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区:“解锁”村集体经济发展密码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文摘   2024-11-06 18:48   宁夏  

关注公众号,弘扬正能量

近年来,惠农区坚持党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构思谋划,积极探索破题新路子、大胆创新实践新方法,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更“足”、结构更“优”、潜力更“大”、效益更“好”。
搭建发展平台,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紧密结合村小、村散、村弱现状,探索强村带动、产业互助、村企联建、村社联盟等模式,以系统化思维协同推进组织联建、产业联结、服务联享、治理联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农村抱团发展效能。庙台乡整合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产业互助”型联合党委,成立“乡创空间”,打造“乡村运营会客厅”“乡村工匠职业团”,推动3个联建村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和乡村旅游上拧成一股绳。尾闸镇聚焦区位优势,成立“村社联建”型联合党委,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结对共富新路径,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农产品寄卖销售、代收代发、直播带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站,推行“农社对接”农产品直供模式,让草莓西红柿、黄金麒麟瓜、阳光玫瑰等特色果蔬直销到社区居民“家门口”,充分利用城市社区居民购买力,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红果子镇积极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搭建与企业合作桥梁纽带,成立“村企联建”型联合党委,大力培育发展奶牛产业,带动优质牧草集中连片种植,组织本村村民就近务工,实现土地流转、工资和分红三份收入,实现村企联动,共赢发展目标。

整合要素资源,变“沉睡资源”为“发展资产”。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鼓励村集体探索收回效益不佳企业租赁的闲置固定资产、荒地、大棚等资源,大力发展生产经营合作社、服务(劳务)型合作社,实现村“两委”班子直接经营、直接管理,村党员中心户、群众、弱势群体直接参与的村集体经营模式。红柴梁村将闲置的礼和中心小学进行改造,成立了惠农区红柴梁编织袋加工有限公司,从事以集装袋、吨袋和编织袋生产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了全村劳动力过剩、留守妇女多、工作难找等问题,带动本村20余人灵活就业,月增收2600元;五渠村收回16座对外租赁温室大棚自主发展樱桃、螺丝椒、普罗旺斯西红柿等特色产业种植,带动村集体增收;园艺村整合闲置房屋建设270平方米果蔬冷链库,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沿河村利用村集体坑塘水面发展特种鱼养殖及垂钓休闲项目,村集体经济自主造血能力明显增强;安乐桥村以“合作社经营+村民技术入股+线上外卖+集市摆摊”的模式运营,打造“百姓家宴”农家乐,盘活了闲置房屋,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健全联结机制,变“群众观望”为“示范带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群众享有看得到的实惠,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良性机制。路家营村充分发掘富硒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路家营村党支部自主经营的石磨面粉加工厂,依托自身5000多亩富硒小麦种植基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开展富硒面粉深加工、精加工、包装及销售等业务,同时,与种植大户签订粮食收购合同,以高于市场价2至3分钱的价格收购,有效解决了本村及周边小麦销售难题,让农户稳定受益。通丰村引进“五彩糯玉米”品种,整合千亩土地,因地制宜打造糯玉米种植基地,注册“通丰铺”农产品商标,实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全村推广种植糯玉米,促进村民增收致富。银河村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工作机制,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成立了迎河湾旅游开发公司打造迎河湾旅游景区,带动本村村民就业创业,增加收入近80万元,让村民充分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编辑:齐凤珍

责编:王   蓉

审核:马宾州

惠农党建
对外宣传惠农区组织、干部、人才等方面的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