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2024.11.18 / 杨晓峰
当肠道不再“直来直去”
小儿肠套叠科普小课堂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杨晓峰
小儿肠套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急腹症,它指的是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这种疾病在婴幼儿中尤为常见,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且男孩的发病率略高于女孩。肠套叠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饮食改变、回盲部解剖因素、病毒感染、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遗传因素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儿肠套叠的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以便在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能够及时就医。
HEALTH SCIENCE
当肠道不再“直来直去”
小儿肠套叠科普小课堂
HEALTH SCIENCE
一、小儿肠套叠的成因
饮食改变:生后4~10个月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的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肠套叠。
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这些解剖特点使得肠管容易发生套叠。
病毒感染:系列研究报道显示,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这些病毒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和水肿,增加肠套叠的风险。
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从而引发肠套叠。
遗传因素:有些肠套叠患者有家族发病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在肠套叠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其他因素:先天性肠管畸形(如梅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重复畸形等)和其他器质性疾病也可能成为急性肠套叠的诱因。
二、小儿肠套叠的症状
小儿肠套叠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阵发性哭吵:患儿会出现阵发性哭闹,每次持续约10~20分钟,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等异常痛苦表现。这种哭闹与肠蠕动间期相一致,当蠕动波过后,患儿即转为安静。
呕吐:初为奶汁及乳块,以后转为胆汁样物,1~2天后转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提示病情严重。
腹部包块:在两次哭闹的间歇期检查腹部,可在右上腹肝下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
果酱样血便:约80%以上的肠套叠患儿会出现血便,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出。血便为稀薄黏液或胶冻样果酱色,数小时后可重复排出。
全身症状:患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若发生肠坏死,可出现腹膜炎表现,如中毒性休克等。
三、小儿肠套叠的诊断
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腹部是否可触及包块,右下腹是否有空虚感,以及肛门指诊观察指套上是否有果酱样黏液便等方法进行初步诊断。
B超检查: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廉价、便捷的诊断方式,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通过B超可直接观察肠部状态,明确病情。
CT检查: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肠套叠的影像学特征,如靶征或同心圆征等。
钡剂灌肠检查:若检查时发现局部为充盈缺损状态,呈现杯口状或钳状,则可确诊疾病。但需注意该检查具有创伤性,且伴有潜在肠穿孔风险,因此不建议随意使用。
四、小儿肠套叠的治疗
小儿肠套叠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
非手术疗法:包括空气灌肠、钡灌肠和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疗法等。其中,空气灌肠复位已被长期广泛应用,其复位率可达95%以上。通过肛门插入导管,向肠道内注入气体,利用压力差将套入的肠管推回原位。
手术疗法:对于非手术疗法失败、发病超过24~48小时疑有肠坏死、复发性肠套叠或成人肠套叠等情况,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肠套叠整复术和坏死肠段切除吻合术等。
五、小儿肠套叠的预防
虽然小儿肠套叠的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
科学喂养:避免突然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添加辅食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量或不足。
注意卫生:保持孩子的饮食和餐具卫生,避免病毒和细菌感染。
观察症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肠道问题。
六、结语
小儿肠套叠是一种严重的儿童急腹症,但只要家长能够了解并掌握其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就能够在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同时,通过科学喂养、注意卫生、观察症状和定期体检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肠道健康,守护他们的成长之路。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