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敖村位于县境中西部,三板溪电站大坝南端山顶上,距县城30公里,距平略镇政府驻地11公里。村寨坐落在高山盆坝间,四周丘峦箍抱,房舍环坝而列,一条小溪自东而西穿寨而流,至寨脚跌入三板溪电站水库,形成数十丈高的飞瀑。平敖地势雄壮险要,南边海拔965米的满天星大山,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锁口山,北面是清水江陡岸,西面是险峻非常的关山口,南面是延绵群山。国家重点水电建设项目三板溪水电站大坝即筑建在村脚,180米高的大坝将一泓碧波托至山腰,使平敖这个高山苗寨变得无比壮丽。在村东边的山头上,可以饱览三板溪水电站的雄伟壮阔景色。平敖是清水江畔历史悠久的苗寨之一。宋代即有人居住。在清代康熙之前,平敖未属官府管辖,“不沾王化”。清康熙三十六年(即1697年)先民姜明楼、姜爱楼等率众向黎平府“输粮入籍”,被“纳入”国家版图。清咸丰以后至清末,平敖为中营“四大主力”之一。民国前期属彰化乡,后期属平略乡。1953年属彰化乡,1992年撤彰化乡后改属平略镇。平敖村现辖平敖、姜应、七桶山、姜家4个自然寨,村民均为苗族。有姜、付、杨3姓,姜姓占总人口75%。全村辖区总面积25689亩,其中有林地19095亩,稻田571亩,早地109亩。山多田少,粮食历来不能自给,过去需“锄坡以为活命”。清代康熙以后,平敖村人积极投入林业生产和木材贸易活动,因而深受木商文化的影响。因山场广袤,在清代中期曾大量招收湖南、天柱县等地的贫苦农民来佃山造林,所以产生了大量的契约等文书。这些契约文书,是村民经营管理山场林木的重要凭据,是这里人们进行自我管理的“习惯法”。这种“习惯法”涉及村寨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平敖人形成了重诺、包容、热情、谦逊的品格,整个村寨长期以来都一派和谐。清中期村人在寨脚水口垒建山丘,栽蓄树木,借以阻滞直泻清江的村溪,留住神气。寨中建有南岳庙,民国前期寨脚建有凉亭。现凉亭边排立有古碑8块。最早一块记述清康熙三十六年(即1697年)村民姜明楼等向黎平府输粮入籍的史事,颇有研究价值。姜玉顺是平敖走出去的第一人。清咸丰、同治年间他先后追随胡林翼、多隆阿至湖北和西北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官至副将、总兵。他死后,其女儿遵遗嘱将在武汉的房地产捐给贵州同乡会办学馆。
来源:锦屏文化丛书之《锦屏概览》
统筹:吴育基
监制:龙柳仙 王瑞燕
主播:王秋平
编辑:黄五柳 阮文静
封面设计:舒宝
投稿邮箱:jpxwzx@163.com【《杉乡夜读》栏目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