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汉论坛》1979年第3期。
必须认真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历史
——答友人书
张舜徽
连得两信,只因近事较忙,致稽裁答,甚以为歉。承询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应读何书?如何下手?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作出过哪些重大贡献?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了我过去劝你学习本国历史,应该注意到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这一建议,终被采纳了。我虽不是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但是我平日却很重视这一研究工作,喜欢涉览这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旧的方志,参比贯通,颇有所得。现在针对你所提问,先就少数民族在祖国历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你谈谈。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除人口最多的汉族外,还有五十多个兄弟民族。这些兄弟民族的人口,虽为数不多,但分布地区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六十。全国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县市,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团结聚居的大统一局面。许多兄弟民族的大部分,集中住在边远地区,长期和汉族密切联系。他们对开发边疆、创造文化和巩固国防,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散居的边远地区,有的是原始森林,绵亘数百里;有的是寂寞荒原,一望无际。经过各族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披荆斩棘,开山辟土,经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逐步使从来没有人迹到过的地方,变为辽阔富饶的生产区。即以东北地区而论,满族人民在这方面的贡献,更为显著。辽宁在1661-1727年间,耕垦的土地面积增加了五倍;吉林开垦的土地,到乾隆时达三十六万余垧;黑龙江十七万余垧,以后陆续增加。这便使得东北产粮不仅自给有余,而且有大量余粮可以供应关内。我国东北种植水田的历史,是由朝鲜族人民在克服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开创的。延边地区的水稻生产,最早开始在1877年,大规模开垦、改造水田的工作,是在1906年以后进行的。当时朝鲜族农民在和龙县勇智乡大教洞开掘了长达1308米的渠道,灌溉了33公顷水稻田,并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从此延边地区的水田面积就逐年增加。鸭绿江流域水稻生产,也是朝鲜族农民1907年在通化县大甸子开始的。以后逐渐扩展到邻近各县以至鸭绿江流域一带。朝鲜族人民除开垦水田外,同时也垦辟了大量的旱田。
再就西南地区而论,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在岷江上游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当时就有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古代羌人参加,这便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农田灌溉之利。早在唐代,生活于大理地区的白族,就有了巨大的水利灌溉系统,引苍山十八溪的水灌田数万顷。在历法和气象知识方面,白族人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彝族人民,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因势乘便,使各个不同情况地区的经济生活各具特点:高山区牧草丰富,畜牧业占重要的地位;一般山区,可种植各种旱地作物,并可兼营畜牧,在炎热的河谷地区,以种植水稻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居住在哀牢山区的哈尼族人民,利用高峻地形,开垦为层累而上的梯田,从河谷直到山巅,象台阶一样,整整齐齐地重叠到几百层,构成一幅极为壮观的画图。分布在广西境内的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远在秦代,便参加了凿通“灵渠”的工程,沟通了湘漓二水,更加密切了壮族同中原的联系,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发展农业生产,都起了巨大作用。
“劳者自歌”,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共同具有的一种强烈情感的自由抒放。所以勤劳勇敢、不断和自然作斗争的我国各族人民,都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各有他们自己创造的民歌、舞蹈和乐器,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有的还用本族文字把那些优美动人的口头文学写成丰富多彩的诗篇。例如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丰富了纳西族文学,如叙事诗的《创世纪》,抒情诗的《逃婚调》和《诉苦调》,都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族风格。彝族的舞蹈,也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如“阿细跳月”,便是一个很受群众喜爱的节目。刚健的步伐和激扬的音乐相配合,表现出彝族人民热爱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性格。
