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一模二模三模古诗阅读汇编

文摘   2024-11-04 00:02   北京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持续更新)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一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一上学期期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一模二模三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一模二模三模古诗阅读汇编

——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4·浙江杭州十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李袁州嘉祐

窦叔向

少年轻会复轻离,老大关心总是悲。

强说前程聊自慰,未知携手定何时。

公才屈指登黄阁,匪服胡颜上赤墀

想到长安诵佳句,满朝谁不念琼枝

【注】公才:指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黄阁:代指宰相。匪服:不胜任,不称职。赤墀:皇宫中的台阶,借指朝廷。琼枝:比喻贤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提及人们年轻时聚散的常见心态——轻会轻离,微微透露出懊悔之意。

B.作者想到未来之路,姑且自我安慰,却又因不知何时能与朋友相见而伤感。

C.颈联写李嘉祐之才与三公相当,朝廷却说他不适合做宰相,令其愧疚至极。

D.本诗以典雅语寄托真挚情,借酬唱之词写出了对人生复杂滋味的深切感受。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浙江杭州·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桐庐

[宋]姜夔

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藉人。

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①。

钓台

[宋]范成大

山林朝市两尘埃,邂逅人生有往来。

各向此心安处住,钓台无意压云台②。

注释:①垂纶:垂钓,常指隐居。②云台:汉宫中高台名,后用以借指朝廷。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诗首句以”“视角的变化,展现了桐庐的山水景色,同时也透露诗人自在闲适的行游状态。

B.姜诗中十幅风帆不藉人用拟人手法写出船随风动的轻盈、迅捷,不藉人语义双关,颇有意味。

C.范诗首句山林朝市与结尾的钓台云台所指相同,两相呼应,传达了对人生不同境遇的深刻体悟。

D.姜诗以景起兴,借景寄情,含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范诗则以议论为主,富有哲理,具有宋诗典型特色。

4.两首诗都写桐庐山水,或明或暗涉及严子陵钓台,寄寓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4·浙江新高考联盟·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②斗:比较,竞赛。③压金线:用金线绣花。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贫女的口吻自述,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

B.贫女虽有高尚的品格和杰出的才能,但深知唯有当时流行的妆扮才能赢得他人怜爱。

C.尾联发出深沉的感慨,把悲愤的情绪推向全诗高潮,揭示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无奈。

D.诗歌用语朴实,用贫女细腻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反映了她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

6.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2024·浙江宁波十校联盟·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注】①杜甫在天宝十一载(752)秋天登慈恩寺塔,写下此诗。慈恩寺塔是玄奘为保存经卷佛像所修,即大雁塔②唐高祖号神尧皇帝,太宗受内禅,所以称虞舜。③瑶池饮、昆仑丘:《列子·周穆王》称周穆王升昆仑之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观日之所入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气概不凡,高标与李白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句中的高标意近,极言塔之高,第二句杜甫又用烈风来衬托其高。

B.杜甫认为自己不像旷士那样有着清逸风雅的心怀,因此登塔俯视神州时并无洒脱之意,而是心中翻起百忧,其中不无愤世之慨。

C七星指北斗七星,河汉声西流指银河水向西流淌的声音,两句既交代登塔时夜色已深,也照应前文塔的高标,为后文写俯视所见做足铺垫。

D回首叫虞舜写出杜甫对太宗时代清明政治的深切怀念,而此时昭陵上空的云仿佛也在发愁,这里云正愁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折射。

8.清代钱谦益说:高标烈风,登兹百忧,岌岌乎有漂摇崩析之恐,正起兴也。同为杜甫的登高诗,这首诗和《登高》在思想情感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

2024·浙江宁波·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楼

李攀龙

伏枕空林积雨开,旋因起色一登台。

大清河抱孤城转,长白山邀返照回。

无那嵇生成懒慢,可知陶令赋归来。

何人定解浮云意,片影瓢摇落酒杯。

【注】①李攀龙(15141570):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之首,白雪楼系其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隐居时所筑别业,取阳春白雪之意以名。②长白山:地处山东邹平南,章丘与淄博市之间,因山中常年云气缭绕而得名。③懒慢:懒惰散漫,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纵逸来久,情意做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伏枕四望,林间一片细雨空蒙,顿觉精神大作,于是决定登台览胜,不仅交代了写作的相关背景,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炼字精妙,运用比拟手法,展现了眼前水山相依、日影返照的美丽风光,语言灵动传神,画面富有生气。

