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坝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如何有效利用农村资源,帮助幼儿在自然中充实生活、增进经验、满足天性、成就人格,是我园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们以“在自然中成长”为办园理念,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中心,聚焦户外游戏场地建设,使幼儿与自然建立联系,鼓励幼儿在天然的游戏场地中直面挑战、体验参与的乐趣。
但是我园户外环境的改建并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随着课程理念的转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次改造:把小农场搬进幼儿园
9 月初,幼儿在石榴园散步的时候惊喜地发现石榴长大了,他们兴奋不已,纷纷问教师:“老师,我们可以摘石榴了吗?石榴现在可以吃了吗?”
教师回应:“那我们摘一个试一试吧!”于是幼儿摘了一个石榴带回班级,但剥开后,他们发现石榴的果粒还是白白的,尝了一口发现特别酸。
嘉琪说:“石榴还小,现在还不能吃,石榴红了才可以摘。”
又过了半个月,幼儿发现石榴变红了,有的还裂开了, 有的都变黑了,于是着急地说:“石榴成熟了,小鸟都来吃了,我们可以摘石榴啦!”
可是怎么摘呢?幼儿站在树下,抬头望着石榴,伸手够不着,踮起脚尖试试也不行,又向上跳了跳,还是 摘不着,他们叹着气感叹:“好高呀!”
毅晨提议:“我把泽旭抱起来试试。”结果这个办法也不奏效。试了几次后,泽旭索性爬上树摘起了石榴, 不久就摘了一篮子。然后,幼儿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到了教室。
第二次改造:“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 户外主题游戏场
# 功能区图集
芝麻粒大小的一粒蚕卵,经过休眠蜕皮后长成蚕宝宝,一点点长大,然后结茧、成蛾、 产卵,再次经历孵化的过程,这就是蚕宝宝神奇的一生。
结合蚕宝宝的生命周期变化,我们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开展了围绕蚕宝宝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变化以及与人类的生活关系等的探究活动。
幼儿亲历了饲养蚕宝宝的过程,通过多感官体验、多样性表征积累了有 关蚕宝宝的多方面信息。他们每时每刻都保持着问题和困惑:“蚕宝宝为什么只爱吃桑叶?”“桑叶和其他树叶有什么不同?”“蚕宝宝吃剩的桑叶形状为什么都是圆弧形的?”“蚕宝宝的大便有用吗?”
针对饲养中幼儿产生的问题,我们不急于给出完美解答,而是关注着幼儿的活动过程,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探究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感受事物间的联系。当蚕宝宝上山结茧、成蛾产卵,饲养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继续将蚕宝宝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蚕宝宝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上,带领幼儿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丝织品。
幼儿通过观看音像资料《蚕丝之旅》、书籍《蚕宝宝的一生》等,了解了云锦、丝绸、苏绣的制作工艺。随后,幼儿自发地开展了有关丝织品的探究活动,整合和提升自己的经验。
第三次改造:撤掉栅栏的野趣动物园
在油菜种植活动中,我们尝试有机结合种植和饲养,一方面利用小豆丁农场里的动物粪便进行堆肥,比较油菜在堆肥与化肥管理下的不同生长变化,了解绿色植物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在石榴园里撒上菜籽,将长得过密的油菜拔下喂动物,并对比鸡、鸭、鹅生下的蛋的质量
(详见主题实施网络图)
版权说明
本文系 幼儿园教师投稿作品,投稿请加微信:twhzxf,有获奖证书。关注本号可不定期获赠海量免费幼教资源。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您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