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使用
智能辅助驾驶
-靠谱吗-
近年来,智能汽车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其中“自动驾驶”技术更是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很多所谓的“自动驾驶”在实际应用中其实只是“辅助驾驶”。
一、智能辅助驾驶的优点
智能辅助驾驶通过多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实时监测周围环境,可以提前预警潜在危险,如碰撞预警、盲点监测、行人检测等,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功能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尤其在长途驾驶和复杂路况中,显著提升驾驶体验。
例如,自适应巡航系统(ACC)通过车头雷达传感器采集信号,自动跟随前车加速、减速,适用于高速和市区跟车。车道居中保持系统(LCC)在高速或快速道路上帮助车辆保持在车道内,对于新手驾驶员尤为友好。这些功能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大幅提升行车安全性与舒适度。
二、高速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的风险
尽管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具备诸多优点,但在高速上使用仍存在一定风险。某些驾驶员容易误将“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在开启相关功能后放松警惕,甚至忽视了对车辆的操控。这种过度依赖辅助驾驶的行为,在突发情况下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案例分析
案例一:10月19日G56杭瑞高速青山湖收费站发生一起智能辅助驾驶事故。驾驶员开启了车辆辅助驾驶,当车辆行驶至匝道拐弯处时,没有丝毫转弯和刹车的迹象直接撞向边护栏。车主发现状况后,立即踩下了刹车,但为时已晚。
(图源:澎湃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案例二:2023年1月3日,宁波高速上发生了一起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事故。驾驶员在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系统意外退出,未能及时作出反应,导致车辆撞上了护栏。
这些案例反映出,驾驶员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认知不清,以及在关键时刻未能有效接管车辆,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智能辅助驾驶的潜在问题
除了误用外,智能辅助驾驶还存在技术上的潜在问题。虽然技术进步迅速,但完全杜绝故障和误判仍不可能。此外,智能驾驶系统收集的大量驾驶数据,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滥用,同时尊重用户隐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事故责任判定
针对智能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过,目前已有相关政策进行了明确。
2022年11月1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判定:车辆在“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未激活状态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现行规定承担责任。
高速上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是否靠谱,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驾驶员对功能的正确认知、技术的成熟度以及法规的完善程度。尽管智能辅助驾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度,但驾驶员仍需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THE END
微信改版了,现在看到我们全凭缘分,为了不错过ETC重要内容及粉丝福利,大家记得按照下方步骤设置「接收文章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