C.颈联诗人以魏晋名士嵇康、陶渊明作比,点出自己与他们二人有着完全相同的精神气质和人生选择,委婉表达了其独特的志趣和追求。

D.本诗选取空林”“浮云”“大清河”“长白山极具画面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审美体验。

10.清代学者钱谦益《虞山诗约序》云:古之为诗者,必有深情蓄积于内。你觉得本诗蓄积着哪些深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浙江温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九日丰宜门外过裴村别业

朱祖谋

野水斜桥又一时。愁心空诉故鸥知。凄迷南郭垂鞭过,清苦西峰侧帽窥。

新雪涕,旧弦诗。愔愔门馆蝶来稀。红萸白菊浑无恙,只是风前有所思。

[]①裴村: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是朱祖谋的好友,刘光第在农历八月被处死,九月九日朱写了这首词。别业,就是别墅。愔愔:幽深寂静的样子。红萸:即茱萸。

1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见到的裴村别墅之景,野水斜桥景致疏淡,意境清冷幽寂。

B愁心句,字直抒胸臆,字表明诗人满腔愁思却无人可倾诉。

C凄迷两句,垂鞭过”“侧帽窥表现诗人对杀害志士的清王朝的蔑视。

D新雪涕三句,今昔对比,昔日弦歌赋诗,今日独自落泪,别墅不再热闹。

12.此词结尾借红萸白菊的有所思写词人之思,情思蕴藉,请结合全词分析其情感内涵。

2024·浙江温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赋雪

吴融

一夜阴风度,平明颢气交。

未知融结判,唯见混茫包。

路莫藏行迹,林难出树梢。

气应封兽穴,险必堕禽巢。

影密灯回照,声繁竹送敲。

玩宜苏让点,餐称蜜匀抄。

结冻防鱼跃,黏沙费马跑。

炉寒资爇荻,屋暖赖编茅。

远不分山叠,低宜失地坳。

阑干高百尺,新霁若为抛。

【注】①爇:烧。

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夜”“平明两句以时间的推进描述一夜寒风之后、清晨洁白明亮的景象。

B未知”“唯见两句指出诗人在白茫茫的天地中无法得知雪的融结程度。

C气应”“险必两句表现诗人目睹积雪封住兽穴并使鸟巢坠毁时的忧虑之情。

D.本诗对仗工整,作者通过远望、仰望、近观等多视角呈现的方式来铺陈雪景。

14.《赋雪》一诗为雪而赋,诗歌正文无一字,却句句在写,请以结冻防鱼跃低宜失地坳六句为例分析。

2024·浙江温州·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幼安留别

唐庚

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鹓行觉异伦。

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

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

力请宫祠②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

【注】①诗人因蔡京指斥其为元祐党人,被贬官,六年后遇赦,返京复官。②请宫祠:请求辞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软红尘在此处指都城的繁华景象,鹓行,以鹤群的飞行有序,比喻上朝的队列。

B.颔联字写出诗人读到友人诗后的兴奋,但从字可看出诗人读诗而心不在诗。

C.颈联运用寂寂” “累累两个叠词,使诗句更富于音乐美,也强化了两种人生的比照。

D.尾联知意否是在问友人幼安知道我的心意了吗字表明自己心意之坚决。

16.诗人返京复官不久,便渐谋归老,请结合诗歌分析其原因。

2024·浙江嘉兴·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一)

【北宋】黄庭坚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旁。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李不在意江梅托根身边,而是通过老天的恩惠获得雨露阳光,展现自己。

B.梅子自古是有用的食材,有调和鼎中食物味道的作用,得到认可进入庙廊。

C.江梅之果成才不易,需要经历时间烟雨的洗礼才能由青转黄,与桃李同盘。

D.末句以议论收结,既同情江梅被抛弃的遭遇,又表达出对其勉励肯定之意。

18.全诗以物喻人,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浙江绍兴·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道傍小憩观物化

杨万里

蝴蝶新生未解飞,须拳粉湿睡花枝。

后来借得风光力,不记如痴似醉时。

南溪山居秋日睡起

杨万里

客至从嗔不著冠,起来信手揽书看。

小蜂得计欺侬睡,偷饮晴窗砚滴干。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歌叙写诗人在道旁看到化蛹成蝶,看久了就忘记自己如痴似醉时的样子。

