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强调了“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在统筹发展和安全视域下防控系统性风险,是新时代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运用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2007至2022年收录的关键词为“系统性风险”的1137篇CSSCI文献、核心刊物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期从定量角度把握国内对于系统性风险的研究脉络与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防控系统性风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方世南,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教授;
朱栎蓉,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意识形态风险无疑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极具挑战性的重大风险。政治意图隐匿、作用方式隐晦、思想边界模糊、难以预测的偶发性等特点,似可将其概括为“源于思想,争于人心,斗于舆论,立于制度,隐于量变,显于政治”。对于这一风险度极高的挑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高超思维艺术加以辨析、化解。我们可以从意识形态的作用规律、意识形态风险的形成特点和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根本遵循入手,探讨意识形态风险及其防控的有效应对。
作者简介:
侯惠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讲席教授。
摘要:我国公民道德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精神层面的主要标识,也是文化强国的集中体现。21世纪之初“公民道德”话语体系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信仰的积极适应,由此我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建设战略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并在20个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基础上,又进一步凝练出更为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层面上的8个字的公民道德行为准则。公民道德主体的全员性和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复杂性等,决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必然是漫长的工程化推进过程。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理论框架,以此解决公民道德无学科归属的尴尬境况。同时,要在以下难点问题上予以彻底而科学的理论回答:在利益多元化和价值信仰多样化背景下公民道德共识何以可能;公民道德需要的功利动机与超功利动机能否统一,道德需要又是如何实现由功利向超功利递进跃升的;善恶因果律在公民道德生活中是否在发挥着基本的规范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简介:
黄明理,哲学博士,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陈,南京邮电大学二级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邮电大学基地主任。
摘要:实现双碳目标,亟须完善以促进新能源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制度保障。尽管我国已制定了多种与新能源相关的法律规范,但仍存在现行能源法律制度与具体实践错位,现行技术与管理规则难以满足大规模利用新能源的需求,政府推动新能源利用的有效性不足,国际合作面临挑战等问题。我国应理性认识双碳目标对新能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作用,积极推进出台《能源法》,完善支持新能源电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在法律制度方面探索煤炭与光伏、风能等新能源联动的发展模式,制定技术、标准等基础规范保障新能源入网,制定智能电网的法律规范,优化新能源的运营配置,强化新能源利用方面的政府责任和激励机制,构建新能源领域标准化合作和多边标准互认的法律机制。
作者简介:
曾文革,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
任婷玉,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工业社会的制度是多元化的。在与人的行为和行动相关的所有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制度的作用。从基础性意义上看,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管理制度和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管理制度是人为建构的,而社会制度在生成和演进中则具有某种自然色彩。所有制度都与文化密切相关,但社会制度的文化特征更加鲜明。随着风险社会的降临,面对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制度变革的任务被提出来,而且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制度变革从属于风险社会中人的共生共在的要求,反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中。风险社会的制度构建与工业社会不同:在思维方式上,用相似性思维代替分析性思维;在制度性质上,用合作制度置换民主制度;在表现形式上,以制度融合的方式统一为社会制度。
作者简介:张康之,哲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摘要: 用于描叙经济收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伊斯特林悖论假说,在生态环境领域愈益显现出其内涵的现实映射:虽然微观上个体民众的确会对环境质量改善展现出更高满意度,但宏观层面上环境更优区域内的公众环境获得感并不必然高于环境较差区域。本研究基于城市内空气质量区域差异及其所造成的公众环境获得感落差,剖析环境相对剥夺效应对公众环境满意度的影响,从而验证环境伊斯特林悖论的存在性并解析其生成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公众环境满意度对空气污染具有高度敏感性,但同时空气质量的区域差异也愈发成为影响公众环境获得感的重要因素,且会放大空气污染对环境满意度的负面效应。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发现,环境区域差异的相对剥夺效应会挫伤公众环保参与的积极性,并催生更多邻避思维;低收入人群、低教育水平群体等社会脆弱群体受到环境相对剥夺效应的影响程度更高。本研究验证了环境伊斯特林悖论的存在性,并提出环境相对剥夺效应是导致区域环境质量与整体环境满意度之间呈现非一致性关系的诱因。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合理优化区域内产业与功能布局,重点关注高污染区域的环境有效治理,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公众环境获得感的整体改善与全面提升。
作者简介:张振波,管理学博士,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摘要: 本研究以12名福建省福清市非精英移民为研究对象,对其回迁原因及再适应情况展开质性研究。研究发现,相比于精英移民群体,非精英移民群体本身由于综合素质较低、拥有资本较少,无论是在回流还是再适应过程之中,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的回流除了受到移民国与母国社会双重作用力的影响外,移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回流再适应过程中,尽管出现某些不适,但回流者并没有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态度,只是将其视为正常现象,通过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社会行为本土化与再学习、资源的跨国转化与链接等策略能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母国的生活。
作者简介:
陈友华,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洪晓羽,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明确了乡村如何振兴的问题,但是在研究和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按城市化的思路来指导乡村振兴的问题。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乡村振兴道路的高度,并据此界定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构成部分。农村就地现代化并不局限于城市化,更不等同于就地城市化或城镇化,农民的就地市民化、农村的就地产业化等只是现代化的内容之一而非全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应该“两条腿走路”:阵地在乡村,主体是乡民,主导靠政府,主道是就地实现的现代化,目标是城乡统筹的全国全面振兴与全面现代化。
作者简介:
