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代,天地神人三界是相通的。他们之间的联系靠着天梯(天柱),这天梯有六处,概括起来就是“四山两木”、
第一、四架登天梯
第一座山是昆仑山。昆仑山是人间通往天庭的第一个最重要的阶梯。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最早的昆仑山被称为昆仑之虚,在大地的西北角,它也是天帝在人间的“下都”。昆仑之墟方圆八百里,高万仞。《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意思是说,沿着昆仑山再往上攀登,就到了凉风山了,登上凉风山就能长生不老;接着往上攀登,就看见了悬圃山,攀上悬圃山,就看得见神灵,能够呼风唤雨;再接着攀登,就来到了天庭,能登上天庭,就可以变成天神,那是天帝所居住的场所。这是神仙的根据地,也即是天庭所在地。
第二座山是位于华山以东的肇山。《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肇山。有人名日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华山脚下是青水河,再往东就是著名的肇山了。有一个叫柏高的人,就是从这里爬上天去的。关于柏高有很多种说法。晋代学者郭璞认为,柏高是一个神仙;任臣说柏高是大禹时代的一个诸侯,在商汤的时候告老还乡,后来修成了通往天庭的天梯,他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开天辟地一千二百年之后成道的栢成子臯。
第三座山就是登葆山,它是专门供巫觋上传下达的专业通道,一般人不让用。位于巫师之国巫咸国。《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巫咸是上古灵山十巫的首领,后来由他创立了一个由巫师组成的国家——巫咸国。因为那时候巫师和人皇垄断了人族和神仙之间的联系,所以普通人是没有资格同天人沟通的,只有以巫师作为媒介,以此来知晓上天的旨意。巫咸国中有登葆山,只要是足够资格的巫师就可以自由上下此山,从上天那里获得天上的灵讯。
第四座山就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不周山。不周山位于西北海外的大荒之中,是一座海上的小岛,它与人族居住的大陆完全隔开,像是一根天柱直通天庭。据说这是远古时期最“平民化”的一条通道,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它抵达天空,面见神仙。《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关于不周山断裂,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最常见的共工怒触不周山。传说他是上古时候的水神,向来与北方帝颛顼不和,在一次战斗失败后,恼羞成怒,一下撞到了不周山,断绝了人间通往天庭的通道。还有一种说法是,颛顼担心人神秩序混乱,主动毁掉了不周山,从此把沟通天神的权利牢牢掌握在自己和属下的巫师手中。
第二、两根通天柱
“两木”就是指建木和扶木。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建木枝叶茂密铺天盖地,它的主体部分像是一头牛的样子。也有人说它有干无枝。建木生长在都广之野,这是人间的中央,它是众多人皇和天帝上下人间的梯子。它是一棵“无影树”,即使在中午阳光明媚的时候,也不会照出树影来;它还是一棵“无声树”,任凭风吹雨打地动山摇都不会发出声音。《淮南子·地形训》曰:“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看来这棵树也是领导专用梯。扶木也叫扶桑,生长在日出的地方。《海内十洲记》记载:“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一体皆作金光色,飞翔空玄。其树虽大,其叶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色赤,九千岁一生实耳,味绝甘香美。地生紫金丸玉,如中夏之瓦石状。真仙灵官,变化万端,盖无常形,亦有能分形为百身为十丈者也。”可见扶桑是太阳家族休息上下的地方,一般人肯定也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