B.第二首诗歌叙述因不戴帽子而听任客人嗔怪自己,体现了诗人山居时的随意率性。

C.第一首诗歌描写蝴蝶新生的情态,跳出了庄生梦蝶的传统藩篱,别开生面。

D.两诗与《插秧歌》一样都体现诚斋体的特征,抒写诗人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20.两首诗歌把常见的小昆虫写得富有情趣,请简析。

2024·浙江绍兴诸暨市·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多景楼落成

[宋]李演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又婉娩、一番春意。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闲热我,醉时耳。

绿芜冷叶瓜州市。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关归未?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歌哽咽,事如水。

[注]①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为天下名楼。南宋淳祐年间重建此楼,落成后知府设宴庆贺。②淮峰:淮水边的山峰,位于宋金边界。③婉娩:天气和暖。④新亭泪:晋室南渡,士大夫每于景物佳美日游宴新亭(位于今南京),名士周颜感又“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人皆相视流泪。

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弄尊前二句,写美酒盈樽,状如小扇的杨花轻落,毛色刚刚变紫的乳燕飞过。

B万点淮峰二句,状写词人倚楼北望之景,号角声使绮丽动人的夕阳受惊而落。

C抚佳期,指不见人归、难以团聚之痛,与秦观词中佳期如梦句的意蕴相近。

D.从词的语言风格来看,起首婉约悱恻,后渐转慷慨悲壮,可见词人登楼感慨之深沉。

22.有评论说,本词的多重反差蕴含着词人的不平之气。请结合全词简析。

2024·浙江绍兴·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宋】张炎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淡黄柳上月痕初。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问何如。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注】①赵学舟:赵与仁,字元父,号学舟,南宋宗室,作者的文友,元朝时任辰州教授之职。②《汉书·苏武传》中传说苏武牧羊时以鸿雁传书。③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写给人生抉择相异后的友人山涛(字巨源)绝交的一封信。

2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起笔以白鸥象征友人。白鸥是自由飞翔于江海之上的水鸟,极像元初飘零江湖的赵学舟等人。

B凝想句写出月上柳梢时,词人远眺不见友人踪影,暗中回忆其步履从容徐徐而来的情形。

C相思句写出词人对友人的思念,词人与友人一直交往甚密,而今第一次因为两地距离遥远而疏远了。

D.词的下阕词人综合运用用典设问等手法,委婉曲折地传达出自己欲语难言的复杂心绪。

24.后人评价这首词:赵以宗人仕元,词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写法。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024·浙江金华·模)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小题。

物理六首(选二)

林希逸

其一

以鸟养鸟尽性,惟虫能虫知天。万物与我为一,反身乐莫大焉。

其六

非鱼知鱼谁乐?梦鹿得鹿谁诬?若与予也皆物,执而我之则愚。

【注】梦鹿得鹿:典出《列子·周穆王》,郑人采樵,毙鹿之后,十分高兴,为不让人知,他把死鹿藏匿在土坑,盖上蕉叶,后来他找不到所藏之鹿,就怀疑是个梦。诬;假象。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中以鸟养鸟的道理与《种树郭囊驼传》中的道理一样。

B.根据诗歌句式对仗的特点可以推知尽性”“知天语义相近。

C.其六第一句中的谁乐,包含了鱼的欢乐观者的欢乐

D.其六借用梦鹿得鹿的典故所表达的哲理和庄周梦蝶不一样。

26.这两首诗提出了”“的概念,强调要知物、知我。请结合诗句谈谈知物”“知我的内涵。

2024·浙江金华东阳市·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①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吴松:江名,古称松江。②亚:接近。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

2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空彤云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字。大雁南飞心切,正如词人归心似箭。

B,猛、厉害,可见船头风高浪急,词人恐不能与家人团聚过年,忧愁渐深。

C.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词人笔锋骤转,以乐景写哀情。

D.下片既有对眼前之景的实写,也有想象之景,以灯火催人快回家结笔,语淡而情浓。

28.前人认为本词由上片至下片,有柳暗花明之感,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4·浙江金华义乌市·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元和十年(815年)夏,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寄赠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所作。四者与柳均为王叔文集团要员,永贞革新失败,同谪南方为司马。至本年奉诏入京。时执政大臣有拟启用之者,但阻挠势力太大,仍发边地为刺史。②乱飐(zhǎn):吹动。

