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1999年出生的她, 把自己"送"进养老院体验三天→

时事   2024-12-11 11:20   上海  

































让世事简洁呈现

给人生解惑举例


转载自新闻坊微信号(ID:stvxwf

作者 刘逸然 丁家伟


在本文的最开始
想问问大家:
你会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吗?


截至去年底

上海市户籍人口中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超过568万,占比37.4%

城市老龄化程度正在日益加深

当家庭照护渐渐力不从心的时候

面对去养老院养老

很多老人和家属又心存顾虑

↓↓↓

  • “不太想”

  • “不去”

  • “不会,不放心”

  • “伦理道德不允许我那样做”

  • “总是觉得自己家好呗”


不少女子担心

如果将老人送住养老院

他们会不会有“被抛弃的感觉”?

事实上

真正共情老人很难

除非自己成为了老人


那真实的养老院

究竟是什么样子?


为此

1999年出生的同事决定

直接找一家养老院试住三天


99年出生的记者

开启三天“养老院之旅”

从进门的那一刻

刚来到养老院的记者

就被团团包围住了


“这是我们家属的行李车,就是一进来就给他一个感觉——您最珍贵。”黄渡敬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张玮告诉记者


记者此次体验的是养老院里的“二人间”。嘉定区黄渡敬老院是一家镇属公办养老院,整体入住率有七成。


每张床边都有一个呼叫铃

卫生间的适老化做得也更加精细

在这里还可以体验

坐着洗澡的感觉

居室布巾、台盆布巾…

应有尽有


了解了房间里的各项设施后,记者又立刻被护士叫去活动室进行体测


“早餐吃吗?有喝牛奶的习惯吗?平时锻炼吗?”三连问之后,工作人员让记者站上一台可以测量体脂率和肌肉含量的设备。


原来,每位入住老人都会先进行身体评估,相关数据会被录入一张卡片,系统据此会生成每人专属的锻炼方案。


敬老院的多功能区每天热热闹闹

八段锦、五禽戏

太极拳、泡脚、艾灸

看看老电影、过过集体生日

一起玩益智游戏……

在这里

老人们一周六天

参加的活动都不重样

剩下周日休息一天


而这里入住的老人,都属“高龄”。记者随机问了几位,87岁、94岁、97岁的都有。


养老院还是一个三餐规律的地方

傍晚5:55分去食堂

记者发现

老人们都已经吃过晚饭

回房间去了


食堂经理介绍,他们做的老人餐减糖、少油、低嘌呤,根据不同老人需求,还可以有碎食、半流质的特殊餐。


吃完晚饭,按理说就该进入睡眠时间了,但工作人员依然很忙碌,因为他们要通宵巡视。


时至深夜,安静的走廊里突然响起了铃声,护理组长周芹直奔目标房间而去,原来是有老人起夜需要搀扶。


周芹告诉记者,每天晚上养老院里都有护理员轮值夜班,每小时都要整个楼面兜。冬夜降临得早,夜色也很浓郁,周芹巡完楼面,又马不停蹄开始巡视户外。


86岁老人从“不愿意”到“很开心”

据了解,入住养老院的老人

机构也会根据其身体状况

实施不一样的照护方式

那么老人到底生活得如何呢?


86岁的王秀琴,四个月前意外跌倒骨折,又因为身患各种基础疾病,不得不采取保守治疗,从此下半身无法自主活动。家人无力照顾,把她送来了养老院。


护理员告诉记者,刚进来时,王秀琴是很不愿意的。所以记者也是小心翼翼地开启和她的聊天,生怕让她想起伤心事。


然而,王秀琴的开朗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开心啊,护理的阿姨对我好透好透,把我当宝贝啊”!


说起四个月前那场变故,她也讲得很轻松。“跌了一跤,为了踩一个虫,一脚踩下去骨折了,医生说不能开刀,因为有心脏病、腰椎突出、高血压、气管炎都有,开了要‘死’掉的,本来怎么劝都不肯来养老院,来了以后觉得好像蛮好的。”


养老院里的重度护理区域

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

王秀琴住的地方叫作“静养轩”,是养老院里的重度护理区,里面有20多位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在这里,吃好,睡好,是老人们最直接、最重要的诉求。


而在失能老人中

还有一个隐秘的群体

——失智老人

中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国家

上海80岁以上老人中

就有约四分之一

被认知障碍困扰


李文英是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里最年轻的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起初病情还算稳定,直到去年年底,朝夕相处多年的老伴因病离世,李文英的病情骤然加重。


来到养老机构时,她年仅67岁,却几乎一夜白头。“刚来时她一晚上起来十七次,当时我们去看她的时候,都是低着头在哭。”黄渡敬老院护理部主任刘静回忆。


10多个月的悉心照顾下,李文英逐渐敞开心扉,愿意加入集体活动,甚至在苍苍白发里开始长出黑头发


“开心啊,真的开心啊!”只是她偶尔还是会分不清,所以会坚持进行区分黄豆绿豆的“作业疗法”,还要给女儿炖一碗黄豆猪脚汤。


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里

一共有12位像李文英这样的老人

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老人们每天还要进行

延缓认知障碍加重的训练


除了医院之外

养老院也许是

离生死最近的地方

这也是很多人谈之色变的原因之一


三天的养老院生活

让记者深刻意识到——

父母衰老、疾病、

甚至失能的困境

其实就摆在面前


目前上海的养老

基本按照“9073模式”

即居家养老占比90%

社区养老占比7%

只有3%的老人入住机构养老

无论选择哪种养老方式

总有人在为老人们的生命质量努力


-END-

浏览更多文章

欢迎关注报刊文摘微信号

抽奖



中奖率超过50%,报刊文摘有声电子报订阅读者抽奖点此!

看更多内容,请点亮下方

报刊文摘
这里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文摘报的微信版。 我们从权威纸媒起航,在此开辟全新互动空间。资讯泛滥时代,我们选择文章,读者选择我们。 每期美文精品,给力身心健康。 这里是「报刊文摘」,恭候您多时,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