至于文学、历史学方面,十八、十九世纪时,不少蒙古族学者编成了大量的有关蒙古族语文的辞典。锡伯族的知识分子中有不少人精通汉族语言文字,为了丰富文化生活,先后翻译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西游记》等三十多种古典文学著作。在交流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文化方面,作出了很大成绩。远在十三世纪,许多维吾尔人入仕元朝,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不少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如流传于明代的“海盐腔”,是著名维吾尔文学家贯云石在曲艺上的创作之一;《辽史》《金史》《宋史》的修纂,都有维吾尔人参加。十三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祕史》,是蒙古族最早的一部历史巨著。白族人民的祖先,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唐宋以来各时代都有代表作品,可惜多已失传。绘画留存到现在的,有公元899年张顺、王奉宗所绘的《南诏画卷》以及1172年张胜温所绘的《大理画卷》,这些绘画都反映了古代白族人民的高度艺术成就和文学素养。
谈到其他方面,从很早的时代起,壮族人民便发展了自己的文化艺术。保存和流传到现在的,有铜鼓、花山崖壁画和壮锦等驰名中外的文化遗产。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技艺方面,藏族人民的成就是相当高的。绘画以壁画为最多最好,雕塑艺术多集中在寺院,而拉萨的布达拉宫,高至十三层,工程巨大,气派雄伟,是藏族建筑艺术的光辉成就。而保存在白族地区的古代建筑,如唐代修成的大理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千余年来,巍然屹立。剑川石宝山石窟,为唐宋时代白族人民的精心雕塑,人像栩栩如生。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都充分显示出古代白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元代回回人亦黑迭儿丁,学习汉族的建筑术,参加了元大都的规划和修建,这便是以后北京都市发展的基础。而羌族也擅长建筑术,用不规则的石块垒砌而成的碉房,结构坚固,有的高达十多丈,外观极其雄伟。他们所创造的竹索桥,更为有名。此外,如生活在海南岛的黎族,长于纺织。宋末元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家黄道婆,便是从这里学会了纺织技术,返回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镇)以后,由她传授给别人逐步推广的,使我国历史上的纺织水平得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我国历史上,各少数民族中也不断涌现出一些大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航海家。例如十六世纪的泉州回族李贽,便是高举反孔大旗的大思想家。十七世纪的大词人纳兰性德,十八世纪的大文学家曹雪芹,都是满族的杰出人才。清初蒙古族天文学家明安图,曾参加有关历算书籍的编纂工作,他著有《割圜密率捷法》一书,是我国用解析方法对园周率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在我国数学发展史上作出了贡献。明代云南回族郑和,参加和领导了七次“下西洋”的活动,访问了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像这一类的人物,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都放出了灿烂的异彩。
我国由于土地广大,边疆辽远,历代中央政权鞭长莫及,便给予邻邦入侵之机。特别是近几百年来,列强虎视耽耽,狡焉思逞,这便倚仗边区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道,奋起防御抵抗,展开对敌斗争,给来犯的敌人以有力打击,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保卫国土的光荣传统和不朽功绩。例如东北辽阔,在帝俄时代,早已垂涎;老沙皇的侵略凶焰,一直威胁着东北广大人民的生存和安全。东南沿海一带,时遭倭寇袭击。至于新疆、西藏、云南、广西一带,是帝国主义垂涎已久、启衅最多的地区。特别是英、法帝国主义者野心勃勃,在这些地区,不断进行侵略扩张,都靠少数民族和汉族联成一气,誓死抗战,挫败了帝国主义侵略我边疆地区的阴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生活在那里的高山族和汉族人民,不仅共同开发了台湾,而且对入侵的外国势力,共同进行了坚决的反抗斗争,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上所述,可知无论在开发边疆也好,创造文化也好,巩固国防也好,许多兄弟民族,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我很奇怪,今天编写《中国通史》的先生们,对这些事实写的很少,或者完全没有提到。一部中国历史的记载,只看到汉族的历史,看不到少数民族的历史。这是极不合理的现象,也是不应该有的现象。我们必须矫偏救弊,努力填补这一空白。
如果有志于研究、整理少数民族的历史,便应认真从地方志书中去探索,去稽考。因为少数民族生活、活动的史实,不可能在《二十四史》《九通》《资治通鉴》之类的书籍中反映出来。只有“方志”,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方志,才是保存少数民族史实的仓库。据我所知,就国内收藏方志的情况来看,像北京、上海、南京、湖北等地各大图书馆,各有方志几千种。其他各省和大专院校图书馆所藏,多的也有两三千种,少的也有几百种。这类书籍的储存,可算是够丰富的了。可惜的是,终岁尘封,无人过问,即使有人偶尔翻检一二部方志,也不过是按自已的临时需要,找找某一县市的建置沿革和查查名胜古迹而巳。真正能够有目的地、系统地阅读大量方志,仔细探索,并从其中整理出许多可贵的史料来,至今尚乏其人。你正年富力强,如能发此弘愿,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将是一件大有出息的事。
当然,现存方志这样多,不是一个人的精力所能做完的。最好是就地取材,先从周围的方志读起。你既是一位历史研究工作者,目前又在桂林工作,便可利用这一机会,着手研究壮族人民的历史。例如广西土司制度和大藤峡农民起义的史实,都值得我们整理和总结。你可先找有关方志和其他文献资料作一番研究后,再走出门作实地调查工作,才能实有所得,然后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必可取得较大的成绩。
谈到做学问,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我所以劝你就地取材,先从周围的方志读起,便因为有利于实地调查和考察。在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学家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并不满足于书本资料,而必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摩尔根写《古代社会》,司马迁写《史记》,都这样做过。因而替他们的写作增加了真实可靠的内容,为后世所推重。这种治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