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诗人登高所作的抒情诗,诗人遥望海天,引发茫茫的愁思,以一字挽结全诗,是诗眼所在。

B乱飐”“斜侵两个动词忽起狂澜之意,形象描绘了风急雨骤之景,使南国景象于粗犷中透出凄美。

C.诗歌通过变换写景视角,描写诗人举目遥望,因岭树重叠,阻隔了他回望故乡的视线,因而愁肠百结。

D.整首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30.在为这首诗歌拟写文学评论时,有同学认为尾联体现了诗人更深的孤独,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024·浙江台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捣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①宁:岂,怎能。塞垣:指丈夫征戍之地。

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戍不返既指戍边秋至不能返家,也含难以生还之意,沉痛悲凉之意毕现。

B.颈联字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一语双关,还呼应了首句不返

C.尾联写妇人用力捣衣,声音响彻云外,而丈夫也听到了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

D.诗歌借捣衣妇之口,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32.诗中句首大量运用虚字,如”“”“”“等,前人评价此诗通篇俱用虚字,曲而弥挚”“何等宛转呜咽。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些虚字运用的妙处。

2024·浙江台州·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忆余杭·长忆孤山

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注]①菡萏:荷花。②韶光:美好的时光。③鸡塞:即鸡鹿塞(又作鸡禄山)。泛指边塞。④彻:把所有曲子吹过一遍。⑤潘阆(?~1009)宋初著名文人。曾居住杭州。

33.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词”“写出了荷花荷叶的特点,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

B.李词中倚栏杆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内心,写出了人物的孤独寂寞,同时与词中的吹彻相呼应。

C.潘词以孤山为圆心,以西湖为圆周,构成一幅由圆心向四周流动、扩散的图画,展示了环境的清静、幽美。

D.两首词中的荷花意象处于不同季节,各具特点,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34.两首词都出现了字,分析两首词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2024·浙江9+1联盟·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泉城田舍

苏辙

泉城欲治麦禾囷,五亩邻家肯见分。

莫问三吴朱处士,似胜吾乡杨子云

阴晴卒岁关忧喜,丰约终身看逸勤。

家世本来耕且养,诸孙不用耻锄耘。

【注】①朱处士、杨子云都是古代有名的隐士。

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想要在泉城买块地建囷,刚好邻居家愿意出让,诗人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B.诗人非常享受这样的田园生活,觉得胜过杨子云,就更别提朱处士了。

C.诗人回顾世代耕作的家世背景,教育子孙要勤于农事,表达对农耕生活的肯定。

D.诗人运用真实的自然景物描写表达情感,使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

36.颈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2024·浙江Z20联盟·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离怀

王观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绣屏珠箔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桃花应是我心肠。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

[注]①珠箔:珠帘。

37.对这首词内容和情感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连用扁舟”“垂杨”“别岸草等具有典型意义的离别意象,烘托出离别时的凄凉之感。

B绣屏一句富有画面感,仿佛眼前有位美丽的女子正在绣花屏风和珠帘之间,美人身上散发出香囊的香气。

C燕子两句写离巢的燕子又飞了回来,人却要走了,表达时光流逝、不忍别离的无奈之情。

D.桃花常被视为爱情和婚姻的象征,其粉色花瓣象征着爱情的甜蜜和浪漫,词中桃花一句也是借此表达男女之间的心意。

38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与李清照《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愁情的表达上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4·浙江Z20联盟·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夏幽居偶题四首 其三

陆游

昔如转战堕重围,今幸骞翔脱骇机。

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

安居不恨蜗庐迮,得食宁论鹤料微?

更喜暮年强健在,又看刀尺制缣衣

【注】选自《剑南诗稿》,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退居故乡山阴时作四首《初夏幽居偶题》,此为其三。骞翔:飞翔。迮:通鹤料:泛指官府给的俸禄。缣衣:双层丝服。

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句,诗人追忆了往昔抗击金兵的军旅生涯,曾经多方转战却都陷入重重的包围。

B骇机原指猝发的祸难,诗中实指危机四伏的官场,字传达出诗人当时的心理。

C.颔联运用多个意象渲染初夏特有景色,既勾勒了幽居之所,又景中寓情,点题可谓巧妙。

D.颈联中诗人用蜗庐的比喻极言居室窄小,宁论表示反问, 意思是难道要说

40.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说:务观(陆游的字) 此诗乍读是,深读皆’……”你能从诗中解读出哪些  

