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分三种境界

文化   2024-11-09 23:55   山东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慈悲,就是我们生一些怜悯之心,恻隐之心。从心地上,缘到看到受苦的有情众生,不忍称说,不忍直视的时候,生起的这种悲心。这种悲心,如果说发挥得好一点,那就是看一切众生好像自己的眷属一样,大家都是人,都是一条命,那么生起救人于危难之际的这种悲心。一般这个悲心,没有断烦恼的行者,都能够生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带有一种情执,人之常情的这种慈悲情怀。可是现阶段来讲,我们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不错了。实际上,我们现在有时候佛门来讲,我们的善法修得是不够的。我常说,空法还好修,善法很难圆满。这个是指的众生缘慈悲。
还有一种,就是已经修到得果的圣人,他这个叫法缘慈悲。就是我们一般的话,从情见上来讲,从人的感情上来讲,觉得他受苦受难,但是我们并不能够转到他后面的这个因果驱动总后台,来看他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这个状况。圣人就不然,你比如说修到阿罗汉果的话,他根据自己了知诸法的因缘,前因后果,因缘果报,他在这样的一种见解中,生起的这种慈悲,就是说知道众生苦是怎么来的,那肯定是由于这个恶因所感的,那他从前生后世三世的善恶因果中,让众生远离苦因,不遭苦果,他是立足于佛法为度生的因缘,所以叫法缘慈。
但是一般世间不一定能够接受得到这地步哟。因为到这个时候,有时候他是从三世来看的,从福也罢寿也罢,一切的运行中,他看的深度跟我们凡夫的眼已经不一样。你看有一种情状,比如说,他身体不太舒服,或者最近有一点点这个,甚至乃至严重一点住院了,我们人之常情的话,肯定要提一点东西去看他,或者给他一个经济上的一个表示,那说明我们的礼也走到了,这才说满了人情世故。可是如果你要换作佛法的角度来讲,有时候也许生病正是他业障现前的时候,或者他福报已经不够支撑着相续这个常态,那么突然间会转到身体很差,或者遭遇很苦。这个时候,如果你还进一步地再给他一些物资呀,或者帮助,有可能,我们只是从某种层面来讲,有可能他更加的撑不住,就会更加的麻烦。
但是世人呢肯定这个时候一般就接受不了,好像说你不伸出这个支援之手,只有圣人能看得到,他为什么现前遭这个果报,由于过去所欠的什么,或者是所造的恶业,果报现前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如果再继续给他,我们说的一些资源也罢,或者说一些礼貌也罢,很可能就是让他的福报继续一损,那就会落入到一个更加的状态。但是人的凡夫眼中,基本上就涉及不到这个层面,他要从法的角度作为度生的因缘,叫做法缘慈。
那么这法缘慈,我们已经很难企及了,但是真正讲到的“大慈悲”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缘同体的慈悲。这种慈悲的法来讲,虽然它是最究竟圆满的,严格地说的话,只有证得这个正道,也就是中道实相的佛菩萨,才能够独具的,具足这种能量。他是体现在法界众生怨亲平等的同体感上,他是以种种的方便去救拔众生的苦难。他又没有距离感,好像都对自己一样,也没有亲疏,甚至不留情面,同时他还甚至没有一个实在的苦和乐的这种自性可得。但是也要告诉诸位,这个法确实是真实功德法,诸佛菩萨都是从凡夫上的道,而最后行的这个法,它是有可操作性的,就从我们人的本位慢慢做起。
所以我们有时候就是觉得说,这样的这种大道理,三种慈悲,好像我们连第一种都很难发出来,那么就一点一点地增进积累。你看现在有时候有的初机的学人来皈依,问到说皈依了以后怎么办?我说先要从善良做起。修法就修两个,一个是善良,一个是放下。你善良到了一定的地步,把它调得非常稳,很究竟的时候,自然就会放下,这个正道就会自然现前。没有这么做过的,发心,或者真正入这个法的,你得用心去入,用心去入,它是有可操作性的。
但是在娑婆世界,在这种极其自私谄曲的众生心里面,结的一个共业的这样的一种法场里边,你要行这个同体平等的大慈悲,压力有多大,障碍有多深。这是我们要听净土法门要必须明确的。而且往往就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壮志未酬,为什么?因为在这个世界里边,真的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都占全了。人家一般说天时地利人和,在我们这儿,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都占全了。在极乐法界的话,于净法上人家见这个正道,那么诸上善人就是行的大慈悲,都是天然随顺的“正道大慈悲”。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淄博千佛讲寺
千佛护佑,平安吉祥!传承佛教文化,弘扬正信佛法。消除邪知邪见,树立解脱信念。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一号千佛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