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迹忆】万发拨子,一眼6000年

文摘   2024-11-15 10:45   吉林  




探索遗址遗迹之息,触摸历史文化脉动,读懂通化的根与魂。


中国几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很多就保存在这些点点滴滴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中。今天就带你们走进通化,走进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万发拨子,共同感受这里灿烂如歌的文化瑰宝。


在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北侧,有一座平平无奇的土山,这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历史之山。土山脚下矗立的“万发拨子遗址”和“王八脖子遗址”两块石刻标识,讲述着这里6000年的历史,它像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散发的文明之光正一次又一次闪耀在通化大地上。

万发拨子遗址,并非通化一带最古老的人类遗迹,但我们还是想从这里出发,沿着这束实属通化地区最早的文明之光,追寻先民的足迹…… 


万发拨子遗址北临通(化)集(安)公路,西南山脚下有金厂河北流汇入浑江,通化至金厂镇的公路从遗址中间穿过,将遗址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圜丘山脊多见生活居址,东部则是墓葬的主要分布区,是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
漫步在这片土地上,脚下的泥土似乎有着生命的呼吸。这里曾是先人们生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劳作、生息、繁衍。或许在一个清晨,生活在这里的老幼妇孺在林地中采集野果;或许在阳光明媚的午后,青壮劳力手持石器工具,前往不远处的山林寻找猎物;或许先人已经可以使用火了,傍晚来临,天色渐暗,他们点燃了篝火,将白天所获食物用刮削器切割下肉块,用火烤熟,与同伴共享美味……那些遥远的岁月,虽已远去,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万发拨子遗址年代跨度非常大,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与传承。新石器、先高句丽、高句丽早期土著、高句丽中晚期、满族先世等五种考古学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
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代晚期,经历了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高句丽)、渤海、辽金以及明代。第一期早段遗存的年代为距今6000-5500年,晚段遗存发现了一座房址,为浅地穴式的圆形房屋,直径5.4-5.5米,其中央位置有炉灶遗迹,距今约5500-5000年。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就有先民生活。《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周武王克商后,商朝贵族箕子率众出走朝鲜,武王就而封之,史称“箕氏朝鲜”。这里的“朝鲜”最初是箕子所封之地名,而非国名,其位置约当今天河北、内蒙古、辽宁交界之地。其后,箕氏朝鲜的统治地域逐步扩大到鸭绿江、浑江流域。后来,这一带先后属燕国、燕人卫满建立的卫氏朝鲜、汉玄菟郡,高句丽王国兴起后,这里属高句丽统治7个世纪,高句丽灭亡后属唐安东都护府管辖,后来又属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渤海灭亡后,这一带先后属辽东京道辽阳府、金东京路辽阳府婆速府路、元辽阳行省辽阳路,进入明代,通化地区属奴儿干都司建州卫。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留下了诸多的印迹。

漫步在这片土地上,那些残留的遗址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地理与环境给古人生存所带来的便利;埋藏在地下神秘的古墓葬,散发着庄重肃穆的气息,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丧葬文化习俗;还有那些出土的文物,陶、瓷、石、玉、骨、鎏金、银、青铜、铁器等,每一件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故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记录着文明的传承。


遗址中发现的墓葬非常有特色,分为土坑墓、土坑石椁墓、土坑石椁石棺墓、大盖石墓、大盖石积石墓、积石墓、阶坛积石墓等七种,还发现了以男性为主体的35人的多人合葬墓。其中由土坑石椁墓、大盖石墓到积石墓清晰的发展演变关系,为东北地区石构墓葬的发展演变和高句丽积石墓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其实早在1956年,吉林省考古人员就对遗址进行了首次调查,初步认定万发拨子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61年,万发拨子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万发拨子遗址的考古发掘,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万发拨子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通化市文物调查队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复查。1997年至1999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历时三年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6015平方米,文化层深最深达3.12米,共分为十三个文化层,这在东北地区特别是长白山地区是极为罕见的。

这一地层剖面宛如通化的历史年轮,见证着通化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历史的沧桑。


历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采集了一批陶片和石器、骨器,初步认定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时期遗址,它集合了浑江中游两岸诸多原始社会遗址的特点。

经过考古发掘,共清理房址20座、墓葬56座、灰坑137个,以及灰沟、环山围沟等,出土遗物7000余件。

遗址发掘获取的大量考古学遗存信息,为鸭绿江中上游、浑江流域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深入研究东北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以及高句丽的起源与文化源流等诸多课题提供了详实、可信的考古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万发拨子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地区文化堆积最厚、文化性质最为复杂、持续年代最长、遗迹遗物最为丰富、文化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

如今,万发拨子遗址虽然已被岁月洗礼,但它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学者、游客前来探访,让人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感受历史的温度、领略文明的魅力。

万发拨子遗址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和文化丰富,更在于它为我们研究东北边疆地区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过去的大门,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了解先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2017年,万发拨子遗址民俗公园建成并面向公众开放,千年的传世遗迹再焕光彩。公园里建有休闲广场、景观池塘、登山栈道,展示万发拨子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长廊,彰显满族文化特色的七星图腾柱,充满东北风情的民俗小院,长白山民俗浮雕,刻有12生肖的景观石等,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尽显融合之美,成为供市民休闲的去处。


站在万发拨子山顶,近览城市风光,远观苍山流翠,细品古韵浪漫……此时此刻又有几个人注意到,脚下这片土地竟然隐藏着6000年的历史呢?
万发拨子遗址,是岁月的馈赠,是历史的宝藏。它在时光的深处默默守望。在这里,我们可以聆听历史的回响,触摸文化的脉搏,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记者 宋晓林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李育莹

投稿邮箱:tonghuafabu@163.com


通化发布
传递党的声音,倾听社情民意,打造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民政互动的沟通平台、党政形象的展示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