2024·浙江精诚联盟·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晓梦

李清照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晓梦随疏钟中的字形容钟声缓而轻,这恰好能起催眠作用,飘忽身轻,跻入云霞,飘飘欲仙,梦见仙人,衔接自然。

B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天衣无缝地化用李少君说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的话,把在梦境中与仙人们在一起的兴奋愉悦之情尽情展现。

C翩翩坐上客带出意妙、语佳、思捷、手巧,真是无一不好。虽说只是梦中幻境,实际上却完全是作者自己生活理想的反映,所以叙来也充满热情。

D何必一词流露出作者对神仙生活的羡慕,此处以感想代替叙述,略去如何从梦中惊醒过的描写,化虚为实,使诗意更为紧凑。

42.李清照《晓梦》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构思命意上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202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腊月书事

张耒

荆棘连昌路,珠玑久化尘。

青山飞白鸟,野水渡行人。

寂寂繁华尽,悠悠草木春。

人间有兴废,何事独伤神。

【注】连昌:连昌宫,唐代皇家最大的行宫之一。

4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腊月途经连昌宫,见荆棘满路,心生感慨,珠玑代指昔日的繁华景象。

B.颈联寂寂悠悠形成对照,繁华落尽,而草木冬枯春荣,虚实相映衬。

C.尾联诗人感叹人世间的兴衰成败,由事及人,独自黯然神伤,流露出悲苦之情。

D.本诗用词简练朴素,凝练隽永,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节奏韵律感。

44.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作用。

202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醉落魄

周紫芝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

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在阑干角。

4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写景发端,写出了游子漂泊江湖的特定环境,营造了凄冷、黯淡的氛围。

B.游子独宿客舍难以入眠,不写人本睡不着,却说是灯的结果,表达新奇。

C.结尾以想象之笔,表现了游子情意深挚热切,又暗暗道出闺人愆期之自愧自责。

D.这首词语言浅显平直,偶有口语穿插其间,而表达的感情曲折委婉,醇厚浓郁。

46.分析上下片中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C 2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离别生,期待再见。对朋友才华与能力的赞美之情。认为李嘉祐有三公之才,入相指日可待。对朋友美好前程的祝愿之情。只要李嘉祐到达长安,一定会崭露头角,满朝闻名。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朝廷却说他不适合做宰相,令其愧疚至极错误。匪服胡颜上赤墀的意思是,如果不称职,怎会有脸面进入朝廷?这是在表达对李嘉祐的才能的赞美,表达对其的敬佩。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强说前程聊自慰,未知携手定何时,一想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与友人再次相聚,诗人的离情别绪一下子冲决了理性的堤坝而泛滥肆虐。通过展露情感的起伏,流露出诗人分别之际浓重的离愁、深深的不舍和低落黯然的心绪。

公才屈指登黄阁,写友人才华横溢,可以比美三公,很快就能封侯拜相,使用热烈的话语,高度赞美了友人的才华,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殷殷期许。

想到长安诵佳句,满朝谁不念琼枝,在诗人笔下,友人一到长安,他美妙的诗文定会被人们广泛传诵,说不定还会再现洛阳纸贵的景观呢!当整个京城都为友人的诗文如痴如醉的时候,朝廷上下有谁会不想一睹友人的风采呢?这样写,一方面进一步表现了友人高妙的才华和美好的未来,一方面委婉地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热情赞美、深情祝福与深切期待。

汇编不易
需要本篇古诗阅读与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10 元   获取
8份高三模拟全套价格50 元



2024年浙江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记叙文阅读汇编
2023-2024年浙江省各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3-2024年浙江省各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古诗阅读汇编
2024年浙江省各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3-2024年浙江省各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记叙文阅读汇编

8份高一期中全套价格50 元
8份高一期末全套价格40 元
8份高二期中全套价格50 元

8份高二期末全套价格40 元


8份高三期末全套价格40 元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全套汇编40元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全套汇编40元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全套汇编50元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全套汇编40元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全套汇编50元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全套汇编40元
九份全套一模汇编40元


九份二模汇编50元

需要汇编可添加作者微信获取


彦师语文课堂
能讲解考场答题技巧,也补充忽视的好玩的好笑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