属于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亟需开展其濒危机制和抢救性保护方面的工作。据介绍,广西火桐、朱红大杜鹃、滇桐在腾冲境内的新华、团田、芒棒、猴桥等乡镇均有分布。近年来,腾冲市林草部门在相继完成了广西火桐、朱红大杜鹃、滇桐野外资源普查和生存现状评估,研究探寻其野外种群濒危原因后,逐步攻克了火桐、朱红大杜鹃、滇桐繁殖技术大关。
张仁斌说:“我们腾冲发现了这些物种后,从2019年就开始进行采种工作,朱红大杜鹃是到猴桥采种;广西火桐主要是在新华、团田去采种;滇桐是在芒棒采种。采种回来以后就进行种子的处理,在12月份下地育苗。”为此,沙坝林场在林场育苗基地建成了几个大棚,专门用于极小物种育苗,并选派了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技术员专门负责极小物种的育苗工作,通过5年时间的研究摸索和实验,技术人员基本掌握了这些极小物种的生长特性。
腾冲市沙坝国有林场育苗基地负责人董家晓如数家珍地说道:“火桐是反季节落叶,4月份开始落叶,到5、6月份就要施肥、打药。滇桐是正常的季节落叶,病虫害也不大,正常管理就可以。朱红大杜鹃有一个嫩梢,小虫爱吃,要及时打杀虫剂。通过5年来的培育,掌握了这几种树的生长特性。”
如今,腾冲技术人员攻克了火桐、朱红大杜鹃、滇桐等繁殖技术难关,人工繁育广西火桐、滇桐、朱红大杜鹃种苗15000株左右。走进育苗基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三种种苗也是枝繁叶茂。今年7月开始,林场开始在多地进行的极小物种野外回归实验并获得成功。张仁斌说:“试验成功,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积累了经验,也为更好地培育保护这些极小物种种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广西火桐、朱红大杜鹃、滇桐等极小种群苗木培育、扩繁、物种保护回归培育试验的成功,将解决极小种群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或自身因素和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呈现出种群退化和数量持续减少,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而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物种的局面。
记者 | 李盛中、赵雄、杨红钦、张庆留 (通讯员)
编排 | 武晓露
值班编辑 | 官智钦
初审 | 申美玲、陈婧怡、杨光洁
复审 | 沈祥贵 终审 | 杨先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