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去了,我们该怎样做?

文摘   2024-09-19 11:58   北京  

坚持读书,坚持投资,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您好,这里是由银华基金播出的读书系列节目《银华书房》。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好书《老去的勇气》

这本书出自日本心理学家、哲学家岸见一郎,译者邓超。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岸见一郎以阿德勒哲学为起点和理论基石,提出了“老去的勇气”这个概念。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就是活在别人的人生里。但事实上,只要你拥有勇气,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改变自我。岸见一郎以阿德勒的心理学为武器,重新构建了一个充满平和与勇气的人生后半程。那么,当我们下定决心拥抱人生下半场的时候,怎么做才能更多地获得幸福?当我们面对父母的老去,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感到舒适与安心?在这一期的讲解中,我们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老去也不例外,很多人对老年生活的担忧,就来自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或者被别人扰乱了自己的心意。面对这种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课题分离。如果你曾经听过我们解读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不会对这个概念感到陌生。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请注意,接下来我将跟你分享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的方法。

所谓课题分离,用大白话解释就是“谁的事情谁负责,不是我的事情我不管”。每件事情都能找到对它直接负责并承担最后结果的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把别人应该负责的事情揽到自己头上,并为此感到忧心忡忡。

就拿照顾生病父母的这件事来说,我的朋友就经历过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这位朋友的爸爸患糖尿病已经很多年了,从一开始的吃药就能控制,慢慢发展到要注射胰岛素。朋友担心血糖波动会影响父亲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每次往家里打电话都要反复叮嘱父亲:多吃蔬菜和粗粮,不要吃升血糖的细粮,馒头稀粥这些东西都要完全戒掉。电话里父亲总是满口答应,但朋友有次无意间发现,父亲并不像嘴上说的那样自律,老人家甚至经常在喝白米粥。这让他感到又生气又委屈:身体是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这么不爱惜?我为了他的身体健康担忧,他却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在我看不到的日子里,他到底吃了多少含糖量高的食物?

朋友跟我倾诉的时候,我跟他分享了课题分离的方法。在这件事上,对朋友来说,他的课题是叮嘱父亲健康饮食。他只要嘱咐了父亲、表达了关心,就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课题。对朋友父亲来说,老人家的课题是少吃升糖食物来维持身体健康。至于父亲有没有真的做到健康饮食,会不会因为血糖升高影响健康,万一病情严重了会不会影响生活,这些都是老人家自己的事情,因为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都只有父亲本人能承担。说得极端一点,无论子女再怎么关心、再怎么着急,万一出了事情,子女并不能替父亲受罪。也就是说,这个课题,并非能由子女来完成。

朋友的痛苦正是来自于,他把自己完成不了的课题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你可以为此做一切你能做的事情,但并不需要为最终不能实现这个课题的目标而陷入自我批判的漩涡,因为那不是你的课题,不要背负不属于你的心理包袱。

用课题分离的角度看待问题,你就会发现幸福源自只关注和处理自己的课题。敢于对别人的课题说不,其实是一种莫大的勇气,也正是改变的开始。

理解了什么是课题分离之后,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关于变老这件事,哪些困扰你的课题其实是别人的?哪些才是属于自己的课题?幸福地老去这件事情说来玄妙,其实本质就是活在当下,用认真的心态处理好属于自己的课题,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比如,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做好资产配置,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用细水长流的方式积蓄财富。一个个幸福的当下组合起来,就是幸福的老年生活。

有人说,父母是我们和死亡之间挡着的一堵墙。很多时候,我们在自己面对衰老之前,就要先面对父母的老去。我们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如何让父母在老去的过程里感到舒适与安心呢?

在开始行动之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审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还记得刚才我们介绍过的阿德勒的观点吗?“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与年迈父母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各种人际关系中最为复杂的。因为亲子之间比任何关系都更亲近,并且历时最久。在这个问题上,岸见一郎给出的建议依然是:自己的课题自己决定。

中式家庭里最容易出现的三个字是“为你好”。为你好的背后,是试图改变对方的言行和态度。年轻时,我们不喜欢父母干涉我们的生活,但长大后,我们却也不由自主地用“为你好”来要求父母。像刚才的例子里,朋友希望父母好好控制病情,健康度过每一天。但度过晚年生活的,是父母本人。身为子女,我们不应该插手过多,不要把自身的想法和希望强加于父母身上。这种观点初听可能有些别扭,如果我们再往前走一步,把自己和家人放到社会里,你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共同体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处于这个共同体的中心位置。“我”并不需要为满足他人的期待和要求而生活,“他人”也并不是为满足“我”的期盼和心愿而活着。所以自己的课题自己决定,就意味着我们能做到尊重对方,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件事至关重要。

在明白了这个大前提之后,岸见一郎又分享了很多生活中具体的建议。比如,学着接受真实的父母。随着父母年纪的增加,很多事情都无法再做到。看到他们老去的身影时,我们也难免感到痛苦。偶尔看到他们重新能做到某件事时,我们又大加赞扬。其实不管痛苦还是赞扬,这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情绪,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父母的行为,也是一种典型的减法式思考。上一集我们提到,减法式思考,就是用理想中的自己减去现实中的自己,关注两者之间的差距。同样的,我们在照料父母的时候,不应该去关注那些失去的东西和“做不到的事”,而应该关注现在“能做的事”。如果父母明明能够做到却选择不去尝试,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的选择。不要拿眼前的父母去和我们期待中的“理想父母”、曾经精力充沛的父母相比。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对待父母的方式都会有很大的转变。

岸见一郎给出的另一个建议是用活在当下的态度去倾听父母说的话。上了年纪的父母难免总是回忆过去,甚至有些唠叨,有些子女会因此感到无奈。但是世界上没有人会反复说完全一样的话。如果听的时候先入为主地想“又来了”,就很难分辨出每次话语中细微的差别。其实同样的故事中那些因为讲述带来的细微的差别,反映着父母的“现在”,这些细节足以成为我们了解父母生活状态和心情的重要线索。那些翻来覆去念叨的话,都是父母认为最重要的。思考父母为什么执着于重复这些话,有助于我们理解父母现在的状况。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执念,把和父母相处的每一天都当作初次见面,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倾听对方的话语。既然每天都在开始全新的人生,那么明天的事情就交给明天吧!

好啦,到这里,《老去的勇气》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为你介绍的差不多了。

最后,总结几条书里的核心观点,你我共勉,也作为这本书的结束。

1、岸见一郎以阿德勒哲学为起点和理论基石,提出了“老去的勇气”这个概念。衰老无法避免,但面对衰老的态度可以选择。我们应该把人生当成一场舞蹈,我们并不是为了什么具体的目的而起舞,即使被中断了舞姿,但每个舞蹈的瞬间都是快乐的、完整的。

2、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老去也不例外,很多人对老年生活的担忧,就来自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或者被他人扰乱了自己的心意。面对这种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课题分离。幸福源自只关注和处理自己的课题。敢于对别人的课题说不,是一种莫大的勇气,也是改变的开始。

3、在陪伴父母走向衰老的过程里,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在具体的行动上,可以试着去接受而不是评判父母的生活状态,用活在当下的心态去倾听他们的想法。

做好资产配置,规划财富人生。欢迎关注银华理财家电台,银华基金,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我们下本书见。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end……

欢迎关注银华理财家电台,银华基金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获取更多财经书评,欢迎关注喜马拉雅银华理财家电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读书公会
读书公会是一个为所有怀抱理想的读书人、写作者、出版人服务的公号平台,致力于高品质人文阅读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