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依托数字赋能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主要通过网络链接效应、成本下降效应、价值创造效应、价值链治理效应及贸易规则效应等五个方面的机制而发挥作用,并且在实现路径上,需要走产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产业服务化和产业绿色化等中高端发展路径。必须指出的是,技术本身所产生的上述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对于所有国家和地区而言是普遍存在和成立的,而全球价值链攀升本质上是各国分工地位的相对变化,因此,上述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对于特定国家或地区而言,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目前,中国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既有优势也有不足,要依托数字赋能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需要抢抓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大数字技术工程项目攻关、构建开源式数字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继续锻长板,加快补短板,在国际竞争中构筑先发优势。
作者简介 张二震,南通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戴翔,博士,南京审计大学政治与经济研究院教授。
摘要 数字劳动作为科学技术和数字资本把持下的新型劳动模式,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仍然没有摆脱劳动异化问题,资本的增殖逻辑并未改变,数字劳动者遭受着更为隐蔽和深刻的剥削。由此,有必要结合现实分析数字劳动异化现象,以探求并反思其异化本质,并以此对数字劳动的发展进行合理展望,探索新型劳动伦理规范,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劳动秩序,寻求数字劳动异化的积极扬弃与解放,以实现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贾淑品,法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邬瑞钰,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后 2022年7月2日,《阅江学刊》编辑部举办“数字经济与中国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张二震、徐康宁、钟昌标、戚聿东、蔡跃洲等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围绕数字经济对经管学科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数字经济的优势与短板、数字经济对国际分工格局和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数字经济对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影响等议题展开探讨。会后,编辑部将各位专家的发言整理成文,经润色完善后以笔谈形式刊登在本刊第5期。近期经本刊公众号连续推送,产生了较为理想的学术传播效果,对于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彰显了本刊的策划意识,提升了《经济观察》栏目的影响力。
当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的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陷入“长期停滞”状态的风险增加,引发世界各国的广泛担忧。反观中国,尽管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但是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22年,中国GDP将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数字经济功不可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放眼未来和全球,数字经济将在推动人类步入新发展阶段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值得对数字经济展开广泛、深入和持续的探讨。
今后,《阅江学刊》将继续凝聚更广泛的学术共同体,联合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业界领袖,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焦点、难点话题开展学术讨论,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更多的原创观点。
摘要 数字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很多学科在基础理论方面将面临挑战。本文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数字经济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新变化;第二,数字经济给经济学理论带来的新挑战;第三,数字经济背景下可能的经济学理论创新。经济学界应该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学术发展机遇,深入推进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学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 钟昌标,经济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企业的崛起,正在重构着世界经济版图。数字经济在企业形态、驱动规律、关键要素、收益成本习性、盈利模式、成长路径、竞争属性等众多方面都呈现出与工业经济截然不同的新特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传统企业的不二选择,这就要求企业从战略、目标、产权、治理、研发、生产、商业模式、组织结构、企业竞争、战略竞争、供应链、物流、产品开发、定价、渠道、促销等各个方面做好企业管理的适应性转变。立足这些前沿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有助于谱写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新篇章。
作者简介 戚聿东,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世界主要国家已实施了数字经济和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数字经济重塑产业格局,数字产业正在成为第四产业,改变了传统三大产业的格局。数字教育经济形态包括数字教育产业、教育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教育治理和教育数据价值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产业化催生数字教育产业生态链,并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力量。数字教育产业生态链需要数字教育产业系统各要素高效配合,并发挥协同效应。尽管数字教育产业政策日趋完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但是仍存在治理难度大、未能较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不规范、产品同质化严重、泄露个人隐私与危害数据安全、研究较为薄弱等六大现实困境。必须优先发展数字教育产业,加强监管与治理,实现数字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数字教育行业自律,加强数字教育产品的教育属性和公益属性,提升数字教育产品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超前谋划数字教育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 王运武,教育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藤藤,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全面认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对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地区和城乡间发展差距、缩小人群间收入差距三个途径助力共同富裕;但是,也可能因数字鸿沟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匹配而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以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发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还应着力缩小地区和城乡间、企业间、人群间的数字鸿沟,协调收入分配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分配公平。展望未来,应继续深化数字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探讨重要数据难以获取、准确性较差等问题的解决机制。
作者简介 艾小青,经济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洪桥,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数字经济的兴起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契机。基于2003—2020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溢出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抑制区域发展差距,空间溢出在数字经济影响区域发展差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传导作用。我国应该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作者简介 钟文,经济学博士,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郑明贵,经济学博士,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钟昌标,经济学博士,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
摘 要 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对“元”的翻译具有超越和形而上的意涵。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趋势冲突之际,中国要获得元宇宙产业的未来定义权即元宇宙权。数字时代的基础技术囊括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及其显示技术等,其创造出的虚拟世界既依托于现实社会,与现实更深度融合,有望达到互促互补、合二为一的效果,又有超越现实的可能性。在中国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元宇宙在产业领域将结合中国的链长制重塑产业链,打造健壮有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将随之发生革命性改变。争取元宇宙权是定义下一代互联网和产业的关键机会,也是中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和建立科技未来定义权的历史机遇。
作者简介 林天强,艺术学博士,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首席顾问、研究员。
摘要 数字经济当前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数字经济的内涵仍然缺乏统一界定,不同文献给出的定义各有侧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大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关键技术落后于世界前沿、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融合程度有待提升、数字经济治理的制度安排相对滞后等现实挑战。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应该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高度重视数据及信息安全问题,从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邵军,管理学博士,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摘要 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在带来技术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有关“AI代人”的讨论。这场危机是数智时代的副产物“数智鸿沟”的全面升级,个人生存和国家技术治理受到严峻挑战。在全球对技能贫困者的广泛关注下,日本政府在数字化转型人才危机应对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技能重塑”计划,作为“新资本主义”经济框架下强化人力资源投资战略的支撑性举措。日本原有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和产学官连携机制在计划施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人类与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共存共生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定政策、设标准的总体思路下,调动企业能动性、更新技术认知并警惕“唯技术”的导向风险,日渐成为AIGC时代人类必须直面的现实。
作者简介 江晖,信息学博士,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数字技术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素禀赋异质性导致各国数字经济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产业回流和贸易规则重塑两个途径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朝着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中国应建立完善的数据要素确权、定价和交易机制,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要素资源向要素禀赋转变,将要素资源优势转化为要素禀赋优势,积极探索构建多边框架下的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和数字贸易治理体系。
作者简介 何宇,经济学博士,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沈丹
微信编辑:陈婷婷
校对:沈丹、来向红、李海中
终审:尹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