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疾学社精品课·中医入门100讲

健康   健康医疗   2024-11-01 20:59   北京  


无疾学社的线上精品课:中医入门100讲,已经完整上线了!


从2008年开始,无疾学社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医爱好者入门学习最好的陪伴者。先后开发出《零起点学中医》、《零起点学针灸》和《中医脉诊实践》三门课程,备受中医爱好者好评。三门课程中,《零起点学中医》是开设最早,体系最成熟,也最受爱好者广泛青睐的课程经过十几轮线上线下反复打磨,这门课已经成为无疾学社的经典项目,带领数千位中医爱好者步入中医大门。

今天,我们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这门《零起点学中医》的升级版课程《中医入门100讲》。用前后100节(正)课的篇幅,大约1年的时间,每周2次更新的节奏,把中医学从基础理论、诊断学,到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的内容,系统地讲给各位零起点的中医爱好者朋友。让学中医,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孤独旅程。


为什么要选这门课?

无疾老师的课,历来以生动形象著称。各种深奥的中医理论,在这里,都会变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听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一个有趣的中医世界。

更重要的是,这门课里,已经把中医各基础课程,从人体到疾病,从诊断到中药,从方剂到内科,各门中医主干课的关键知识点,基本都覆盖到了。而我们只用了一年,每周两次,每次10-15分钟的时间。我们在努力,把中医学最核心的知识体系,用最精简的时间,和最生动的语言,传递给每一位学员。

不仅如此。无疾老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学中医,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无论书本写的多形象,老师讲的多生动,也不可能直接帮助学生,用中医来看病。因为,看病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要获得能力,唯一有效途径,就是练习,反复、大量的练习。

为了帮助同学,更好的掌握中医诊断、治疗的基本能力,这门课上,无疾老师准备了丰富的案例,手把手带领大家,根据案例提供的有限信息,来判断病位、病性,进而指导处方用药同时,老师还会从每一位学员提供的真实案例中,选择部分典型者,带领大家一起练习。我们坚信,通过合理的教学,勤奋的练习,每一位用心的爱好者朋友,都可以掌握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亲自动手,解决困扰自己和家人一些小毛病。

最后,对于中医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脉诊“找不到感觉”,课程中,无疾老师会用尽可能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各种脉象在指下的感觉,尽可能逼真的呈现在各位同学的心里。让大家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感觉,与脉象的体验,无缝对接。如果希望亲身体验脉诊的真实感受,课程在脉诊阶段,也会安排相应的实践课,方便大家掌握。


为什么是无疾老师?

王蓄之,号天下无疾。

这是一位质朴的老师。为中医而生,以弘扬中医为使命。

这是一位实在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不惜一次次延长讲课时间,以至于每次声音变得嘶哑。

这是一位值得信赖的老师。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美国Fulbright项目高级访问学者。曾在高校任教十余年,主讲中医学、针灸学。有超过3万人次的中医、针灸诊疗经验。出版过《零起点学中医》、《零起点学针灸》两本畅销书。

这是一位懂你的老师。专为中医爱好者量身定制的《零起点学中医/学针灸/学脉诊》课程,亲自讲授15期,深知爱好者学中医的每一个坑,每一处痛。


课程亮点

零起点,零障碍
作为中医入门的第一课,零起点的中医爱好者学习,没有压力,只有乐趣。
深奥的中医理论,会用一个个故事讲述。所有晦涩的硬骨头,都成了津津有味的佳肴。

2 够系统,够深入
网罗中医学基础课200个以上的知识要点;认识中医的关键,尽在其间。
对于最重要的知识点,会通过比喻讲解,案例分析,图片、视频演示等多种途径,帮学员掌握精髓。

3 有理论,有实践
突出知识学习与技能练习的结合,令学有所用。
这里的知识,都是能用的活知识;这里的能力,都是可以实战的真本事。


预期收获

1 了解中医学最根本的理念与思想
再听别人高谈阔论,讲中医的是是非非,可以洞察破绽,拈花一笑。

2 理解中医学理论的整体框架与知识要点
再面对人体与疾病,多了一个全新且通透的视角。

掌握常用中药、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走进药店,不再需要导购员的推荐,更快更准,找到适合自己的药。

4 掌握常见病证的中医诊疗基本技能
生活中一些小毛病,争取自己能看好!


课程大纲奉上

发刊专题

1 学中医,为什么学?

2 学中医,都学什么?

3 学中医,该怎么学?

 

专题一:人体与疾病

1 阴阳:中医大厦的基石

2 五行:五件事物,五种属性

3 脏腑:人体的核心

4 心脏:脉的主宰,神的宫殿

5 肺脏:宰相,兼职水管工

6 肝脏:水库周边,草木繁盛

7 脾脏:做饭的学问

8 肾脏:一粒火种子,关乎千秋万代

9 六腑:粮仓、厨房和集装箱

10 气血:天地之精微

11 正邪:中医眼里的疾病

12 正气:两个好人,一红一白

13 风邪:在空中舞动,在体表穿行

14 湿邪:走在泥泞的小路上

15 寒邪:万般疼痛的根源

16 热邪:在焦躁中消耗

17 燥邪:缺水还是缺火(附:暑邪

18 气滞、血瘀,痰浊、食积:当好人变坏

19 正邪交争:兵来将挡

20 专题复盘:中医眼里的人体与疾病,读懂了吗?


