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长城修在阴山、燕山一带,为什么?
因为阴山、燕山以南有四条南北方向的“管道”,像四座滑梯,可以毫不费力地通往南方。
一条是河北,一条是山西,一条是陕西,一条是宁夏,这四个通道,是改朝换代的发动机。
长城是一条“水坝”。
有人说唐朝、清朝不修长城,说是“在德不在险”。
唐朝、清朝不修长城根本原因,是唐朝的整个人口流向是自西向东,从西域经过河西走廊,向东引到长安和幽州。因此为什么唐朝时幽州(北京)胡人特别多?因为幽州是“西胡东调”的终点,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多了怎么办?用军镇笼络起来,就是“河北三镇”,但胡人还是太多,溢出后在河北占据了优势,所以到五代、北宋,王师在河北并没有群众基础,尤其河北北部,人们更认同契丹。
清朝则是“南汉北调”,用中原汉人中和草原文化,清朝为此特意把河套东中部划归山西,晋商在此经营出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座城市,足迹更是深入外蒙、俄罗斯。所以内蒙古如今有浓重的汉地味。当然,清朝不特在蒙古地区如此,在东北也是如此,大量输入汉地文化,中和本地文化。
唐朝、清朝比较特殊,大多数时代,中国是中原本位的,因此“南北对立”是常态,从商周到秦汉,再到两宋、明。
中原王朝必然要将游牧民族阻隔在长城以北,甚至更进一步,逼迫到戈壁以北,迫使游牧民族向南扩张的巨大势能转而向西,越过阿尔泰山,顺着中亚草原向东欧迁徙,唯有如此,中原王朝才能彻底解除悬在北方的利剑。