萧洪恩,哲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目前,案例分析法在应急管理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因为任何风险灾害危机的发生及对其的应急管理,都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其间事件情节曲折多变,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参与主体众多且互动频繁,很适合作为“讲故事”的对象。但对案例分析法固有“软肋”的拷问,即对特殊案例的分析能否推出一般规律,在应急管理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突发事件种类繁多,事发环境差异悬殊,应对之策千差万别,应对效果更有天壤之别,似乎很难通过案例分析来寻求一般规律。笔者带领研究团队一直倡导“过程-结构”分析式的应急管理案例研究。使用“过程-结构”分析式案例研究的前提和难点就在于构建理论模型,解析事件发生和应对过程的结构。结合本研究团队的以往工作实践,在此探讨构建理论模型、解析过程结构的方法。
作者简介:
童星,南京大学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
摘要:作为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提升开放型经济质态、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微观主体获得感不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性不高等问题。当前,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自贸试验区新的目标任务,即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有助于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新的目标任务为导向,未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既要破解面临的上述问题,还要在制度创新、顶层设计、联动创新、增量扩容以及提质增效等多个维度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更好地发挥自贸试验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作者简介:
戴翔,经济学博士,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摘要: 文化之物作为满足人的需求的工具,有同类异种的存在意味,我们需要面对文化工具的选用问题。文化工具的选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由文化选用者、选用对象、选用目的、选用手段、选用过程和选用结果这六个要素构成。文化选用者有个人、社会组织和社会之分,三者所涉及的文化工具的选用范围各不相同。文化选用属于价值选择,学界以往鲜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但现实中的实有文化工具选用方式一直存在,共有习俗型、情感型、直觉型和理性型四种选用方式。四种方式各有长短,一般情况下,常用前三种文化工具选用方式,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用理性选用法。以往学界存在的似乎可用于文化工具选用的理性方法各有缺陷,且都缺乏普遍适用性。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性选用方法是“唯好是用法”。先用使用效果的“有害性标准”剔除同类异种文化工具中的坏文化工具,再用使用效果的质量标准,从留下的好文化工具中,选出最好用的文化工具。
作者简介:
韩东屏,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民生是中国独有的概念,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保障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用自主构建的民生保障制度作为中观概念,上连社会建设,下连“民生七有”相应的制度和实践领域,新时代民生保障话语体系得以全面贯通。“家国一体”是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底色,可以进一步从家国同心来理解民生保障的目标、从家国担当来理解民生保障的原则、从家国温情来理解民生保障的管理及服务。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人民性渗透于民生保障话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决定了其独特的价值。
作者简介:
林闽钢,法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摘要:近年来,数据经济蓬勃发展,大数据技术创新成为全球战略重点和热点,面向实体经济的工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各国共同探索的方向。数据鸿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国家、区域、个体间驾驭数据的能力差距,拉开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和发展高新技术的质量与水平。有必要从梳理数据鸿沟的生成条件入手,剖析数据鸿沟的发生学原理,理清弥合数据鸿沟的逻辑和对策,促进产业数据化和数据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作者简介:
姚科敏,法学博士,贵州科学院科技与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潘军,法学博士,贵州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后。
摘要: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人工智能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对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表现为:缩小城乡差异,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改善乡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等。目前人工智能支持乡村教育振兴仍面临诸多困境,如人工智能设备与资源缺乏、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家长理解与支持不足、制度设计与支持乏力、信息化评价和跟踪不充分、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较弱等。面对困境,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如缩小城乡学校的人工智能软硬件资源差距、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完善乡村人工智能教育的配套制度体系、建立成熟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模型、创建利用人工智能的家校合作机制、优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效果与评价机制、提升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作者简介:
方旭,工学博士,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开文慧,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构画了未来社会的分配正义理论,指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重构个人所有制是实现分配正义的生产性前提。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基本原因在于资本逻辑的影响、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我国实施先富带后富的相关政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分配领域特别是初次分配中劳资之间的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上既需要坚持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又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前提下,重点聚焦生产和初次分配领域,从发展型制度转向共富型制度,从提高劳动力等级到抑制资本无序扩张,从劳动力产权的确立到权益实现等方面协同发力。
作者简介:
刘利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
伍旭中,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乡村振兴面临着突出的公共性困境,表现为公共性再生产不足、碎片化和离散化,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是破解乡村公共性困境的根本良策。乡村治理共同体这一概念既包含了合作和共识两个治理基本元素,也蕴含了形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过程蕴含着三重解释逻辑:利用双向嵌入型重构价值取向、依靠政治势能促成权力聚合、通过互动交往形塑治理关系。为优化乡村治理共同体,应当注重彰显公共精神的价值追求、完善党建引领的权力关系、优化效能导向的治理制度。
作者简介:
谢平,南京邮电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沈丹
微信编辑:刘子章
校对:沈丹、来向红、李海中
终审:尹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