答疑1:阳化气,怎么理解

答疑2:脑,中医怎么看?

答疑3:神,每天在忙什么?

答疑4:为什么说,肝是将军之官?

答疑5:肾精和肾气,什么关系?

答疑6:发热时间,和什么有关?

答疑7:眩晕都是风吗?

答疑8:上热下寒,怎么回事?

答疑9:过敏性鼻炎,怎么回事?

加餐:疫情,何日是尽头?

加餐:疾病,从哪里来?


专题二:诊法与断法

1 外揣:中医诊病原理

2 望诊:神色形态

3 望舌:舌尖上的虚实寒热

4 闻诊:声音和气味

5 问诊Ⅰ:问饮食

6 问诊Ⅱ:便秘、失眠,月经不调

7 问诊Ⅲ:追根问底

8 脉诊Ⅰ:脉,怎么看?

9 脉诊Ⅱ:脉,看什么?

10 脉诊Ⅲ:脉象(上)平、细、弱脉

11 脉诊Ⅳ:脉象(中)濡脉、弦脉

12 脉诊脉象(下)滑脉、滑数

13 脉诊Ⅵ:脉,怎么练?

14 断法:中医学的纲领

15 断表里: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16 断五脏:百病根源

17 断诸虚:气、血,阴、阳

18 断诸邪:寒、热、风、湿

19 断诸郁:气、血、痰、食

20 专题复盘:中医真本事,学会了吗?   


答疑10:大夫看不好自己的病,为什么?

答疑11:学完了,不会用,怎么办?

答疑12:想吃啥,就是缺啥吗?

答疑13:尺部脉,为什么不明显?

答疑14:濡脉和弱脉,有什么区别?

答疑15:摸不到脉,怎么回事?

答疑16:风寒,怎么变成风热了?

答疑17:病位、病性,要组合吗?

答疑18:病情夜间加重,是阴虚还是阳虚?

加餐:防暑抗疫,要做好三件事

加餐:中医诊断实战,开始!

加餐:中医诊断实战

加餐:中医诊断实战

 

专题三:中药

1 中药治病原理:以偏纠偏

2 中药药理线索:形象理通

四气:药中存冷暖

五味:辛苦有阴阳(辛、酸)

五味:辛苦有阴阳(甘)

五味:辛苦有阴阳(苦)

五味:辛苦有阴阳(咸、淡)

8 解表药Ⅰ:麻黄彪悍的一生

9 解表药Ⅱ:温和作战法

10 治风药:定风草的传说

11 驱寒药:年轻气盛,长不欲行

12 清热药Ⅰ:喝冰水,解热毒

13 清热药Ⅱ:滋阴与直折

14 祛湿药:风吹火烤,沙渗桶盛

15 理气药:升降聚散(上)

16 理气药:升降聚散(下)

17 活血药:当血不再流

18 化痰药:半夏苦难的童年

19 消食药:堵车了,怎么办?

20 补气药:人参大家族

21 补血药:有形之血不能速生

22 补阴药+补阳药:进补,如何补?

23 专题复盘:中药的性情,明白了吗?


答疑19:药性偏,怎么办?

答疑20:人工种植中药,会影响疗效吗?

实战加餐:症状繁多,如何取舍?

实战加餐:新同学,怎么学?

实战加餐:病位,如何排序?

实战加餐:学医案,学什么?

实战加餐:初学中医,如何把握脉诊?

实战加餐:我们为什么要实战?


专题四:方剂

1 配方原理:君臣佐使

2 麻黄汤:解表第一方

人参败毒散:咳门第一方

镇肝息风汤:息风第一方

5 理中汤:温里第一方

6 龙胆泻肝汤:清肝第一方

7 苓桂术甘汤:祛湿第一方

8 藿香正气散:解暑第一方

9 三仁汤:湿温第一方

10 四君子汤:补气第一方

11 四物汤:补血第一方

12 逍遥散:调气第一方

13 血府逐瘀汤:和血第一方

14 二陈汤:化痰第一方

15 保和丸:消食第一方

16 麻子仁丸:润下第一方

17 六味地黄丸:补阴第一方

18 效方拾遗:生脉饮、玉屏风散

19 效方拾遗二妙丸、四神丸

20 专题复盘:统帅的本领,练成了吗?


专题五:病症

1 中医临床思路Ⅰ:诊病

中医临床思路Ⅱ:治病

外感病解

喘解

5 肺系疾病案例精讲

6 胸痹解

失眠解

心系疾病案例精讲

9 便秘解

10 腹泻解

11 系疾病案例精讲

12 郁证解

13 肝风解

14 系疾病案例精讲

15 男科

16 妇科

17 系疾病案例精讲

18 儿科病解

19 筋骨病解

20 专题复盘:实战,准备好了吗?


天下无疾
无疾老师专为初学者打造的中医自学平台。精深理论,通俗讲解,学中医的好去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