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管运分离”改革,是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阳泉高新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精简、专业、高效的管运分离体制,有序推进政企分离、管运分开,集成“管委会+平台公司”市场化运营模式,全面赋能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截至今年10月,阳泉高新区以不足2%的管辖面积创造了全市23.87亿元的工业投资和16.06亿元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今年,由山东港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00万套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链集群项目,在阳泉高新区中电(二期)数字经济产业园签约落地。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高新区积极探索并构建的一套精简、专业、高效的“管运分离”机制。
“管运分离”简单来说,就是把高新区管委会的管理职能和公司的运营职能分开。管委会由“大家长”转向“大服务”,发挥“管”的作用;平台公司从“小企业”转型“大集团”,彰显“运”的能力。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由阳泉高新区成立的平台公司——阳泉数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来负责管理运营。作为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平台公司,企业成立至今,以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山西智创城7号为载体,已累计签约入驻飞腾信息、航天宏图、智林信息等数字经济企业150多家,信创、大数据、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直播+”等产业初具规模。依托高新区管委会构建“数智新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数科集团积极履行区域数字经济产业招商服务的职责,凭借“人才+技术+场景+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深化与龙头企业及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合作。同时,运用“链长制”理念,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初步构建起“百企融合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层”。
在推进“管运分离”进程中,为了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阳泉高新区先后成立开创、开源、致联、数科、阀门、人才6家一级国有企业,下设20多家专业子公司,建立起特有的“6+N”国企架构,一体推进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服务。我们将深挖特色产业,以基金促招商、强孵化,精准投放金融资源于重点产业,助其壮大。同时,我们致力于经济转型升级,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投向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有效配置资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阳泉高新区是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今年1月试点启动以来,高新区区属国有企业——山西致联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投资设立阳泉市绿电交通有限公司,主动担责推动创新试点建设。在阳泉高新区新建的天成换电站,来往的渣土车、搅拌罐车等电动重卡会在这里进行充电,每天短倒运输车辆达400辆次。相较国五柴油中型货车,每辆绿电重载车辆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0.37吨、颗粒物(PM)0.0409吨,至少可实现降碳70吨。试点启动以来,我们与国电投启源芯动力合作,采用电动重卡“车电分离”商业模式,并提供绿电交通综合服务方案。截至目前,项目新能源车辆销售129台,完成电池经租129块;已配套建成5座充换电站,在建3座,电站24小时不间断运营。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营”,如今,管委会这个“大家长”也变“负重前行”为“轻装上阵”,着眼一个“精”字,大力实施“大部门制+园区制”,构建了“一室五部两局五园区中心”的扁平化、高效化管理架构。如今,在阳泉高新区,从厂房建设到道路施工,从供水供暖到园林绿化,再到金融支持和园区服务,都实现了一体化经营、一体化招商。依托开创集团,累计打造平台5930亩,建设标准厂房58万平方米,建成道路15公里,并不断完善水电气暖网基础设施配套。尊特智能、多氟多、日昌晶、华纳芯能等企业先后落户,初步形成了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集群。依托阳泉市开源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规模30亿元产业母基金,设立3支总规模4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多层次运用金融工具撬动市场化融资,增强投融资能力;依托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速推进传统泵阀产业“智转数改”;依托阳泉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人力资源产业园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立足高新、辐射周边的人力资源服务高地。当前,高新区各平台公司积极强化战略思维、市场思维,因地制宜完善管理运营模式,摸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路径。我们将持续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让管委会更有能力做事、平台公司更有实力办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大家都在看>>▌来源:阳泉广播电视台(记者 吕思园 王灏 马威威 王娟)
编辑/荆振曦
校对/张萌 王石琪
阳泉广播电视台原创及独家新闻转载须获得我台授权,并注明来源“阳泉广播电视台( ID: yqwlgbdst)”,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转载内容的,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单位无关,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